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楼主: 天边一片云

[专题] DVD必定收藏的影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44.<<拯救大兵雷恩>>  

作家龙应台曾将《拯》中八个救一个的剧情贬斥为大美国主义的“矫情”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再现。为此得到很多朋友的喝彩。而梁晓声所标榜的“人性至纯”理论也同样有很多簇拥者。但似乎无论哪一种论调都解释不了导演拍摄本片的初衷。  
在真实的战争中,单个人的生命只是一个符号,是集体炮灰里的分子而已。因此,你根本无法从《拯》片中找到程式化的英雄。反之,所有人的生命都盈弱不堪,并随时可能被战争的机器碾得粉碎。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道德”几无立锥之地。而那点单薄的“理智”也如一汪撒到沙漠中的甘泉,霎那间灰飞烟灭。  
导演在本片中并未采用以往同类作品通过屠杀敌人来提升角色虚幻成就感的拙劣手法。却赋予了本来以“杀人”为天职的军人以拯救他人的使命。透过这一和战争性质明显对立的剧情安排,使我们更加清晰的感受到导演对战争的憎恶和对生命的怜悯。  
诚然,被拯救的对象只有一人,但这不是简单的八比一算术问题,(就算只有一人去拯救“瑞恩”,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他也会产生“值”或“不值”的疑惑,这是人的本性,与道德无关。)抛开生命价值无法衡量的老调不谈,一个士兵在“杀人”时死亡和在“救人”时牺牲,哪一种行为更具价值呢?同所谓的拯救了国家或民族相比,让一条“真实”的生命通过自己的救助而延续下去是否更能揭示出生命的真谛呢?当然,同观众一样,影片中的小分队也是经历了从“恼怒”到“自觉”的过程。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转变,让本来含有政治意味的行动散发出了人性的光芒.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45.<<<海上钢琴师>>>  

基斯比-汤纳度,曾经导演了那部感人至深的《天堂影院》(Cinema Paradise)。和很多欧洲导演一样,他不愿意大量的美国观众是通过字幕来理解他的电影的,所以他拍了《海上钢琴师》这部英语片。影片中装点上了很多好莱坞风味的元素:泰坦尼克式豪华庞大的海上巨轮、泛着煤气灯光的鹅卵石街道、看到自由女神像时欢呼雀跃的移民,当然还有擦肩而过的爱情和爵士乐,只是这些看似聪明的小伎俩加上并不十分聪明的叙事,使《海上钢琴师》看上去不再像一部哀伤、浪漫的意大利电影,那种带着笨拙翻译感的做作和书生气糟糕地弥漫于影片的始终。  

  在影片里,你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个穿着体面的角色,站在甲板上凭栏眺海,发表着关于自由生活和人生真谛的冠冕堂皇的演说,看起来就像在演莎士比亚戏剧的“泰坦尼克”版。影片拥有两位十分优秀的演员:有着忧郁气质、连笑起来都像在忏悔的添-罗夫和那个很会作眼球运动的胖子普里特-泰勒-文斯,只是这两个本来都灵气十足的演员在本片里却显得像两个牵线木偶一样。这完全是导演的错误,他灾难性地让主角每时每刻都用那些廉价的对白说出他们内心本可以更微妙的感情。毫无疑问,添-罗夫是个好演员,但不幸的是他碰到了一个执意要破坏那些含蓄微妙感觉的导演。  

  Ennio Morricone的配乐成了全片唯一值得关注的亮点,但可惜连这个唯一的亮点都被基斯比-汤纳度处理成是超能力制造出的赝品。1900和那个傲慢的爵士钢琴手Jelly Roll Morton(由Clarence Williams III饰演)在船上“飚琴”的那段戏应该是全片的高潮之一,只是好像两人比的与其说是音乐的表现力,倒毋宁说是比谁弹得快、弹得响,添-罗夫的手部动作经过数码剪辑看上去就好像有六只手在琴键上翻飞。一场琴技与内心的较量成了神乎其神的“武功大对决”,不禁让人觉得有点滑稽。  

  看片的时候我们也许隐约感觉到了点什么:1900的音乐是和他心底始终保有的那些价值分不开的,他弹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不离开他内心那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但影片没有印证我们内心的期待,我们不知道这个男人在想什么?他是个英雄还是个疯子?影片最后那段小号演奏仿佛是在追忆些什么。是的,也许的确是在追忆些什么,但,凭什么追忆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46. <<<钢琴师>>>  

这是一部以钢琴师为主人公的电影,但一直到电影最后那段萧邦的音乐被再次演奏,音乐并非是它的主题。有关的只是生存,苟且偷生,如动物般在死神面前默默周旋,支撑,乞求它的恩赐。懂得因为热爱生命才会惧怕死亡,因为珍惜生活才愿苟延残喘。那个我们轻易得来的生命要在苦苦支撑后才懂的他的价值,才洗去了“偷生”的羞耻。这是这个电影首先要告诉我们的。  

音乐以及钢琴还有那个钢琴家是后来的事了。  

在电影的世界里我们多多少少期盼着一些杰出的东西,比如英雄和伟人。也等待着一种超然的变化,比如浪漫和勇气。这些都没有在电影中出现。它所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表现平凡,平凡的求生,平凡的互助,甚至屠杀都是平凡的了,杀的随意,人命如草芥。  

电影中并没有频繁出现关于音乐的镜头。被困在一个小公寓里的钢琴师坐在钢琴面前,但因为不可以发出声音而只能默默地用手指在键上来回抚摸。在生与死面前,音乐是微不足道的,在战争面前,音乐哑了。  

朋友和倾慕者帮助的情节被淡化了。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对白,没有英雄的气概,彼此都只是在自保的情况下再伸出援助之手。没有勇士和献身,因为能保住生命就是英雄。活着比去死更难更另人毛骨悚然。  

还是没有讲到音乐,音乐被忽略不记,只是因为要讲一个求生的故事,和浪漫与理想毫无关系。  

为什么?为什么导演选择了这样一个角度来讲他的故事?他用了大部分的篇幅来讲述平凡是为了表现平凡吗?  

然后,钢琴师就来到了那座房子,一座被废弃的房子,也是德国人暂时办公的地方。但钢琴师不知道。里面有一架钢琴,钢琴师也不知道。钢琴师应该死在那座房子里,因为一切人可为的因素和运气他都用尽了。  

他苍苍踉踉走进那座房子,死神在那里等他,还有钢琴。  

他躲在阁楼里,他听到了一阵轻微的钢琴声从底楼传来。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请注意,是贝多芬,德国人。  

他去楼下偷一罐头,要靠它维生。这时,一个德国军官出现了。他,也就是那个弹贝多芬的人,那个演奏德国音乐的德国人,也是死神,注定钢琴师要死。  

钢琴师告诉德国军官他会弹琴。  

会萧邦?  

是的。  

第四首萧邦叙事曲在他手指下飘然而出。音乐首先是生疏的,象电影中的两个主人公;音乐也是冷的,是天气还是钢琴师太久没有练习?音乐渐渐流畅起来,他的手指恢复了记忆。  

萧邦出现了,这个波兰人,他出现了,站在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波兰人之间。他的叙事曲从平和升为激昂,从弱小变为高大,萧邦的音符里有波兰的忧伤和快乐,但难道里面就没有德国的悲愁和喜悦吗?他什么都有,唯没有仇恨,因为仇恨是丑陋的,进入不了音乐里去。  

由贝多芬引出的一段戏,萧邦把它推向了高潮。这被凝聚了的平凡突然汹涌的化作了铺天盖地而来的激情。一直躲在故事幕后的导演这时候站出来讲话了,他说:“我要用一个波兰人来感动一个德国人,然后用这个德国人的感动来拯救一个波兰人;用音乐来拯救一个钢琴师;用音乐来抹去国家和种族的界线,来超越偏见和仇恨。”  

於是再一次,我看到了贝多芬走进了那座房子,穿着德国军装,还有萧邦,破衣烂衫坐在钢琴前。然后是音乐,脱下他们这一切一切的外表。他们是他们,从来就是他们,放下屠刀,还有那求生的面具,里面闪闪的不朽是他们的音乐,波兰人的,德国人的,全人类的,音乐,在我们面前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47.<<<剪刀手爱德华>>>  

可以这样说!! 没有强尼.德普就不会有这样完美的剪刀手爱德华  
这应该算是童话吧?但这看起来又实在不像个童话。记得童话的结尾都是这样子的: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剪刀手爱德华没有幸福的生活,他的结局是这样的:从此以后,剪刀手爱德华独自一个人住那座孤堡里,每当他想念他的公主时,他就会制造出满天的雪花,于是,那个从来没有过雪的地方经常会有漫天的雪花飞舞,爱德华的公主经常在下雪的天空下翩翩起舞,她知道爱德华看不到,但她的舞只舞给爱德华一个人看,那是只属于剪刀手爱德华的舞。不知道爱德华会不会明白人类还会老去,他只是个机器人,他明白人的思维吗?他知道人老去后,容颜也会随着年轮的增长而慢慢衰老吗?他明白他的公主不会像他一样,总有一天会离世而去吗?不知道剪刀手爱德华在制造雪花的时候,心里会不会感受到他的公主也在想着他,想着他的剪刀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48.<<<上帝之城>>>  

影片的故事大都是改编自真人真事,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残酷的黑帮电影。那些在暴力中长大,认为杀人吸毒贩毒理所当然的孩子真是令人不寒而栗。片中一代代老大通过暴力接替,就是一条大孩子杀大人,半大孩子杀大孩子,小孩子再杀半大孩子的食物链。戏份最重的老大,“小Z”应该会成为永载影史的形象,他是“上帝之城”的缩影,十二岁给大孩子望风时体验到杀人的快感,然后就跟搭档“阿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抢劫,十八岁杀回“上帝之城”,干掉了大批毒贩,包揽一半的贩毒生意,后来跟另一半毒贩生意的操纵者“胡萝卜”开战,打了接近一年。最后闹得警方受不了,插手抓了双方,他一直跟警察有勾结,交了钱就走路,却碰到一伙他欺负过的小孩子帮派(其中一个还光着屁股),被乱枪打死。讽刺的是,那些枪是他为了拉拢人对付“胡萝卜”,而亲手交给“小家伙”们的。  

  当然,两小时一刻钟如果全是抢劫贩毒黑帮火并,谁也受不了,导演加入了一些“软”一些的支线,比如叙事者“阿喷”为了当摄影记者之梦的个人奋斗,这一条线和这个人物都很失败,只有他一度想走犯罪之路却下不了手的过程有点趣味;最成功的配角是“小Z”的二当家“阿耐”,他是这些冷酷孩子中的温和派,跟黑人、印第安人、白人都可以合作,反对“小Z”跟另一帮派开战。从买时髦衣服开始,他接触到六十年代的流行文化:摇滚乐、约翰&#8226;列侬、和平与爱、“要做爱,不要打仗”等等。就在他决心退出江湖的那天晚上,他被刺杀“阿Z”的刺客误杀,死在舞池闪烁的强烈灯光下。  

  虽然结构玩得很好,但影片最弱一环,却是剪接,片中MTV/数字电影的花招用了很多,有些正常叙事的段落却剪得拖泥带水。最糟糕的一处就出现在“阿耐”之死那场戏的最后一个镜头,远镜,空空的舞池,“阿耐”躺在地上,“小Z”跪在他身边,两人上方是唯一的光源——一个闪烁的球灯,数秒钟后,“小Z”拔枪射击头顶的灯,画面居然不顺势干脆利落地全黑,却来了招老土的淡入淡出,慢慢切换到下一场戏凶手半夜里砸门去投靠另一家毒贩。  

  说到底瑕不掩瑜,《上帝之城》的冲击力不在黑帮电影经典《好家伙》之下,真实感尤有过之。据说导演一共找了110个没有任何经验的街头孩子做演员,前后排练了八个月,这帮孩子带来了对里约热内卢的个人体验和街头语言,令电影充满“上帝之城”特有的生猛感觉。虽然我拽了一大堆“文学”“主义”“结构”之类的东西在前面,这电影也完全可以当作一部商业黑帮片看,其中大队人马“开片”的段落非常多,像极了《古惑仔》——只不过这帮巴西孩子比陈浩南山鸡们要狠上一百倍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49.<<<七宗罪>>>  

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被天主教认为是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曾屡次出现在《圣经》、著名绘画作品及中世纪教会人士布道的题目中,特别是在托马斯&#8226;阿奎那的宗教著作、但丁的《神曲》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论述犹为著名。  
  影片《七宗罪》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晦暗的背景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将对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实施,在追凶的过程中,新老两界警探与罪犯斗智斗勇,最后却出现了出人意料与令人深思的结局。  
  影片中的七桩案件忽隐忽现,若明若暗,不时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片中对犯罪心理学做了详尽的描述,而罪犯通过《圣经》的道德审判来杀人,更具社会意义。一个警察最终成为凶手计划的执行者,这是对社会和人生的讽刺,还是对茫茫之中,天主那七大信条的不可抗拒,或是象征了这多罪该罚的人世间的混乱的生活秩序?  
  《七宗罪》是一部让人发狂的影片,它在某种程度上严肃地探讨了有意义的暴力与无意义的暴力的差别。它也激起了每一个人的“原罪”意识,看过影片的人都不免胆战心惊———用不着怀疑,你也有罪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50.<<<断臂山>>>  

从美国的东岸到西岸,所有人都在谈论《断背山》。上一次娱乐新闻如此被津津乐道,是汤姆&#8226;克鲁斯在电视节目里跳上主持人奥尔法的沙发跟小凯蒂表白爱意。  

这当然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断背山》是两个牛仔之间的爱情故事,而阿汤哥,怎么说呢?他跟任何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都搞得那么轰轰烈烈。现在“跳沙发"已经作为美国新俚语收进词典,意思是“举止异常的狂热行为"。  

那么这部关于同性恋的文艺片,怎么会像阿汤哥的爱情这么火呢?它应该是很小众的电影才对啊。怎么会这么多异性恋者被它感动,还忍不住在茶余饭后谈论它呢?傻了吧!你应该想到的是: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是女人!  

抛开西部辽阔的景观,抛开喝醉的牛仔唧唧歪歪,抛开那些同性恋场景(别期待看到什么刺激的,比其他电影中异性恋的镜头保守多了),《断背山》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少女情怀的电影,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初那部细腻经典的《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巧的是,它们的确是同一个编剧。  

女人喜爱《断背山》,并非因为它里边的男性外表粗犷内心温柔。骑着马的帅哥,他们扛着小羊的样子,穿着紧身牛仔裤的样子,醉醺醺地打架,对女人随随便便的态度——的确都挺男人味的。不过真正打动女人的,是更加内在的东西——也就是当杰克和厄尼斯两个男人相爱的时候,他们的爱从裤裆升腾到了前额。好了,坦白说,这就是女人一直想从男人那里得到的。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看到《断背山》打破了通常的男同性恋的形象。曾经有个广告片非常流行,那里边的男同性恋形象简直可以说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头发打蜡,穿高领套头毛衣,公寓里都是同性恋杂志,家居用品清一色“码头王"牌,浑身芬芳而且喜欢用扔枕头来表达他们的感情。  

而《断背山》则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完全驳斥了那种假造的敏感男性形象。没有夸张的服饰,没有娘娘腔,杰克和厄尼斯像男人一样走路。当杰克开着卡车离开厄尼斯默默流下眼泪的时候,即使最冷漠的女人也不免感到爱的温热。  

那个瞬间,就像《断背山》中许多个瞬间一样,显示出男人也有跟女人一样对爱的情绪化的感受。而通常在电影中,这样的角色总是女性——女人尖叫哭泣,强迫对话,谈论两人的关系,而男人总是在困惑中闷闷不乐,像是个受害者或者饿着肚子的人那样苦着脸。杰克和厄尼斯都是男人,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没有女人会尖叫哭泣的情况下来解决他们两人关系中的问题。结果是,他们两个都变得情绪化了。  

对于女人来说,看《断背山》的感受就像是让大脑度了个假,起码是情感负荷过重的部分。女性一直希望男性能跟自己一样直接而强烈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可总是得不到满足,而这次,她们会在电影里看到。  

不知道男同性恋者看《断背山》会是什么感受,想必会相当复杂。不过它对异性恋者的影响很清楚,因为那很明显:陪女友看《断背山》的男人目光闪烁,却辩称只不过眼睛痒了;单独去看的女人在影院里大声抽泣,一边还嘀咕“答应他,厄尼斯,答应他啊";而每一个坐在影院里的女人,都假装自己就是杰克。  

让我们再回到开头。《断背山》是一部关于男同性恋的电影,但是它主要是给女人看的。两位男主角像两个真正的男人那样行动,但是像女人那样爱。《断背山》有的是最完美的浪漫方程式,却没有用到一支发蜡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51.<<<费城故事>>>  

费城故事》讲述了一个艾滋病患者用法律维护自己权利利益的故事,它被称为“好莱坞面对艾滋病”的影片。它标志着好莱坞不再逃避社会现实,而正式向泛滥美国的艾滋病宣战了。影片号召人们关心帮助艾滋病人,同时赞扬了艾滋病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影片主人公的扮演者汤姆&#8226;汉克斯在电影中表现出色,逼真形象,令人感动。为了演好艾滋病患者的瘦弱体形,他用节食的办法将体重减轻了30磅,并亲自与同性恋者、艾滋病人接触,直接体验生活;为了演出艾滋病人独特的绝望心态,他每天都进行造型训练,但回家后又得恢复自我,忍受着内心的煎熬。更可贵的是,他所演出的不仅是一个病人,更是一个坚强的奋斗着的爱着他的家人朋友、他的事业和整个社会的伟大角色。正因如此,汤姆&#8226;汉克斯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和第4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银熊奖。  

  好莱坞一向是娱乐电影的广阔天地,严肃题材影片因为缺少商业效益而不被看好,各大影片公司都不愿花钱投拍。然而,94年,这一情况却突然有所回转,一批对历史反省,对社会关注的严肃题材影片出现,其中以《费城》最受瞩目,反响巨大。  

  时代在向前发展,我们对于道德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有很多观念的接受,我们首先是从看热闹开始的,我们以为那些事情与我们无关,但当它们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正是迎接他们挑战的人。    

  《费城》向我们讲述的并非一个简单的爱滋病人争取权益的故事,它直面同性恋,哪怕是在美国这样的社会中,同性恋依然是一个受到正统道德鄙夷的行为,影片中安德鲁是因为同性恋而染上爱滋病的,因此他被上司视为道德败坏,并被抛弃,于是他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诉诸法律,影片由此而展开。  

  片中的故事及其结局并不复杂,但他却向世人提出了一个道德问题,对于爱滋病人应该象其它病患者一样给予爱护和帮助,这在哪里都是被认可的,但对与同性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在影片中,安德鲁和他的“恋人”并没有受到他家人的不平对待,但是社会的偏见依然存在,哪怕他最终胜得了这场官司,但并不等于他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影片正是在这样一种沉痛而又无奈的气氛中结束。它敢于大胆的向社会提出这一问题本身,就标志着这个社会正在前进。  

  影片主人公的扮演者汤姆&#8226;汉克斯在电影中表现出色,逼真形象,令人感动。为了演好艾滋病患者的瘦弱体形,他用节食的办法将体重减轻了30磅,并亲自与同性恋者、艾滋病人接触,直接体验生活;为了演出艾滋病人独特的绝望心态,他每天都进行造型训练,但回家后又得恢复自我,忍受着内心的煎熬。更可贵的是,他所演出的不仅是一个病人,更是一个坚强的奋斗着的爱着他的家人朋友、他的事业和整个社会的伟大角色。正因如此,汤姆&#8226;汉克斯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和第4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银熊奖。  

  大概是因为汤姆&#8226;汉克斯演的主角安德鲁,并且演的是一个逐渐走向死亡的人,因此观众很容易对他产生同情。汉克斯的这个角色是他的连续两次获得奥斯卡影帝中第一次。看的出,它为此付出了不小的工夫,有很多细致感人的表演。影片中“安德鲁”是一个头脑精明,口齿伶俐的人物,与下一年中的“阿甘”形象对比鲜明,表演风格也与《阿甘正传》截然不同,正是“安德鲁”和“阿甘”两个人物的塑造,使汉克斯的“演技派” 形象深入人心。因此看看这部他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影帝的影片还是值得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52.<<<好家伙>>>  

亦译为《盗亦有盗》。片中记述了一个半爱尔兰半意大利血统的布鲁克林青年匪徒亨利的兴起与衰退的全过程。本片与《教父》的区别在于对黑手党表现、观察的角度不同。《教父》描写了黑手党权力“金字塔”的塔尖,而本片则反映了“金字塔”底层的小人物。马丁&#8226;斯科西斯对摄影机有着一 出自本能的掌握与运用,使得本片每一个镜头都充满勃勃生机。  

德尼罗的演技一直凌驾于影片内涵之上,这位号称除了上帝,什么都能演的人,多年来一直是一位表演方面的天才与榜样,一生获得过无数奖励,刻画过太多经典人物。特别是底层小人物的起起落落,这也就是罗伯特电影中最具见识的段章,更是他对资本主义魅力的无情讽刺,尽管最后他也沦为偶像。与我欣赏的其他几位演员,金&#8226;凯瑞、达斯汀&#8226;霍夫曼、艾尔&#8226;帕西诺、罗宾&#8226;威廉斯等一样,他们都是造物恩宠。他们拥有布道并还原生活的义务,对于罗伯特而言,他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最捧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53.<<<低俗小说>>>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的故事情节一点也不显得落俗。昆汀&#8226;塔伦蒂诺从银幕上展现了所谓后现代的混乱与迷离,人性的矛盾与解构。  
影片的情节始终是电影的灵魂。低俗小说的情节编排可谓独具匠心,在看似零乱的几个故事片断中,以暴力为视角,展现出人生的往复循环。朱尔斯和文森特在躲过子弹后,朱尔斯似乎领悟了什么,在影片的结尾放走了强盗。而文森特在第一个故事中经历了蜜娅的死而复生,经历了朱尔斯的感悟,他尽管和朱尔斯一块躲过了子弹,自己也失手杀死了马文,但是却并拳手布奇轻而易举地了结。如果从情节看,朱尔斯的死亡是结局,但是导演却把它编排到了故事的中间。复活——死亡——忏悔,人生的往复在者杂乱无章中显露无疑。低俗小说诞生的90年代是欧美后现代哲学纵流的年代。后现代反对现代理性,试图从一切解构历史。而被誉为后现代作品的低俗小说,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这种后现代方向。这感觉也许如同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一般,体察出人性的焦躁不安。对整个世事的无奈与失望。  
人生的偶然在影片中突现。盗贼情侣突发奇想,蜜娅昏死而去,文森特不慎走火打死了马文,……所有这些都显得偶然与不可捉摸。而人性的善恶和波斯纳(注: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所谓普世的情感在这里得到升华。也许,人生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无规则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54.<<<沉默的羔羊>>>  

1992年3月30日在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揭晓中,经过一番激烈地角逐,《沉默的羔羊》获得最佳影片奖,乔纳森.德默获最佳导演奖,男主角安东尼.霍普金斯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女主角朱迪.福斯特获最佳女主角奖,特德.塔利获最佳编剧奖。  

  《沉默的羔羊》一片影响持久不衰,引起了公众对社会犯罪、恐怖以及邪恶势力的憎恶和谴责。该片中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以及罪犯多数取自生活原型。拍摄前,主要创作人员全部到联邦调查局实地体验生活,女主角克拉丽斯的扮演者朱迪.福斯特在那里会见了她的原型,联邦特工玛丽.克劳斯;而朱迪.福斯特本人是曾刺杀里根的凶手欣克利追逐的目标。由于对犯罪的痛恨以及杰出的演技,朱迪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勇敢而不失温柔经得住考验的女特工形象。  

  在《沉默的羔羊》这部影片里,最使人惊心动魄的场面是汉尼巴尔的扮演者安东尼.霍甫金斯的表演,他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演员,其表演才能让人惊叹不已。在谈到《沉默的羔羊》时霍甫金斯说:"我的方法十分简单,我记住对白,然后分析、思考角色,当我找准了角色的基调时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当朱迪.福斯特扮演的联邦局特工克拉丽斯第二次去精神病院见汉尼巴尔时,只见汉尼巴尔沉静地坐在铁栏后面,目光呆滞而深远地久久凝视着前方。突然他伸出舌头,口头发出"嘶噜嘶噜"的声音,仿佛在舔食着什么美味。这段表演既无对白也几乎没有动作,却产生了令人毛骨耸然的强烈效果。在《沉默的羔羊》中,霍甫金斯凭藉只有三十分钟却令人着迷的表演,把汉尼巴尔这个智商极高、思维敏捷、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食人魔的形象刻画得非常出色。这是个颇具挑战性的角色,非一般演员所能驾驭。霍甫金斯之所以如此成功,完全得益于他与生俱来的一个伟大演员所必需具有的艺术禀赋和几十年的舞台经验。  

  该片上映后连续5周居票房第一,仅第一周的票房收入就达1500万美元。即便这样,也无法扭转奥利安(Orion)公司破产的厄运。《沉默的羔羊》是该公司正式宣告破产前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我们以后再也不会看到奥利安(Orion)的名字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55. 泰坦尼克(美国)

  让人热泪长流的场景是:在杰克的劝说下露丝上了救生艇,杰克平静地向露丝招手;在将要断裂的甲板上,两人面对着生离死别,加上那搅动心弦的乐曲浪漫、演绎了一段最浪漫、最撕心扯肺的爱情。露丝眼睁睁地看着杰克沉没在冰冷的海中里……看到这里于是无法抑制地哭了,这些煽情的地方不仅赚足了人们的眼泪,也赚足了人们的钱。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56.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伊朗)

  伊朗北部一所乡村小学校,穆罕默德因作业本忘在表弟家,没有把作业写在指定的作业本上。老师警告他说,如有下次,他就会被开除。可是,当天下午,同桌阿默德发现自己不小心把穆罕默德的作业本拿回了家。他拿着同桌的作业本,翻山越岭,四处询问,想把本子还给穆罕默德……朴素简单的一个故事,却让你看完后心情不能平静。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坑凹坡道,诗一般的画面。捕捉孩子们的细微表情,是导演的拿手戏。屏幕上忍住哭泣的孩子在一直走着,屏幕下人们心生无数爱怜。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57. 那年夏天 宁静的海(日本)

  暴力已成为北野武导演的注册商标,而他却在这部电影安静地讲了个爱情故事,不露声色地呈现了一种东方式的缠绵。 片中难得的没有暴打、枪击,有的只是一些闲人的闲语,不然就是一起一落的海潮音,而这个海会被称为宁静,只缘于男女主角都是失聪的哑巴,一切都已消音,包括尘嚣,包括浪吟。

  失聪的男主人公爱上冲浪,而他的恋人却在海滩上担心。夏天的海边,两个人无语,互望的目光中是充满的千言万语。在狂追女友乘坐的巴士时,他拼命奔跑的样子已胜过任何爱的语言。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58.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西班牙)

  影片结尾时的字幕:献给所有演出的女演员,献给所有的女人,献给所有扮演女性的男人,献给所有想成为妈**人,献给我的妈妈。

  单身母亲曼尼拉独立抚养着自己的儿子爱斯特本,但是在他生日那天他们一起去看了一场话剧《欲望号街车》,出来后儿子为索要女演员胡门的签名被车撞死。曼尼拉去巴塞罗那寻找十八年未见的父亲,通过她的活动,接触到了许多人,同性恋者胡门,变性人阿拉多,出身高贵的修女罗莎却爱上了爱斯特本的父亲并怀了孩子,后来她与曼尼拉生活在一起,生下另一个爱斯特本后离开了人世。慢慢地你才看出来,作为孩子的母亲,为什么会一直不告诉他父亲的任何情况?因为父亲也是一个女人,一个渴望变成女人的男人。 心中说不出的悲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5-1-20 19:17 , Processed in 0.04266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