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查看: 2055|回复: 1

[交流] 我看《断背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5 16: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转自:网易论坛                作者:路过)


?? 看过了《断背山》,觉得很好。感谢李安,这次期待终于没有落空。

?? 《断背山》的原著很好。通常读者对待心水小说改编的电影都有些挑剔,因此传世经典往往被电影忠实再现,否则很容易被诟病(莎剧、《红楼梦》、《飘》、《战争与和平》)。有些作品被改成电影后更加广博大气(《霸王别姬》),原著的追随者也觉得视野被拓宽;还有些改成电影后失去了原著的一些精髓(《活着》《长恨歌》),但电影本身还是有其可取之处。鲜有好电影既能拍出原著精髓又具有导演自己风格——这两点有时很不容易选择和平衡。
??
??《断背山》改得很好,原著小说的拥趸和单纯欣赏电影的观众应该都不会失望。
??
??
?? 故事讲述的是美国闭塞偏远的怀俄明州两个牛仔之间的爱情故事。如何将同性恋情,尤其是被视为美国“最后的神话”的西部牛仔之间的同性恋情讲得动人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小说的线索虽然是两人的情感历程,但作者并没有以一种了解的口吻深入两人心理,而是拔高了视野,着墨于叙事和对外部环境的描述,以白描手法让人物自己表达内心。她没有将两人的情感特殊化,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叙述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情感,这种客观平和的态度避免了通常描写同志情感那种猎奇(或者回护)的狭隘视角。Annie小说中这种人文精神与李安一贯从容平和的电影风格不谋而合,两人都善于用文字/镜头来观察人物而非控制他们,他们都对自己描写的对象充满深切的同情和热爱。因为冷静,这种同情显得客观而理智;因为收敛,这种热爱显得深沉而尊重。两个创作者都显露了广博的胸怀——剧中人物的情感描述是在“人性”的高度上完成的,因此他们的恋情就成为了一种偶然,也就是说,这种情感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其他两个人身上。观众的感动和认同就是因为这个角度产生的——是不是同志,是不是熟悉美国牛仔的生活,都不妨碍理解他们的情感。因此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你都无法把它们简单定义为“同志题材”。李安成功地抓住了小说的精髓,从精神上与原著作者Annie默契一致,因此影片具有非常有力的内在力量。
??
??
??李安还和原著作者一样懂得使用含蓄手法避免冲突突出主题。
??
??西部牛仔文化被视为美国最后的神话,牛仔的同性情感一直是这个神话的最后底线。作者写作意图大胆,但她的笔法非常收敛谨慎,避免了这个话题有可能造成的反感。她用充满西部特色方言俚语生动刻画了两个一贫如洗粗俗不文的牛仔形象,先在文字上令熟悉这个群体的人感到亲切(美国有多少人没经历过西部电影的辉煌时代呢);接着她不吝笔墨对两人艰难的生活境况作了细致描绘,不仅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美国西部风情画,而且不动声色强调了两人情感世界的外部环境——艰难的世道,世俗的目光,道德的压力,家庭的束缚——无一不是他们爱情的巨大的阻力。断背山的纯洁和自由在这种烘托下更加令人留恋,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了那种内心相依为命的情感,理解了他们不断回到山里寻找过去的心理。这种整体上的烘托确实高明,它的含蓄和不着痕迹显示了作者在宏观上的把握能力——她太懂得控制了,收得恰到好处,放得也很有度。另外,对于这种同志恋情她虽然没有给出一个很明朗的社会背景,但暗示无处不在:那个具有偷窥癖但又鄙视同性恋的羊群主JOE,ENNIS和JACK在有关两人将来的问题上发生争执时提到的被(恐同者)打死的另一个同志牛仔,以及最后JACK死后ENNIS对他死因的猜测——这些暗示一方面交代了当时社会(尤其是西部山区)对同性恋的态度,另一方面又没有表达作者自己的感情立场,只是提供客观现实,读者可以通过两人最后的结局思索社会因素造成的影响。小说没有让两人的情感和社会道德起正面冲突,但人性的视角和文中无处不在的暗示让读者充分感觉到了情感在现实世界中的无奈。
??
??李安沿用了(或者说他本来也善于运用)Annie的含蓄手法,在叙事上同样懂得控制。他的镜头和Annie的笔一样冷静客观,始终与被描述的对象维持距离,这个距离不是冷漠的,你可以感觉到那后面蕴含的关切和热情。他的镜头很理智,完全没有侵略性,平稳地展示着导演的视野。在这个视野里,断背山是美丽的,但也是残酷的,在这个美丽而残酷的山里两个人的相爱水到渠成自然无比;但这个视野中的现实也不容躲避,种种困扰和压力都是合理的存在。导演的镜头几乎没有主观性,和那些气势满到要爆的电影相比,他给了观众一个可以自由思考的空间,好像影片里那些镜头,仰视的,有大片天空的,山和人和羊群都变成了地平线上的点。你感觉不到他的意图,只看见那两个人物,他们的处境,理解了人物的处境你就理解了他们的困惑。
??
??李安对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原著一样处理得很含蓄。他多用隐喻手法交待两人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美国社会的封闭保守(偷窥的羊群老板,被狼掏空内脏的羊,酒吧拒绝杰克的牛仔,恩尼斯想象中杰克被杀的快速镜头,杰克父母洞悉的眼神)没有大篇幅给出全面的背景,但暗示无处不在。这一切符合了美国社会对同志态度上的矛盾:一方面想表明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态度,另一方面又无法承认这种事情。李安满足了这两方面的观点,或者说他巧妙地避开了两种观念的对抗,让人性和情感占了主导,使观众(尤其是看似开放实则保守的美国人)能够坦然同情人物的情感。这种隐喻手法看起来非常有东方味道,减弱了原本可能具有的尖锐性(比如《男孩不哭》里最后主人公被两个男人杀害的那种高潮情节)。
??
??李安和Annie在各自的领域有着同样出色的表达能力。Annie Proulx的文字风格很独特,有点似海明威,但她更加硬朗。按说女作家都以文字细腻见长,擅于描写人物内心世界,但这篇小说通篇没有心理描写,即使涉及人物内心情感,作者也不动声色,那种情绪上的收敛和叙事语气的冷静给人印象很深刻。文中很多简洁句子表达的意境却很荡气回肠,冷静后面饱含激情。作者大巧若拙的手法和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很相得益彰—— 两个没什么文化的牛仔言语粗俗,拙于表达,但他们的内心充满细腻和澎湃的感情;这种很“硬”的文字甚至和书中的断背山也很相似——条件艰苦,湿冷无比,但它美丽宁静与世隔绝,孕育着最大的浪漫和最真挚的情感。 这样的反差很有冲击力,因此看完小说后我对作者以白描语气表达的强烈情感的手法印象非常深刻。
??比如这段写两人在山上放羊,夜间JACK必须和羊群待在一起,两人互相遥望:“ During the day Ennis looked across a great gulf and sometimes saw Jack, a small dot moving across a high meadow as an insect moves across a tablecloth; Jack, in his dark camp, saw Ennis as night fire, a red spark on the huge black mass of mountain. ”
??(“白天恩尼斯望向山谷那边的高山草甸,有时他可以看见杰克,好像桌布上一个小昆虫在大草甸上移动;而杰克,在他黑暗的帐篷里望着恩尼斯——暗夜里的那点火光, 这黑乎乎的一大片山脉里一点红色的火花。”)
??——简单几句就写出了寒冷孤寂的日子里两人内心相依为命的感情。这样的段落在原著中俯拾皆是。作者从没有深入人物内心写心理,总是以外部环境描写烘托。
??
??这类充满画面感和强烈情感的句子在电影里被完美重现。电影中宁静优美的断背山给人印象十分深刻。起伏的山峦,绿毡一般的草甸,密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水,每一个镜头,每一个构图都十分完美,画面干净简洁,视角宽广,色彩和谐,美得自然,毫不张扬。这里的景色运用和《英雄》里那种追求视觉效果的炫耀不同,它们不是没有灵魂的明信片,那些清澈的蓝天雪白的云朵,柔和起伏的山峦和森林还有平静的流水正好像两个人的内心世界——纯净自然,毫无杂质。
??
??导演冷静的镜头和稳定的构图表达了他平和的心态——他并没有用美景来震撼观众视觉的企图,他只是想交待这段爱情发生的地方。这里美丽,也很残酷:寒冷,危险,孤寂,条件艰苦,饮食粗糙。就在这样的山里,ENNIS和JACK相爱了。导演平静自然的叙事手法赋予了这种情感一种广义的意味。在那样的恶劣环境产生互相依赖拥抱着取暖的情感是很自然的,这情感可以发生在任何人之间—— 男女之间,两个女人,或者是两个男人。只要够纯净,完全出于自然,甚至两个没有文化的粗鲁男人之间也可以有深沉细腻的爱情。他们的一生都在追忆那段生命里最美的时光。如原文中所说:“rewarm that old, cold time on the mountain when they owned the world and nothing seemed wrong.”(重温那些遥远而寒冷的日子,在断背山上,他们拥有整个世界,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
??电影里的断背山更像是一个隐喻——在宁静的、与世隔绝的、没有人的规则、无所谓道德的,相互依赖生存的环境里产生的爱情是顺应自然的,和山一般纯净。
??
??很欣慰李安拍出了断背山的气质,还有和山一般纯净的爱情。
发表于 2007-9-23 16: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断背山的含蓄是它的成功之一,正是这样才感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5-1-19 11:12 , Processed in 0.05179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