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查看: 871|回复: 0

[原创] 德州巴黎:孤独是一个无底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3 00: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影的寻找主线是显而易见的,柴维斯的出场,几乎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他苍老羸弱,像是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人,奔着一个方向走去。随着电影情节的开展,弟弟、弟媳,儿子和前妻相继出场,他们各自身上承载着的被柴维斯自觉或是不自觉关闭的记忆,逐渐填充了柴维斯看上去空空如也的躯壳。他的行动不再如电影开始时那样机械了,每一个行为都有了一个情感先导。他重拾了自己的身份:哥哥、父亲和丈夫。重拾这些身份,其实是对亲情和爱情的寻回。但这只是表面的寻找,因为最后,当柴维斯终于带着儿子找到了前妻,电影却没有以夫妻冰释前嫌、一家团聚结尾——前妻走向了独自在宾馆玩耍的儿子,而柴维斯却驾车驶进了夜色之中。

在与前妻简隔着镜子通话的场景里,电影用了一种意味深长的拍摄手法。简所处的房间非常明亮,而镜子另一头的柴维斯则身处昏暗之中,只有一盏小台灯照亮了他的脸。他开始回忆他们之间的事情:那些爱和争吵,直到眼泪不断地流了下来。言谈唤醒了他们各自关于对方的记忆,简关掉自己房间的灯,两个人的脸的影像在横置于两人之间的镜子上重合了。这便是他们两人处境的真实写照:尽管能够见到彼此,却已经无法触碰。

柴维斯携子寻母的过程中,他与儿子有一段对话,对话里涉及到德州巴黎。柴维斯所执着于前往的目的地,只不过是他父亲自我陶醉的吹嘘中所涉及的地点,那只是一片不毛之地,与真正的巴黎没有任何关系。父亲关于母亲是巴黎来的这种想法,带着一种病态的偏信,由于重复被提及的次数太多,最终尽然信以为真。父亲的这种病态的想法使他母亲非常难堪,也影响到了柴维斯。他与简的生活情感经历,几乎是他父母亲的一次重演。

德州巴黎是一个象征。它原本只存在柴维斯父亲的玩笑话里,没有任何意义,却最终在重复中具备了一种魔力,这种力量肯定影响了柴维斯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延伸到了柴维斯的生活里,并摧毁了他与简的爱情和婚姻。在这里,德州巴黎不再是一个地标,它更像是一种我们情感中极为隐蔽但又非常危险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或许正是来自我们那与生俱来的对安全感的缺乏,以及它所产生的后遗症;孤独——我们活着似乎总是急于去寻求一种确证,在那里我们得到一种似是而非的安全感。于是,柴维斯的父亲从重复的玩笑里开始坚信他母亲确是从巴黎来的,而柴维斯则几乎是病态地将简捆绑在自己的身边。这种极致的爱正是这极致的孤独的变体,它如同德州巴黎里一样,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它没有生机,只能带来毁灭。

影片末尾,他选择离开,相较于对简现在所从事的工作的无法接受这一点来说,对自己因重蹈父亲覆辙而带来的深深自责或许是最本质的原因。而对于我来说,电影在寻找的主线之外,或许是想给我们一种警惕: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处德州巴黎式的地带,荒芜又孤独。它促使我们去抓住那些能让我们从中得到解救的人或物,方式不一:或许是灌注我们的想法于他人身上,或许是将他人强行捆绑在我们的身边。无论这些方式如何,都无法彻底解救我们的孤独,反而手段越是极端,这种孤独就越彻底,我们越是死命挣扎,自我毁灭就越猛烈。 本帖最后由 任天真 于 2012-11-13 00:41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5-1-18 15:59 , Processed in 0.04315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