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 (Patrick) Devlin大法官的批评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学理性,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支持自由派和保守派在近代自由派和保守派有一个最根本的分歧,实证主义和自由主义按照密尔的观点应该说是有联系的,实证主义的核心密尔主要批评的起点,其中一个就是事实和价值分离。对于事实,科学是可以作出描述的,但是所有的价值问题它后面都不可能有一个道德的基础。有人认为这是韦伯的观点,其实这不是韦伯的观点,这个观点是从休谟开始的。那么,它的基础是什么?社群主义!特别是到了韦伯那里是比较典型的,都是我喜欢的东西我说它就是好的,我不喜欢的东西我就说它是差的。霍布斯是这个观点,边沁的功利主义也是这个观点,密尔也是这个观点,世界上没有所谓客观的道德的东西,所有道德都是主观的。密尔的自由主义基本沿袭了近代自由主义的基本的道德,政治的目的不在于追求一个善的生活(good life),而在于追求一个有秩序的国家(state),政治的目的是保卫和平,而不是追求善。因此,密尔在构建自由原则的时候,他把唯一一个可以对个人自由进行限制的标准放在自我防卫(self-protection),社会没有权力强迫一个个人去追求强的国家,社会有权力保障人的秩序。
现在Lord (Patrick) Devlin提出三个质问,社会有没有权力运用法律来强制的把这个道德贯彻下去,但是他的回答是,有!为什么?Lord (Patrick) Devlin讲:第一,任何社会它必须有一个共同的道德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共同的道德基础的话,这个社会就会完全崩溃,社会的秩序就难以维系。所以,一个良好的社会一定有某种共享的价值和道德,如果没有某种共享的价值和道德,这个社会的秩序就难以维系。因此,Lord (Patrick) Devlin讲,社会有权力来运用法律来强制的把这个道德贯彻下去,事实上任何社会都在作出自己的判断,任何社会的道德和宗教都是有联系的,比如在西方都认为一夫一妻是正确的,如果有人娶了两个妻子我们都认为是错误的,因为一夫一妻是我们社会共享的价值观。第二,社会有权力与责任运用法律手段(enforce morals)把道德强制的贯彻下去。他说:“有一些道德是关乎整个社会生存的根本的价值观。比如,一夫一妻制的基础是我们的道德,道德的基础是我们基督教的信仰。例如伊斯兰就想采用多妻制,但是我们说,在英国不用法律强制一夫一妻制吗?强制一夫一妻制的基础是什么?只能是道德!第三,社会是不是对所有的道德都进行强制呢?任何一个保守主义者当他讲到一种法律强制道德的时候,他面临着一种危险,特别是在一个多元社会、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社会里面,确实面临着一个危险,是不是所有的道德都要强制?是不是伊斯兰社会就有权力强制多妻制或者强制不吃猪肉这个法律,让所有人接受呢?因为任何一个不同的文化和社会都会有不同的传统,根据这个传统产生了道德,如果说法律有权利把这个道德强制给个人的话,哪些强制,哪些不强制,他说:“English law has evolved and regularly uses a standard which does not depend on the counting of heads. It is that of the reasonable man. …It is the viewpoint of the man in the street – or to use an archaism familiar to all lawyers – the man in the Clapham omnibus。意思就是,我们有一个标准,这不是靠民主来制定,也不是依赖某种抽象的原则,哪些应该强制,哪些不应该强制,在大街上走的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的人都应该知道,哪些应该强制,哪些不应该强制,你能接受同性恋,不接受!我们就要惩罚这个制度;你能接受妓女吗,你能接受色情的刊物吗?不接受!我们就要惩罚这个制度;你能接受伊斯兰教吃牛羊肉吗?接受!接受就不惩罚。
Lord (Patrick) Devlin的批评出来以后,马上激起了自由派的反批评,这个自由派的干将就是H.L.A. Hart,他说,我简直不能想象如此粗俗的法律观点,既然去问公共汽车上的人哪些应该惩罚,哪些不应该惩罚,把这个作为法律上的依据,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办法判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了。如果你到伊斯兰教社会中去问他们,是不是所有吃猪肉的人都应该惩罚?所有不信奉阿拉伯的人都要惩罚?那么,这个文明社会的标准是什么?你完全回到宗教宽容之前的那种社会道德价值判断,这行吗!这场辩论是非常有意思的。
人类社会根源于欲望,欲望无需论证、只可描述,从欲望中得出自由和权利意识,这种观念引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伴随着这场变革的正是近代市民社会的兴起与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自由主义认为人类生活可分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性关系正是私人领域之一部分,不容政治国家染指。从这个论证来看,性欲,就人类这一最本源的欲望而言,法律的治理(法治,rule of law)并非万能。一种真正成熟的宪政制度,并非是民主、法治、分权这些制度安排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公民道德的维持和促进公民道德维持的公民教育的实践。
本着自由主义的这种原则,国际上于1978年成立了世界性学会。在1997年6月于西班牙的巴伦西亚召开的第xiii次世界性学会议上,曾通过了一项性权宣言,称为《巴伦西亚性权宣言》(valencia declaration on human rights)。在中国香港召开的第14次世界性学会议上通过的《性权宣言》,即以《巴伦西亚性权宣言》为底本修改而成。这两项宣言总的原则是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维护性权利,促进性健康,维护性的多样性。
在康德看来,个体自律,这是自由主义所坚持的个人主义的真正含义,从而将个体自律和个人尊严置于道德律的神圣地位之上。个人主义表明,个人是选择过一种什么样的善生活(a good life)的最后责任者,既然关于生活方式的善观念是多元的,那么个人就不应被强制做出某种选择,只有个人才是自己善的理解者,他应免于外在的强制和内在非理性的影响,独自按照理性(遵从普遍原则)做出选择。个人正因其具有自律能力而有权获得平等的尊重,干涉个人自由权利就是侵犯绝对的道德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