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查看: 1281|回复: 3

[亚洲] 张瑞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6 17: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瑞芳(1918-  )
一、街头表演《放下你的鞭子》
  
  60多年的艺术生涯让张瑞芳与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瑞芳出生在河北保定一个旧军官家庭,父亲张基曾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科科长。北伐开始时,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任第一集团军中将炮兵总指挥。母亲投入"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位意志坚定的老××党员;姐姐投身革命,影响她年少时就走上革命道路。中学毕业的她考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攻读西洋画专业,当时正逢国家危亡时刻,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祖国大地,华北危在旦夕,张瑞芳与进步学生一起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走出画室用自己的画笔当匕首,在街头画壁报、宣传画,激励大众抗日救国,由于爱国热情高涨,瑞芳感到单用画笔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就走上舞台与蓝马等名角儿共演了田汉的名剧《名优之死》,虽是演配角,但那种与观众直接交流的感受使她激动不已,每回在台上演到动情处,听到台下爆发的雷鸣般掌声,她的心就为之一震:要是象蓝马一样当一名出色的演员该多好!
    不久,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此起彼伏,大学生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抗议日寇暴行,反动当局出动大批军警镇压,就在这种危急情势下,张瑞芳与崔嵬等一起挺身而出,在军警的层层包围下,演出街头活剧《放下你的鞭子》,由于演员全身心地投入,层层密密的观众沉浸在激昂的爱国热情中,连一些富有正义感的军警都受到感染,放下手中的军棍与民众一起高呼"放下你的鞭子!"把石块投向剧中那个耀武扬威的日本鬼子。此剧连演十几场,直至天亮观众都不愿离去。那天的情景使张瑞芳终身难忘:演戏实在奥妙无穷,革命文艺有多强的生命力!戏一旦与观众的心灵发出共鸣,就会迸发无穷魅力!"我要演戏!"她就是抱着这个坚定信念参加了党领导的北平学生战地移动剧团,踏上了为之奋斗终身的艺术道路。

?二、演了一部好电影<李双双>

  
    看过《聂耳》的观众,一定会对那个一身红帽红衣,心中燃烧一团火的热血青年郑雷电有深刻印象,这个角色可是张瑞芳主动向导演郑君里请缨的,因为她看了《聂耳》剧本后,郑雷电的雷电般个性和对革命的向往与自己的人生感受一拍即合,而且她与聂耳的纯真而又热烈的爱情深深打动了瑞芳的心。这是瑞芳与赵丹(饰演聂耳)唯一的一次合作,以往在圈内是有共同理想的知心朋友,如今戏中成恋人,由于二人演技娴熟,又相知相通,因而配戏"心有灵犀一点通",尤其"不辣不革命"和"龙华宝塔告别"二场戏,堪称华彩乐章。此片不负众望,荣获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传记片奖。
    《李双双》是张瑞芳表演艺术的一个高峰,她以精湛的演技活灵活现地塑造了"李双双",这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故事片,围绕了喜旺(仲星饰演)与李双双夫妻间的性格冲突,歌颂了李双双大公无私的思想品格,戏中笑料迭出又富于生活气息,场场有噱头,场场逗人乐。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周总理也十分欣赏此片,特地请瑞芳到他家作客吃螃蟹,夸她又演了一部好电影,不光思想内容好,艺术上也可取。此片荣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最佳男配角奖.

三、年过八旬  开办敬老院
   
  2000年07月11日,张瑞芳“下海了!”一个有着“爱晚亭”美好名字的敬老院在上海正式开张。“办敬老院,不是做生意。我是想办一个温馨的家,让我们这些有着共同爱好、共同语言的老人,有一个共同的家。”为此,那年82岁的张瑞芳将她毕生的积蓄拿出来,远在澳洲的独子也寄来了自己的存款,亲家母也将自己居住的二室一厅房子卖掉了。被她的精神所感动,许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人这个拿来1万,那个凑来几千,就连装修公司老板也经常自己掏钱帮助买材料。“爱晚亭”坐落在上海长宁区,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在虹桥路1035号,爱晚亭敬老院是个嵌进窄窄深巷的小小院落,阳光下的院里有老人悠然打太极。底楼的小花园卵石铺路、树遮藤缠,被戏称为老人们“私定终身后花园”。一楼有餐厅、棋牌室、酒吧和“家宴”厅。二楼和三楼是两人间和三人间的客房,如果不是床边都有红色紧急按纽,看上去很接近宾馆的标准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爱晚亭之名得自杜牧诗句。

  这个占地1500平方米、有20来间客房可以接纳40来位老人的敬老院,目前住着11位老人,年龄最大的93 岁,最小也有73岁。在敬老院最早的一张全家福中,这些两鬓霜白、气质不俗的老人都喜笑颜开。“现在老人们缺的往往不是物质享受,虽然房子大了,可是人闷了。办这个敬老院,是为了给有共同爱好、共同语言的老人一个共同的家,”张瑞芳说。
   
  “开办这个敬老院没想着赚钱,就想着怎么为老人服务,办出特色,找出经验,”最令张瑞芳触动的,是敬老院里老人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张瑞芳说,和以前“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相比,敬老院还是个新鲜事物,就象一面镜子,它照出了许多年轻的“老脑筋”和年老的“新脑筋”。幸福的老人都相同,而不幸的老人各有各的不幸。
   张瑞芳透露,自己和一些编导正在筹划写一个剧本,就把敬老院里这些“来来去去”的老人有意思的故事拍成情景喜剧,也让敬老院为更多的人了解,“不封口,一集一集拍下去”!

   “开办敬老院让我的精神有了籍慰。敬老院是阳光事业,也会是朝阳事业。我们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会象霜叶一样更加红火,”张瑞芳说。
   张瑞芳曾任上海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三届理事、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长。
如今年近九旬的老人在刚刚闭幕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殊荣,我们衷心的祝愿这位与时俱进的老人健康长寿.

四、参与影片:

《T省的八四、八五年》(1986)
《泉水叮咚》(1982)
《怒吼吧!黄河》(1979)
《大河奔流》(1978)
《年青的一代》(1976)
《李善子》(未发行) (1964)
《李双双》(1962)
《聂耳》(1959)
《万紫千红总是春》(1959)
《三八河边》(1958)
《凤凰之歌》(1957)
《家》(1956)
《母亲》(1956)
《三年》(1954)
《南征北战》(1952)
《松花江上》(194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发表于 2007-11-6 21: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实力派。我看过她的《李双双》,演的真好,顺便说一句,仲星火演的也特别精彩!
发表于 2007-11-6 23: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双双》真是很有意思,觉得这部电影朴实无华的美
发表于 2007-11-7 09: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有看见过,但是看见老艺术家就崇拜,支持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5-1-22 17:53 , Processed in 0.04599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