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查看: 3276|回复: 15

[亚洲] 布克奖得主 —— 石黑一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1 13: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黑一雄为日裔英籍著名作家,幼年随父赴英格兰,现居住于伦敦,其主要作品有《苍白的山色》、《浮世艺术家》及《上海孤儿》等。他曾获“布克奖”、“威尼弗雷德·霍尔特比奖”,被誉为英格兰最受崇敬的小说家之一。石黑一雄的早期作品多有关惟我主义以及人性的禁锢和封闭,以此为素材,他着力暴露了20世纪初叶历史的缺憾及帝国主义的弱点。

石黑一雄共出版了六部作品:1982年《群山淡景》(A Pale View of Hills), 获得“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温尼弗雷德.霍尔比奖(Winifred Holtby Prize)。1986年《浮世画家》(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获英国及爱尔兰图书协会颁发的“惠特布莱德”年度最佳小说奖(Whitbread Book of the Year Award)和英国布克奖(Booker Prize)的提名。1989年《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荣获英国布克奖,并荣登《出版家周刊》的畅销排行榜。1995年《无法安慰》(The Unconsoled)赢得了“契尔特纳姆”文学艺术奖(Cheltenham Prize)。 2000年《我辈孤雏》(When We Were Orphans),再次获得布克奖提名。以及2005年新作《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也入围了布克奖最后决选名单,并获全世界文学奖奖金最高的“欧洲小说奖”(European Novel Award)。

以文体细腻优美著称,几乎每部小说都被提名或得奖,作品已被翻译达二十八种语言。

石黑一雄非常年轻即享誉世界文坛,与鲁西迪、奈波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以「国际主义作家」自称。曾被英国皇室授勋为文学骑士,并获授法国艺术文学骑士勋章。石黑一雄是亚裔作家中,少数在创作上不以移民背景或文化差异的题材为主,而着重在更具普遍细腻的人性刻划的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3: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1988年出版、1989年获“布克奖”的《长日留痕》为石黑一雄之代表作,此书以不同凡响的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一战后英格兰的一位尽善尽美之典型男管家史蒂文斯及其颓废乖戾、偏执保守的内心世界。史蒂文斯在达林顿府服务三十几年之后,获其新主人法拉戴先生的恩准,驱车周游英格兰西部地区。在此期间,他回顾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竭力宽慰自己曾通过侍奉一位伟大的绅士而服务于人类及世界和平,然而潜藏于记忆中的却是对原主人达林顿勋爵“杰出”本质的重重疑虑。通过对工作生活的回忆,他不断说服自己曾是位无可挑剔、确实受人尊重的男管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思想境界却是那么的狭隘固执。他的内心世界异常复杂,其禀性表现为“站在阴影中尽可能不露面”。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使其深刻意识到,自己过去从来未真正在生活中选择过属于自己的道路,而是任人牵着鼻子走,听命于他人,并任由他人误解。史蒂文斯一生过于沉湎于显示其“尊严”,而导致他丧失了良知和情感。尽管有时他对其主人与纳粹的神秘关系产生过疑惑,而始终犹如惟命是从的机器人,只知毫不思索地执行命令,而丝毫不顾及、亦无法理解他人的情感。正是这种盲目的忠诚使史蒂文斯无法看清他所效忠的达林顿勋爵生前曾利用其权势和影响协助过德国战犯——希特勒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达林顿勋爵渴求愈合一战留下之创伤、改善同战败的德国的关系,而结果不知不觉地成为帮助纳粹上台的工具,而且他也曾帮助过英国的法西斯分子;正是这种盲目的忠诚使史蒂文斯丧失了他所钟爱的女管家肯顿小姐的情感,亦正是这种盲目的忠诚使其不能顾及父子之间的天伦之情,使其生活中留下了悲剧性的缺憾。可让人欣慰的是,在离开达林顿府那幽闭恐怖的氛围之后,史蒂文斯毕竟发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世界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浩瀚、那么的无拘无束、那么的自然随和,而且充满了激情。在旅程结束时,史蒂文斯终于醒悟过来,决定“应该停止无休止地追溯往事,应该采取积极的人生观去享受自己剩余的时光”。

        美国《出版家周刊》及多家杂志曾将这部当之无愧赢得“布克奖”的小说誉为“一部精心杰作,它既对个人心理进行了令人折服的分析与深究,亦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败落的社会秩序”。《纽约时报图书评论》强调:“这是一部充满梦幻之小说,他以消遣性的喜剧手法妙不可言地对人性、社会等级及文化进行了异常深刻和催人泪下的探究。”美国有牛仔、日本有武士、西班牙有斗牛士……而英格兰则有最能代表其社会和文化特征的男管家。石黑一雄独具慧眼,极其成功地把握住了这一类社会原型,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入木三分地向读者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格兰,以及英格兰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人文景观和人的思想境界。基于当时充满蛊惑的社会现状:真正的权力和影响并不存在于政府的议事厅,而是来自显赫门庭私下、幽静的密谈;世界的诸多大事是由非官方的、有权势的掮客来决定,小说的意旨是要探究和披露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价值观。作者以浓重的笔墨描绘了主人公的僵化刻板,对生活的混浊观点;以极富幽默和讽刺之笔触刻画了主人公在诸多场合总禁不住要给人予他曾与伟人名流交往甚密,并参与处理许多重大事件的暗示,可又完全不能掩饰其谦卑的心态。石黑一雄对主人公缺乏勇气向所倾心的女人表白爱慕情思的压抑心态的细微心理描述更让人伤心断肠,禁不住要对主人公产生怜悯之心。

        小说为叙事体,其文字十分细腻娟秀,有时显得晦涩难懂,有时又显得冗长乏味;时而委婉柔和,时而却拘谨刻板;而这出自正宗典型的英国男管家之口,可谓得体至极、淋漓尽致,慢慢读来的确发人深省、获益匪浅。在其尤为细腻隽永的语言表层下,却潜藏着诸如道德责任感之类的深刻道理,其效果让人荡气回肠。小说中亦不乏幽默和讽刺,而绝妙之处在于:这幽默与讽刺是在透过对毫无幽默感、自视清高、与尘世隔绝的主人公的描绘中渗透出来的。小说的悲剧色彩浓重,而此特点却是以喜剧风格演绎出来的。

        最让人深感惊叹的是:石黑一雄是如此年轻,且出生于另一国度,竟能对战前、战时和战后的英格兰以及众多史事了解得如此深刻和细致;对书中所刻画的诸多角色捕捉得如此准确;而且英语语言功底又是那么深厚。更让人感兴趣的是:石黑一雄作为日本人的后裔居然选择去审视欧洲诸国、尤其是英国对二战的另一“敌人”——德国的态度和反应。总之,《长日留痕》这部小说发人深省之处比比皆是。它已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改编拍成电影,由著名影星安东尼·霍普金斯和埃玛·汤普森分别扮演男女主角。


本帖最后由 维也纳森林 于 2007-6-21 16:07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3: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让我走》介绍:

一段令人心碎、惴惴不安的爱情故事,勾勒出一幅阐明人性的脆弱与希望、寻找乡关何处的宿命风景,而在平凡寻常文字间,呈现惊人真相的悬疑推理画面……

海尔森表面上看来是一所迷人的英国寄宿学校,遗世而独立。学生皆能受到良好的照护与协助,并且在艺术与文学方面训练有素,完全符合这个世界对于他们的期望。但是,奇怪的是,他们从未学习任何有关外面世界的事物,对于外界也少有接触。

在海尔森的校区内,卡西从女童成长为一名年轻女性,然而却要到了她和鲁思、汤米两位朋友离开学校这个安全国度以后,才真正明了学校的全部真相,而且逐渐明白记忆中无瑕的成长过程,处处皆是无法追寻的惶惑与骇人的问号;他们的寿命将会随着“器官捐献”而慢慢步入死亡……

本书不但承袭了石黑一雄一贯的典雅文风,却也尖锐的阐明人性的脆弱与希望,是一部巧妙融合了推理、悬疑、科幻与爱情元素的杰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3: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孤儿》

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主人公班克斯?克利斯托夫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大侦探,是伦敦上流社会人人称道的探案高手。然而,他本人内心却始终有一件离奇悬案难以释怀,那便是童年时代父母在旧上海扑朔迷离的失踪案。他生于20世纪初的上海,当时父亲受聘于一家势力强大的英国跨国贸易公司。十岁之前,班克斯的童年在外国租界度过。当时的上海虽然充满动乱,租界却是相对安宁太平的世外桃源,日夜有父母、保姆和佣人悉心照顾,还有邻居日本小伙伴山下哲与其朝夕相处。父亲公司所从事的丧尽天良的贩卖鸦片活动尽管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却并未对他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可是,班克斯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在九岁时随着一场突然变故宣告结束。父母神秘失踪,先是父亲,然后是母亲,杳无踪影,毫无线索。在回忆中,他一直认定母亲对英国公司贩卖鸦片活动毫不留情的批评态度和仗义执言的勇敢立场是造成父母相继失踪的原因。班克斯成了孤儿,只好被迫前往英国与姑妈同住,内心始终梦想着有朝一日回到上海,把父母失踪案弄个水落石出。虽然这一成为福尔摩斯式大侦探的稚气愿望在整个少年时代不断遭人耻笑,却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对他而言,这个人生目标决不是白日梦式的痴心妄想,而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使命。完成学业后,他很快成为伦敦上流社会炙手可热的大侦探,虽然是“外来者”,却迅速成名,声望如日中天,同时还是一笔家族遗产的受益者和一名孤女的养父。 当二战的隆隆炮火威胁着远东和英国时,班克斯的使命感变得更加迫切,决心去勇敢面对自己的命运。他回到上海,相信父母尚在人世,决心破解父母失踪之谜,重新找回失落多年的天伦之乐。同时他异想天开地认为,只要自己能找到父母,使正义得到伸张,便能阻止世界大战。然而,此时上海已处在日军的步步进逼之中,重新把握过去的每一步都不断在印证着书中提到的女诗人意味深长的诗句:“一旦长大成人,童年便好比异国土地,离我们无比遥远。”故事在小说中另一重要人物菲力普叔叔令人不安的叙述中达到高潮。在一座不知名的房子里一间灯光暗淡的屋子里,随着他的讲述,主人公无法看到或不愿看到的东西慢慢浮出水面,一个惨痛的、略带讽刺意味的真相渐渐昭示在读者眼前:班克斯所深信不疑的有关父亲失踪案的背后原来只是个善意的谎言。母亲为保留他童年心灵的一块净土,和菲力普叔叔一道刻意让他相信父亲是个值得骄傲的英雄。而实际上,父亲并非如他所想,因为挺身而出,对公司老板在鸦片贸易中获取暴利的行为勇敢表示反对而遭人暗算。真相是:深爱着母亲的父亲因为性格弱点,不堪愿望与现实的折磨,与另外一个女人私奔,最后凄凉地死在异国。而母亲所作的一切牺牲、她所忍受的非人生活都只是出于一个单纯而感人的目的:为了班克斯能够好好活下去,为了他在成为失去双亲的孤儿后能够衣食无忧,并出人头地。也就是说,他所受的名校教育,他的所谓“遗产”和养尊处优的生活,他在侦探界骄人的名望以及在伦敦社交界的地位,全都是建立在母亲的苦难之上。真相大白之后,班克斯如梦方醒,终于看清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看到自己妄想单枪匹马拯救世界的宏图大志是多么虚幻浅薄。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个专业的评论。

意外的人生: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與他的小說(1)

Kazuo Ishiguro~在中文的世界裡把這個名字譯成「石黑一雄」,然而這個日本名字,卻是被日本人用片假名來拼的。似乎他對於日本人來說,算是一個外國人。這麼說其實也沒錯。因為他五歲的時候,就已經全家移民到英國,從那之後就只有到他三十幾歲的時候才再度回到日本作短期的訪問。自從他的第一部作品《群山淡景》(A Pale View of Hill)在1982年出版以來,他一直都用英文寫作,他也說過他的日語很不行。然而,在英語的世界裡他卻總是被視為擁有族裔背景的ethnical writer這一類的作家,學界對他的興趣與研究也將他置於後殖民研究的框架之中,談族群的離散、談創傷記憶的事。在出版與閱讀的市場中,ethnical writer的身份為他初期的兩本以日本為背景的作品增加了一些話題性與被注意的可能,而後得到布克獎(Booker Prize)的《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在被改拍為電影,並得到一些奧斯卡獎之後,他迅速建立起全球的知名度,自此已然成為一位國際性的知名作家,在文壇已經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了。他曾經念過East Anglia大學的 creative writing,現在也已成為他們的傑出校友。在創作的這條路上,他所走過的路是念創作MFA的學生們所夢寐以求的:畢業時已經找到了出版社,第一部作品就迅速引起注意,同時在學界與書市上得到好評,其後的作品也都備受肯定,每一部作品都得過英國許多重要文學獎項,作品改編為電影,電影帶來全球知名度......etc.然而,一直以來他給人的感覺,就我從收集過的許多訪問裡面所感覺到的,似乎都對這一切看得很淡很淡,彷彿這一切都不是他應得的。

他覺得自己在80年代的崛起純屬偶然。在他剛開始出書的時候,英國的書市開始對於ethnical writer有興趣,在那個「大家都在尋找下一個魯西迪(Salman Rushdie,出版過《魔鬼詩篇》遭到回教界下令追殺的作家)」的氣氛下,他以日本戰後的長崎為背景寫出了《群山淡景》,成為英國文壇備受矚目的新進作家。「若不是這一張臉,不是這樣的作品,恐怕我不會那麼快就受到重視。」似乎很少有人會這樣去訴說自己的成功吧?他的身份令他得到許多人想要的,但也得到許多他不想要的,例如他的風格總是被形容為很日本,或是「很寫實的描述了日本」,他筆下的日本被當成西方研究日本歷史與文化的一個管道。然而,他自己知道他根本一點也不瞭解日本。大家想問他對於日本文學的看法,他卻其實不太清楚。他在英國成長,接受英國的教育,小時候看的是西部片和偵探小說,青少年時期瘋迷Beatles和Bob Dylan,留長頭髮,彈吉他寫歌詞,每天夢想成為搖滾巨星。他應該早已認同他腳下那片土地,但就因為他的東方臉孔,他似乎沒辦法大聲的說,我已經是英國人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发表于 2007-6-22 00: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他的书来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14: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sabella 于 2007-6-22 00:09 发表
找他的书来看看

《长日将尽》比较好找,其他的书还没有见过。
发表于 2007-6-22 14: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作品里有没有能让人特别荡气回肠的
不是仅仅消遣的那种?
我喜欢让人思考很久的书
不仅仅用来消遣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14: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回断背山 于 2007-6-22 14:40 发表
他的作品里有没有能让人特别荡气回肠的
不是仅仅消遣的那种?
我喜欢让人思考很久的书
不仅仅用来消遣

先读《长日将尽》吧,也许你会喜欢的
发表于 2007-6-22 14: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吗?
一会出去寻找一下
也许书店或者图书馆能有
发表于 2007-6-22 20: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才啊
发表于 2007-6-22 21: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那部电影我看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16: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xy 于 2007-6-22 21:26 发表
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那部电影我看过。

《长日将尽》也是霍普金斯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也很有韵味。
发表于 2007-6-25 19: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书我以前看过一本,是那本1989年《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0: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伯爵夫人》也是他担任编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4-12-23 00:50 , Processed in 0.04388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