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1 13: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1988年出版、1989年获“布克奖”的《长日留痕》为石黑一雄之代表作,此书以不同凡响的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一战后英格兰的一位尽善尽美之典型男管家史蒂文斯及其颓废乖戾、偏执保守的内心世界。史蒂文斯在达林顿府服务三十几年之后,获其新主人法拉戴先生的恩准,驱车周游英格兰西部地区。在此期间,他回顾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竭力宽慰自己曾通过侍奉一位伟大的绅士而服务于人类及世界和平,然而潜藏于记忆中的却是对原主人达林顿勋爵“杰出”本质的重重疑虑。通过对工作生活的回忆,他不断说服自己曾是位无可挑剔、确实受人尊重的男管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思想境界却是那么的狭隘固执。他的内心世界异常复杂,其禀性表现为“站在阴影中尽可能不露面”。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使其深刻意识到,自己过去从来未真正在生活中选择过属于自己的道路,而是任人牵着鼻子走,听命于他人,并任由他人误解。史蒂文斯一生过于沉湎于显示其“尊严”,而导致他丧失了良知和情感。尽管有时他对其主人与纳粹的神秘关系产生过疑惑,而始终犹如惟命是从的机器人,只知毫不思索地执行命令,而丝毫不顾及、亦无法理解他人的情感。正是这种盲目的忠诚使史蒂文斯无法看清他所效忠的达林顿勋爵生前曾利用其权势和影响协助过德国战犯——希特勒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达林顿勋爵渴求愈合一战留下之创伤、改善同战败的德国的关系,而结果不知不觉地成为帮助纳粹上台的工具,而且他也曾帮助过英国的法西斯分子;正是这种盲目的忠诚使史蒂文斯丧失了他所钟爱的女管家肯顿小姐的情感,亦正是这种盲目的忠诚使其不能顾及父子之间的天伦之情,使其生活中留下了悲剧性的缺憾。可让人欣慰的是,在离开达林顿府那幽闭恐怖的氛围之后,史蒂文斯毕竟发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世界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浩瀚、那么的无拘无束、那么的自然随和,而且充满了激情。在旅程结束时,史蒂文斯终于醒悟过来,决定“应该停止无休止地追溯往事,应该采取积极的人生观去享受自己剩余的时光”。
美国《出版家周刊》及多家杂志曾将这部当之无愧赢得“布克奖”的小说誉为“一部精心杰作,它既对个人心理进行了令人折服的分析与深究,亦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败落的社会秩序”。《纽约时报图书评论》强调:“这是一部充满梦幻之小说,他以消遣性的喜剧手法妙不可言地对人性、社会等级及文化进行了异常深刻和催人泪下的探究。”美国有牛仔、日本有武士、西班牙有斗牛士……而英格兰则有最能代表其社会和文化特征的男管家。石黑一雄独具慧眼,极其成功地把握住了这一类社会原型,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入木三分地向读者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格兰,以及英格兰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人文景观和人的思想境界。基于当时充满蛊惑的社会现状:真正的权力和影响并不存在于政府的议事厅,而是来自显赫门庭私下、幽静的密谈;世界的诸多大事是由非官方的、有权势的掮客来决定,小说的意旨是要探究和披露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价值观。作者以浓重的笔墨描绘了主人公的僵化刻板,对生活的混浊观点;以极富幽默和讽刺之笔触刻画了主人公在诸多场合总禁不住要给人予他曾与伟人名流交往甚密,并参与处理许多重大事件的暗示,可又完全不能掩饰其谦卑的心态。石黑一雄对主人公缺乏勇气向所倾心的女人表白爱慕情思的压抑心态的细微心理描述更让人伤心断肠,禁不住要对主人公产生怜悯之心。
小说为叙事体,其文字十分细腻娟秀,有时显得晦涩难懂,有时又显得冗长乏味;时而委婉柔和,时而却拘谨刻板;而这出自正宗典型的英国男管家之口,可谓得体至极、淋漓尽致,慢慢读来的确发人深省、获益匪浅。在其尤为细腻隽永的语言表层下,却潜藏着诸如道德责任感之类的深刻道理,其效果让人荡气回肠。小说中亦不乏幽默和讽刺,而绝妙之处在于:这幽默与讽刺是在透过对毫无幽默感、自视清高、与尘世隔绝的主人公的描绘中渗透出来的。小说的悲剧色彩浓重,而此特点却是以喜剧风格演绎出来的。
最让人深感惊叹的是:石黑一雄是如此年轻,且出生于另一国度,竟能对战前、战时和战后的英格兰以及众多史事了解得如此深刻和细致;对书中所刻画的诸多角色捕捉得如此准确;而且英语语言功底又是那么深厚。更让人感兴趣的是:石黑一雄作为日本人的后裔居然选择去审视欧洲诸国、尤其是英国对二战的另一“敌人”——德国的态度和反应。总之,《长日留痕》这部小说发人深省之处比比皆是。它已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改编拍成电影,由著名影星安东尼·霍普金斯和埃玛·汤普森分别扮演男女主角。
本帖最后由 维也纳森林 于 2007-6-21 16:0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