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查看: 3448|回复: 15

[专题] 史诗魔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6 22: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它是电影中的“伟哥”品种,既能对市场催情,又能令电影本身的根基坚挺。它是电影疯子野心的副产品。它的历史,就是电影作者和电影技术的世代更替标本。它的兴衰就是产业的寒暑表,  但没人知道它头上的光环什么时候是佛光什么时候是魔咒。

    《启示》北美首映第一周1500万美金,似乎也被近年来萦绕在史诗片头顶的魔咒击中。好在这部片子开销的数字还不是很天文,收回成本应该不是问题.但吉布森显然不会这么没追求。有了前作划时代的成功,继续玩史诗巨作,不赚就是赔。《父辈的旗帜》上映了两个月票房3300万,  《硫磺岛来信》虽然未公映先拿奖.但奖项从来就不是票房的保险单,更何况只是“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LA Film critics)”和“美国国家评论奖(natlonaI board 0f revlew)”的奖项。看来,去岁仍不是史诗题材的好光阴。其实细细回忆下.2006,是好莱坞的收成比较平均的年份,除了招摇的海盗船长狠狠地打劫了一把观众的荷包之外.没有提神醒脑的惊喜之作,也没有血本无归的倒霉蛋。岁末的这几部貌似史诗的片子,并没有显示出扭转两年来史诗片颓势的能力与迹象。

    自从《边城英烈传》《天国王朝》彻底倒掉了片商和观众的胃口之后,史诗题材就成了味美的河豚.鲜有问津者。但成功的商人追求的就是一本万利的刺激.没有冒险家的胆略和赌徒的气质,电影市场必然乏味出鸟来——经过了两年的休养生息.抚平了伤口的投资者,纷纷将目光再次投向远古、将支票薄再次交给了以烧钱为乐的导演们。除了走上技术革命新路的《300》,值得期待的巨作还有:以导演《印度支那》成名的雷瑞-瓦尼埃执导、中俄合资的《成吉思汗》《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执导的《贝奥武夫》  (Beowulf):以及巴西电影新生代安德鲁卡·瓦丁顿执导的《征服者》 (Conquistador)  。

    谁能化解禁锢着史诗电影的黄金魔咒?炫耀特技的《300》是灵药还是毒草?一直视拯救天下为己任的山姆大叔.真的会在电影史上再现一次斯巴达式的后现代疯狂么?史诗电影会喊着“荣誉、责任、光荣、作战和胜利”的口号死去.还是会继续在“艺术、娱乐与票房”的泥泞中挣扎?真正的史诗从来都是以悲剧收场.难道曾经震撼过无数个脆弱灵魂的史诗电影.也逃不了悲剧的宿命么?——这些疑问,成了比电影本身更让人着迷的事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2: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心家的轮盘赌——史诗电影进化简谱

  史诗片诞生自电影疯子的创作野心。
  从史诗片成为一个电影类型开始,它就得天独厚地变成电影类型中唯一能兼顾艺术和票房的品种,  “用光影书写出来的历史巨著”的名头为它带来艺术底蕴,而恢弘的大场面也可以通过视觉元素轻易地跨越国界和文化的沟壑,换来巨大的票房,因此史诗片逐渐演变成为电影中的“伟哥”品种,既能对市场催情,又能令电影本身的根基坚挺。虽然疯子与野心家制造出的史诗电影巨无霸,有些名垂青史,有些成为噩梦,但在电影发展的一百多年中,总有人不断地前赴后继,甘冒风险。当然,一切值得冒险的投资,都来自商业利益,史诗片与其他类型片一样,总是在不断复苏和创新,不断寻找新的重生机会,以换取更多的利润。同时,也因此造就了一批批的电影大师,我们甚至可以说,史诗电影的进化历史,就是电影作者和电影技术的世代更替,慢慢成熟的进化历程。







初欢:一个类型的诞生
关键词:野心默片蒙太奇  初期特技

    ■1 91 5年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被认为是史诗电影的始祖,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才令当时刚刚启蒙的这种街头西洋镜式的小把戏变成进入艺术殿堂的第七艺术。格里菲斯在拍摄本片之前拍摄了450部短片,为这部巨片打下技术基础,因为当时的电影制作都比较粗糙.情节简单,只能在镍币剧院挣移民和劳工们的零钱。而这部电影对此作出翻天覆地地改观,它开创了现代电影叙事的先河.在光影中展开了一幅美国南北战争的宏伟画卷。而值得一提的是.这部长达1 85分钟的巨片,当时仅用九个星期的拍摄时间和1 0万美金的成本。它改变了美国电影企业经营理念.开辟超级大片和巨额酬金之路,使好莱坞开始拍摄比其它国家更豪华更大规模的影片.成为美国电影称霸世界的开端。

    ■《一个国家的诞生》之后,格里菲斯紧接着就拍摄了更具野心的《党同伐异》,整部电影长达220分钟(原版是恐怖的480分钟),格里菲斯通过四个不同时代的历史故事,讲述了人类从不容己到宽容的进化的主题,但这部电影在商业上却是完全失败的,除了片长原因,还有就是影片在技法上完全是超越了当时观众的理解能力,因此,他的最大价值可以说是来自对后来世界电影的发展的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蒙太奇技术的运用。影片的最大特色就是对片中的四个故事进行了平行剪辑,让四个故事、时空同时展开,这种在时间、空间和情节间的大幅跳跃突破了戏剧美学的“三一律”,而开创了电影所独有的美学原则,而影片除了《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就运用了的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还创造了隐喻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等多种手法.并且在影片的四个故事中有三个都用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模式,希区柯克曾经说过:你今天看到的任何电影.都有格里菲斯所创造的东西。

    ■蒙太奇在爱森斯坦的电影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在1 925年的《战舰波将金号》中就将蒙太奇的运用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境界,为电影的节奏更加流畅鲜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他开创发明的节奏蒙太奇和音调蒙太奇.在片中敖德萨阶梯和哀悼水兵起义领袖的段落.就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和效果。令整部电影的节奏起伏跌宕.错落有致.如同交响乐的各个乐章一样。而在他后来的《十月》《伊凡雷帝》等作品中,这些技法得到更合乎逻辑的发展。

    ■除了历史题材,当时的史诗片的主要来源就是《圣经》,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就曾郑重其事地拍摄了一部耶稣基督的故事《忍无可忍》,这部影片应算是第一部改编圣经的剧情长片。早期的圣经电影,最吸引人之处,还不在其内容.主要在于异地风情和以庞大人力、物力所堆砌出来的壮观场面。1 923年,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史诗片和圣经题材影片导演西席·地密尔,拍摄了他第一个版本《十诫》,而1 956年,在电影发展成为彩色有声片后.他以更大的手笔重拍了这部电影。为后来的史诗片定下了基调:雄伟壮观的场面、令人震撼的特
技.古典生动的表演以及恢弘的古典配乐。

    ■当时诞生的另一部经典圣经影片,当数1 926年版的默片版《宾虚》,由弗雷德·尼布洛等四位导演执导(1 959年,负责老版《宾虚》追车场景的60个助理导演之一威廉·惠勒重拍了这部影片,成为一部今天观众熟悉的圣经电影经典),影片最令人震撼和难忘的就是影片高潮部分的赛车场景,比三十多年后的新《宾虚》也毫不逊色,据说在拍摄时为了提高真实性,所有驾车的特技演员都是在进行真正的竞赛.胜者有奖,难怪分外刺激。此版《宾虚》在各个方面都可以说开创了当时的纪录.比如一场海战竟同时调用了48台摄影机,而最后赛车场景的耗片比高达267:1.直到今天还保持着吉尼斯世界纪录。

    ■与美国电影的场景奢华相比,同时代其他国家的史诗片作者则在表现形式上更进一步,例如当时德国电影大师弗立兹-朗就在史诗片中使用的表现主义风格的美学元素.1 923年弗立兹·朗导演的《尼伯龙根之歌》,就是德国表现主义史诗电影的杰作,将历史题材与浪漫主义结合,显示出导演对大场面和宏伟建筑的偏爱.影片中庞大雄伟的建筑与微小的人物形成强烈的对比,人物没有任何个人和心理特征,在片中只是具有装饰和活跃画面的意义.而用服色和灯光造成的对比来进行对人物的刻画.形成了表现主义的巨大特色.在弗立兹·朗后来的《大都会》等作品中,也一直保持着这种特点。

    ■由于史诗电影风险大.在好莱坞电影公司中.史诗电影成为制片人的作品,例如1 939年的《乱世佳人》——美国南北战争的宏大背景.一系列性格分明极具魅力的人物,以及那场亚特兰大大火的宏伟场面——至今仍然被称为好莱坞第一巨片。影片导演曾换了三位.但一般都被认为是制片人塞尔兹尼克的作品,制片人在电影中高于一切,这也是当时大多数艺术追求颇高的导演深恶痛绝的电影规则。


本帖最后由 Lixy 于 2007-3-26 22:38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2: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次革命:大电影救赎

    ■50年代.电视出现后,导致电影受到很大的挑战.好莱坞以弧形宽银幕、大场面、千军万马来迎战电视的小屏幕.希望以此来抢夺从影院走脱的观众.当时出现大量的圣经影片和古装历史大片,包括《宾虚》《十诫》《圣袍千秋》《万王之王》等,为电影的发展和重新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万王之王》 《十诫》、  《戏中之王》是前面提到的史诗片大师西席·地密尔三大经典作品。也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大制作.而此时西席·地密尔在有声和彩色胶片的条件下.开始重新拍摄《十诫》,并且运用了大量特技效果和更为壮观的场景,被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当作是仅次于《圣经》的传道工具。而当时的米高梅公司在面临新的危机时刻,也再次祭起《宾虚》这个法宝,企图以无与伦比的巨片将观众拉回影院,拯救自己的电影工业,新版《宾虚》处处追求豪华壮观,营造出空前的宽银幕奇观。

    ■二战后.影史上最著名的史诗片大师大卫·里恩开始扬名国际。他的早期作品都是以文学戏剧性著称,例如上世纪40年代拍摄的《相见恨晚》《孤星血泪》。从50年代中期开始,里恩转变风格,走上具有国际化的史诗电影路线。虽然仍具有浓郁的英国民族文化味道,但更多的是体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英美民族性格的反差和异国情调的风光为主,并且每部作品都有着壮观宏伟的大场面,既有观赏性,又不乏哲理,如《阿拉伯的劳伦斯》《桂河大桥》《日瓦戈医生》都是现代史诗片的经典。他的作品可以说影响了几代电影人,电影圈甚至流传着“每个导演都有个大卫里恩梦”的名言,后来拍出《英国病人》的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就是他的精神弟子。

    ■物极必反.单以大场面和制造奇观来吸引观众,慢慢也引起审美疲劳。而且大制作的疲敝渐渐显露:投资日趋庞大,难以长期拍摄.一部拍砸就覆水难收等等因素,终于在20世纪福克斯1 963年的巨制《埃及艳后》中集体爆发。好在这部电影的大场面曾动用一万名演员身穿古装演出,相当真实震撼,留下了计算机合成无法达到的奇观,虽是败笔,依然留名史册。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现实主义作品大行其道,在政治动荡的岁月,人们开始更关注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史与诗日趋势微。

    ■随着电影作者论的盛行,70年代的史诗片,在许多天才导演的手中变得可以由任何类型片的嫁接来借尸还魂.几乎所有题材都可以拍出史诗的气魄,例如1 969年意大利电影大师塞尔乔·莱昂内的西部开拓史《西部往事》、科波拉的黑帮史诗《教父》、乔治·卢卡斯的科幻史诗《星球大战》、战争史诗《最长的一日》等等。其中最为特别的要数美国的黑帮大
师马丁·斯科塞斯,他的一系列以纽约为背景的影片.从《出租汽车司机》《好家伙》《纯真年代》《纽约黑帮》.其实就是用自己的电影生涯为纽约书写历史.到了《纽约黑帮》.时间焦距也越拉越远,进入一百年前的纽约,透过子报父仇的故事,勾勒出一个城市的诞生和辉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辉煌与没落:新元素之变
关键词:电脑特效明星动作电影作者

    ■新一轮史诗片热有一个特殊的源头,那就是电脑特效。如果没有电脑的无所不能,《勇敢的心》《角斗士》那样的影片恐怕都难以让制片者倾囊,或者视觉效果也会大打折
扣。1 995年梅尔·吉布森导演并出演的《勇敢的心》在票房和奥斯卡奖上的成功,令雷德
利·斯科特的巨资电影《角斗士》能够起动,他为此特地找来跟吉布森有些神似的澳洲演员
拉塞尔·克劳。“大导演+当红明星+电脑特效”的三位一体组合,成了史诗片辉煌复兴的支柱。不过,对商业元素的过度追求和本身已经功成名就的大导演的个性之间的冲突,也往往令这些影片难以在商业和艺术上得到平衡。

    ■2004年的《特洛伊》.由于万人迷布拉德·皮特的加盟.成为当时最受期待的大制作。不过影片虽然做到了节奏明快,场面宏大。但剧情薄弱,几乎脱离了荷马的史诗精神,只是为观众提供一个想认识复杂希腊神话的浅显入门。丢弃了神话的元素、人性的辩证、大幅度地更动荷马的史诗.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显然只想呈现一部战争片。看场面、看巨星,这是《特洛伊》最大的诉求。号召力最大的皮特赤裸到底的奉献.让他的影迷过足了眼瘾,也留下了“演技比木马还呆板”的诟病。

    ■借着史诗热,奥利弗·斯通也在2004年将自己多年来苦心钻研的剧本《亚历山大大帝》搬上了银幕。不过斯通并不想将影片拍成商业化的大众娱乐电影,他企图通过亚历山大这个人物来彻底颠覆英雄观,带出对历史的全新解析.虽然身兼编导和制片的斯通有这样的创作自由.但他无法忽视现代电影观众对此并没有太大兴趣的现实——他们看史诗片不是为了寻求历史真相和教科书,而是寻求娱乐。幸而导演擅长拍战争场面,少用计算机特技,带来多些实感,还不至于过于沉闷。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在《角斗士》之后的《天国王朝》(2005年),是以“十字军东征”作为题材,影片最后以和平作结,而不强调英雄的胜利与牺牲,在诠释历史事件的角度上,显然较过去电影成熟许多.但是遗憾的是,导演这次将所有的动作高潮放在片尾作压轴,并不是相当明智,并且因《指环王》走红的本片主演奥兰多·布鲁姆也没有足够的魅力压住整个场面,观众在经过两小时的等待后,显然已经开始不耐烦,观众本以为史诗片可以像动作片从头到尾都会有刺激的视效场面(这
也正是《角斗士》留给观众的错觉),可是看过之后才发现自己在看一个有点说教的历史故
事,自然大失所望。

    ■2000年之后,或者之前.最成功的史诗片无疑就是《指环王》三部曲了,导演彼得·杰克逊在托尔金原著小说的基础上成功地建构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并且将史诗电影的任何元素都几乎做到了完美.故事精彩,人物突出.拍出众多角色的独特个性.连场千军万马大战震撼力十足,多线发展的剧情也得心应手,导演借用一个虚构的世界去探讨真实的人生,借着如何毁灭万恶源头之魔戒的艰苦冒险旅程,歌颂友情,反思生命,《指环王》的成就除了是将不朽的著名文学作品转化为经典电影外,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电影可以无所不能地将想象变成现实,而史诗电影.确实可以将娱乐与艺术完美融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2: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金魔咒


冷热不调的新世纪好莱坞史诗片
    为什么成堆的美元、成车的明星加上成神的导演的魔幻组合,都无法挽救好莱坞史诗片一再黯然的颓势?看着高额的赤字和惨淡的票房,贝弗利庄园里的富豪们一把把地吞下镇静剂,但是依然难免成为史诗症候群的一员,一洞洞绝望的眼中明灭着不死的欲火和再次下注的狐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3: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  《角斗士》的空前成功.似乎没有太多鲜明的征兆,在此之前.好莱坞年度票房排行榜头几把交椅.正被《星战前传1》、《泰坦尼克号》,《独立日》、《玩具总动员》等片所占据,史诗片的荣光大概在5
年前才能找得到——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勇夺最佳影片等五项大奖。相比《勇敢的心》,宛如《宾虚》再生的《角斗士》,更迅速而有力地激活了好莱坞偃旗息鼓了数十年的史诗片攻势,正如《英雄》掀起了中国的商业大片风潮。2003年和2004年,《角斗士》引发的古装史诗效应达到白热化.  《最后的武士》、《冷山》、《怒海争锋》和《特洛伊》、《亚瑟王》、《亚历山大大帝》、  《边城英烈传》相继上映,但如果仅仅从帐面上来看,除去票房分成后.这些所谓史诗大片近半赔本,在奥斯卡上也没能继承《角斗士》的好运,而《亚瑟王》、《亚历山大大帝》、《边城英烈传》等片不仅票房乏力,更是倒彩一片。2005年,这股史诗热的始作俑者,  《角斗士》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巨片《天国王朝》在票房惨淡中收场。在各大公司财务状况的一
片叫苦连天中.史诗热迅速降温。

诊断报告A:
上帝也在更新换代
    人们为什么要拍史诗电影?是为了钱还是什么别的?上世纪二三十年的电影人们用行动告诉我们.是为了上帝。比如史诗片开山大师西席·地密尔,这位犹太人导演对圣经、宗教典故的浓厚兴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当他成为派拉蒙公司中的元老之后,就把拍摄圣经电影这一个人愿望放大为整个电影公司的战略计划,直接开创了圣经/宗教史诗这一独特的电影类型——那时候史诗片就等于《圣经》。从《十诫》(1 923)。《万王之王》(1 927)到后来的《创世纪》、地密尔创造的古典史诗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宗教视点、严格遵照宗教故事和对白,通过华丽的场景和大场面调度来传导着上帝的福音。

    即使在50年代史诗片成为好莱坞最大的印钞机.其中的宗教的色彩也并没有半点减弱。西席·地密尔在1 959年重拍版的《十诫》中红海裂开的壮观视效令人惊叹,但他花在“摩西十诫”石板现世片段上的心血、技术和金钱其实更多。威廉-惠勒的1 959年重拍版《宾虚》里最经典铭记的是狂热的赛马时刻.但全片强调的还是罗马文化和基督文化——即恨的文化与爱的文化——的强烈冲突.当宾虚这个罗马文化中力量的象征者开始质疑自己身份的时候,基督伟大的感化力量不言而喻……在史诗片的岁月里,上帝无处不在,希腊和罗马这两个曾经热门的史诗题材也是这种崇拜和荣誉的延续.永远代表着白种人祖先的辉煌。这种传统在犹太人执掌的好莱坞一直存在,去年的《耶稣诞生的故事》就是给教徒们拍的电影,尽管它不赚钱。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耶和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史诗片在几起几落中已经大幅度地减轻了理想感化的砝码和道德教化的意义.因为青少年们正史无前例地成了电影人们真正的上帝,而”教育意义”恰恰是他们最讨厌的
东西。要知道好莱坞有多么依赖青少年观众,看看2000年以来的年度票房冠军就知道了.《指环王》、《哈利·波特》、《蜘蛛侠》、《加勒比海盗》、  《星战前传》、  《怪物史莱克》、一大批适合1 3岁以下观众观看的非限制级电影,它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刷新了PG一13、PG和G等三个级别的北美票房纪录。而那些从《角斗士》到《天国王朝》的近十部史诗片.因为多数被打上了R级,也无缘与青少年们见面。至于全球票房.也只有《最后的武士》和《特洛伊》能与《角斗士》相提并论.但它们的成本却又大大高于后者。虽然今天的史诗片
《特洛伊》、《300》等都改编自史诗名著、经典小说或家喻户晓的历史传说,而且都降低了教育的意义,但面对文学和历史素养较浅的青少年,这些名著和传说不具备《哈利’波特》小说和《蜘蛛侠》漫画这些通俗流行文化的先天诱惑力。

    所以为了满足这些上帝.好莱坞必须多拍一些故事新鲜的充满幻想的史诗片,考虑到圣经的老祖宗已经挖掘得差不多了,于是开始向别的文化里借用一些题材。比如幻想玛雅帝国毁灭史的《启示》、审视回教圣使哈桑.萨巴赫的《守护者》、重写的北欧神话《贝奥武夫》、搀和日本历史的《最后的武士》等等。难道好莱坞是在为其他民族立传,要弘扬全人类的文化传统吗?非也.不过是在金钱的力量下推磨而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3: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诊断报告B:形式大于内容

    其实这也是近年来好莱坞的流行病,只不过对于史诗片这种特别倚重视觉效果的类型来说,就更容易出现这种症状。在人力物力和精力都向大场面倾斜的同时,史诗片的故事多半都难得”精彩”二字,节奏杂乱、语焉不详已经司空见惯,更有甚者还会出现重大的历史错误。本来是一本正经拍摄的史诗片.最后只能以戏说的幌子来掩饰这些错误。

    2004年各自迎来了票房和评论的滑铁卢.叫座不叫好的《特洛伊》和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亚历山大大帝》,就分别代表了史诗片内容问题的两个极端:过于庸俗和过于自我。《特洛伊》几乎具备了讨好所有人的元素.壮观大场面和明星云集度,绝对是近几年史诗之最,但流于表面的角色塑造和情节的平庸.让人看得索然无味.尤其是它对荷马史诗的随意篡改.招致了众人的反感。在影片中,在原著故事中本该死于战场之上的帕里斯竟然活了下来.在临近结尾不仅射杀了大英雄阿喀琉斯,还无耻地带着海伦逃进了地道——一看就是为
了拍摄续集而设置的铺垫。如果说1 955年的《特洛伊的海伦》中的帕里斯在城破时为保护海伦而死还称得上情种的话,那么《特洛伊》中的帕里斯触犯了观众对于完美结局的禁忌,变成了集好色、怯懦和阴险等各种缺点于一身的恶人,也就是这个角色.把奥兰多-布鲁姆因精灵王子一角积聚的角色魅力抵消了不少.让他总是陷入人红戏不红的境地。

    《亚历山大大帝》的表现视角堪称史诗片中的异类,它却栽在了缺少娱乐性上.亚历山大一生征战不息,而影片却只有寥寥几段战争大戏,更多的篇幅被用来表现于他噩梦一般的记忆、与隐晦的母亲乱伦嫌疑以及他的性取向问题上。导演奥利弗·斯通沿着亚历山大的从欧洲经中东到印度的征途拍摄的史诗大片,可惜最终都埋没在一个结构杂乱的剪接节奏中了。他想做大卫-里恩,但又没有实现《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入木三分、详略得当的功力,落得个索然无味的结局。

    也许在看饱了眼睛的情况下还要苛求故事的完美,观众们对史诗片这样的要求有点过高。也许.真正应该怪罪的是《指环王》.它在各方面几近完美的表现,令所有的古装史诗片都相形见绌。更有人说  看过了《指环
王》,还有什么好看的故事、迷人的角色和超级大场面值得期待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3: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诊断报告C:成本的风险控制

    种种迹象表明,尽管拥有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和市场调研体系,但也并不代表好莱坞不会盲目。2000年,《角斗士》恰似一次意外而成功的风险投资.在全球获取了四亿五千万美元的票房,在没有旗鼓相当对手竞争的情况下赢得奥斯卡桂冠,给了好莱坞一个如今看来是错误的预示  《角斗士》是可以复制的,史诗片的市场走势一片美好。接下来的两年古装史诗效应达到白热化,《最后的武士》、《冷山》、《怒海争锋》、《特洛伊》、《亚瑟王》、《亚历山大大帝》、《边城英烈传》相继上映,却近半赔本。史诗片越来越成为一种风险投资。

    其实相对史诗片的利润,成本或许更令好莱坞制片人困扰和犯愁,  《埃及艳后》几乎令福克斯破产的故事他们不敢轻忘,巨星们疯狂膨胀的片酬常常又令他们望而却步,于是出现了以下情况:由巨星领衔的史诗片可能赚钱,但真正袋袋平安的,还是像老汤这样既有片酬又有分红的超级大腕,结果投入的巨额资金可能只换来微薄的回报.而由非“2000万俱乐部”明星领衔的史诗片虽然省钱.但又不具备呼风唤雨的票房号召力,对打通北美和全球市场影响甚小,如果影片质量不过关或场面又不吸引人的话.票房崩盘只是早晚的事。《亚历山大大帝》、《亚瑟王》和《天国王朝》即是明证,好莱坞显然高估了柯林·法莱尔、奥兰多·布鲁姆、凯拉-奈特利这些新星的实力(法莱尔2005年主演的《新世界》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甚至《怒海争锋》的票房都表明,即使凭《角斗士》登上奥斯卡影帝宝座的性格巨星拉塞尔克劳,也根本无法跟老汤同日而语。

    另外,在附表中所列的成本,还仅仅是摄制成本,并不包括宣传成本,如果按照好莱坞大片宣传资金是摄制资金一半计算的普遍做法(最低在五千万美元左右).那么这些大片就更毫无利润可言了。不过,在成本与利润账中.也不是没有猫腻,因为在对外宣传时.为吸引观众和海外发行商.把成本数目夸大一倍是好莱坞的惯用伎俩。到底是赔本还是赚钱,就得看每部史诗片所报成本是否属实了.可能外人以为某部大片会逼得投资人跳楼,而人家或许正在开香槟庆祝也不一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3: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诊断报告D:9.11后遗症

    近年来史诗片不景气的一大原因,就是比史诗片还要惨烈百倍的真实事件——9·1 1。

    从《93航班》和《世贸中心》票房遇冷就可以看出,9-11的阴霾还未彻底从美国人内心散去,而无论反思也好,借古喻今也罢,对暴力的潜意识排斥,构成了多数战争题材的史诗片的最大票房障碍之一。好莱坞看到了
2000年《角斗士》的辉煌.却未曾预料2001年的9·11事件的发生,更大的错误是.他们大大低估了9·11后遗症的威力。9·11后遗症反映在奥斯卡上,也直接表现为对自我救赎的《美丽心灵》、歌舞灿烂的《芝加哥》、正义战胜邪恶的《指环王3》、平民励志的《百万宝贝》和宣扬化解种族矛盾的《撞车》等片的宠爱,而《特洛伊》、《亚瑟王》、《亚历山大大帝》等片尚不提质量如何,其侵略杀戮和尚武本色,无疑已不合时宜,在近年的史诗片中,只有暴力程度较轻的《怒海争锋》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但也仅止步于提名。而去年的几部史诗片.因为在血腥程度上比前几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更不得民心——所以美国人更喜欢看着《硫磺岛来信》跟日本人一起哭泣.也不愿意看着《父辈的旗帜》里美国人流血……难道只有等到9·1 1事件的阴云在美国人心头散去,史诗片才会有出头那一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3: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莱坞新古装史诗成本票房对照表

片名                                              单位(亿美元)成本                           全球票房

角斗士                                                 1.03                                                     4.57
爱国者                                                 1.1                                                       2.15
最后的武士                                         1.4                                                       4.56
冷山                                                     0.79                                                     1.73
怒海争锋                                             1.5                                                       2.1
特洛伊                                                 1.75                                                     4.79
亚瑟王                                                 1.2                                                       2.03
亚历山大大帝                                     1.55                                                     1.67
边城英烈传                                         1.07                                                     0.25
天国王朝                                             1.3                                                       2.11
发表于 2007-3-27 09: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偶不喜欢最后的武士。
 楼主| 发表于 2007-3-27 10: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尚未倒掉的丰碑
史诗电影N宗最
  很难想象,把《罗马帝国艳情史》中的那段最色情与《指环王》中最伟大的攻城“交相辉映”,再配上《女武神》,会成何体统?它或许会造就“瓦格纳屠杀”,但那不是丁度·巴拉斯或者彼得·杰克逊的作品,永远不是。它们存在的理由,就像两条平行线,不相干涉,所谓的复兴传统,只是点亮了它们手中的火把,照亮了未来,它们之所以杰出,仅是在一块没有可供借鉴的地方,自己开辟了活路,或者踏着前人的脚印,像亚历山大那样死掉。悉数经典,是渴望后来的史诗电影能都超越并埋葬它们。


最恢宏的场面:  《宾虚》
  从1 907年开始到2003年的四个版本的《宾虚》中,1 959年威廉-惠勒执导的《宾虚》最经典。影片最令人震撼和难忘的就是影片高潮部分的赛车场景。当乔治-卢卡斯在缔造他的“星战帝国”的前传时.都念念不忘在《星战
前传2》中惊心动魄地致敬了一下。

最伟大的攻城:  《天国王朝》
    《天国王朝》里十字军防守的城门被回教大军打开了一个缺口,双方的士兵潮水般拥挤互攻.他们的尸体塞满了缺口.以至于使后面的人无法通过.这个攻城瞬间堪称伟大。而《指环王》的攻城更是伟大.它虚幻得连实现的机会都没有……在它们面前,  《墨攻》的攻城仿佛区区凡人走进人群被淹没不见。

最惨烈的死亡:《斯巴达克斯》
  斯巴达克斯率领的起义军三面受敌,寡不敌众.结果数万奴隶战死.他与六千多名战友被克拉苏俘虏.之后被活活钉在十字架上,这些十字架遍布在卡普亚到罗马城的沿途。也正是这种惨烈的死法.骄傲的死去的斯巴达克斯成为耶稣一样的人物。库布里克在拍摄这一场景时对所有的死者都编了号,一个个设计他们的死状.构成这完美的画面。

最震撼的镜头:《亚历山大大帝》
    “彼得大帝”杰克逊在看了《指环王》中的巨象一战的毛片后,一定暗自得意,那可是他费尽心思、一定要将《乱》中的万马齐喑比下去的绝活啊,可他万万料不到的是奥利弗·斯通在《亚历山大大帝》中那致命的一剑:兵象之战。伏尸遍地、血流成河,它比《指环王》中的那一幕更血腥、更真实,它不是亚历山大大帝运筹帷
幄的军事才能的体现,而是这部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影片最让人震撼的一幕。

最奢华的惨败:《埃及艳后》
    她是美艳妖娆的蛇蝎美人,引得银幕内外的权势男人为之斗得人仰马翻。因为泰勒的情变和一次手术导致的拖延,影片耗费了相当于现在四亿美金的影史最昂贵的投入,票房却没能收回成本.直接拖垮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

最华丽的配乐:  《勇敢的心》
    说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是在用音符书写《勇敢的心》,一点都不夸张。伴随着骁勇义军搏杀于阵上、英雄美人惜别于林间.配乐时而激越时而轻婉,如泣如诉,如怨如穆。当愤愤不平的英格兰人每每把《勇敢的心》评为史上最烂电影时,其实,他们眼红的是詹姆斯·霍纳气势磅礴的音节。

最色情的史诗:《罗马帝国艳情史》
    卡里古拉皇帝营造的酒池肉林中,贵族男女们展开了肆意的换妻游戏,享受着动物种族的肉欲。在数量、场面、调度、美感、质量和尺度上,能和丁度·巴拉斯的这段人山人海的纵欲情景勉强比肩的,也就只有《香水》了。

最真实的史诗:《拯救大兵瑞恩》
    开场20分钟的诺曼底登陆场面,炮弹与残肢齐飞,枪炮声轰炸声一直没有停歇。敢情这是从62年前的真实纪录片扒下来的?不能不提的是此片中,抢滩的医疗救护场面,也是极具震撼力的.看着士兵的肠子流出体外,没人会无动于衷。

最古老的史诗:  《暴君焚城录》
    当格里菲斯以《贝斯利亚的朱迪丝》(Cabiria 1914)、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而稳坐”默片史诗之王”的宝座时,我们或许忽略了两部影响了《党同伐异》却不失史诗之美的意大利电影《暴君焚城录》(QuoVadis,1912)和《卡比利亚》。  《暴君焚城录》是第一部获得成功的剧情长片;而《卡比利亚》则以三小时长度成为第一部放映时间超过两小时、画面壮观、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史诗,它的结构和影像风格影响了之后一些大制作史诗电影如《党同伐异》中“巴比伦的陷落”,和西席·地密尔的作品。《卡比利亚》还是第一部在美国白宫放映的电影。

最冗长的史诗:《贪婪》《拿破仑》
    银幕上的分秒流逝,慢慢撕裂着阿贝尔·冈斯憔悴的心,在他膨胀的内心,《拿破仑》  (Napoleon,1 927)有始无终。人们也乐意拿出一个个更久长的版本来印证这点,从美国1 981年版的235分钟到英国20O0年修复版的330分钟。埃里克·冯·施特洛约姆肯定对《拿破仑》不屑一顾,他的长达六小时、揭露人性贪婪导致悲剧的《贪婪》(Greed,1 924)、才有资格荣膺“最冗长的史诗“的褒奖,不过,他的贪婪却在影片曲终人散的一刻.宣告了自己导演生涯的终结,《贪婪》败得如山倒。

最短小的史诗:《生命的意义》
    这是2005年的一部片子.只有1 2分钟。问题是,1 2分钟算史诗吗?过分的是,它还是动画片!别急……导演构思这部短片达四年之久、手绘草图好几万张:一些复杂和视效考究的镜头需要连绵几个月的制作.只为那一两帧的画面,开场三分钟耗时两年;最关键的是,它拥有超过1 50个角色的阵容,配音人员达60几个之多;难以估计的特效镜头和实验灯光技术全都派上了用场.据说,任何一部大片里的特效,它都用过。

最著名的中国史诗:《末代皇帝》   
     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齐的《末代皇帝》算是近20年来最好的皇室史诗了。溥仪在战犯管理所中插叙他的段段回忆,铺陈清帝国最后的命运.虽然部分情感处理上会让某些国人感觉不舒服,但其宏大与细腻的结合决非今天的中国导演可以超越。影片的外景在故宫拍摄,内景却完全在意大利电影城搭景,几可乱真。

最值得铭记的台词
    罗马元帅告诉宾虚:  “你眼里充满了仇恨,仇恨可以使你活下去。”未婚妻以斯帖听了耶稣的教导,告诉宾虚  “要爱你的仇敌……你的眼里充满了仇恨,就像马塞拉”。  (《宾虚》)

    临死前的华莱士高喊  “自由!”(《勇敢的心》)

    亚历山大大帝  “征服你的恐惧.我保证.你将会征服死亡。”  (《亚历山大大帝》)

    阿拉冈大王决定决一死战,开打前.跟后面的人说  “为了弗罗多!”  (《指环王3》)

    中箭的阿咯琉斯对特洛伊女祭司帕里伊斯说:  “我征战一生,你让我得到平静。”(《特洛伊》)

    也许以后会加上列奥尼达说的话:  “勇士们,今晚,我们将在地狱用餐!”  (《300》)

    史诗帝国的缔造者:米高梅1 9 3 5年,米高梅推出了自《宾虚》(1 926)来最昂贵的海上冒险题材史诗巨制
《叛舰喋血记》.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并取得票房成功,树立了史诗摄制的信心。两年后改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大地》是1 930年代米高梅史诗电影的另一代表作。因为战争的影响,米高梅在1 940年代甚少出品史诗,唯一的例外是改编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但也推迟了两年才公映.莎翁戏剧的银幕最佳诠释者劳伦斯·奥利弗因为”作为《亨利五世》的演员、制片人、导演而取得杰出成就”而获得奥斯卡一尊特别奖。

最成功的名著改编:《乱》
    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作品最频繁被搬上银幕,然而就整体质量而言,相信九泉之下的俩老,都会气得不想活过来。劳伦斯·奥利弗是公认的最佳莎翁诠释者,但在改编《李尔王》的《乱》面前,劳伦斯估计打不过身材高大如沙皇之魁梧、视莎士比亚为毕生偶像的黑泽明。《乱》的惊世气势.无法用任何苍白的字眼描述,《乱》的震撼.地狱的冤魂为之悲凉,《乱》的悲剧,乃是全人类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7 10: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还可以这样拍
  注意啊! 2.0版的意思知道吧?就是恶搞+DIY版。看了这么多正经的历史与情怀,你严重需要放松一下笑神经。如果你想继续沉浸在史诗的悲剧气氛中赖着不出来。请跳过这段!!

畅想史诗2.0版
《赤壁》铜雀春深锁一桥  虽说电影可以艺术地加工历史,但是这三四年的华语大片显然把这种“加工”抬升到了
“篡改”的程度。这一来不仅是史学家,连老百姓也受不了了。料想《赤壁》的改编也一样。 虽然吴宇森在好莱坞的发展不尽人意,但是我们从来不会质疑他营造大场面的能力.至少《风语者》轰炸一场还是很精彩的。据说《赤壁》将基本忠于《三国》的原著,但吴宇森毕竟是香港人。他的师傅张彻大师讲历史的那种因陋就简就不敢恭维,徒弟能胜于蓝么?钱是有了.但目标直指是国际市场,还用了一大票港台方面的大卡司。

    这场“三国梦”离我们是近还是远?——智激孙权仙风道骨的周润发版孔明和贴了紫胡须的张震版孙权坐而论道.李慕白和罗小虎七年之后再次激情荡漾。舌战群儒:即便发哥擅长的黑色幽默.但舌战明显不如枪战本色。由于影片强调的是瑜亮斗智,梁朝伟扮演的周瑜领导着儒生们提前出场也不一定。这个公瑾很忧郁也犹豫。草船借箭CG特效完美的箭如雨下.发哥一边下棋一边讲的冷笑话。横槊赋诗.也是因为突出瑜亮斗智,曹操、刘备都不幸沦为配角的。所以三国中这段最富有英雄浪漫主义的情节很可能被缩减。蒋干盗书:梁朝
伟压抑多年的喜剧天赋终于可以发挥一下了,但是很可能与蒋干(与黄盖、鲁肃等角色一样.由某大陆知名喜剧演员扮演)脸谱化的幽默出现冲中突。火烧赤壁戏眼。技术方面一定会实现宏大与精准的双丰收,很可能会出现比“连船”更天才的攻防计策和武器.比如某英雄驾一只火凤凰从天而降。华容道:就目前看来.没有给关公这个角色安排一个大卡司,所以很可能把“捉放曹”的重任交给赵子龙《邹兆龙饰)。戏拍出来了,你不看也得看,就怕关公的粉丝们不干。

    Ps:超越原著的英雄美人精彩镜头:林志玲扮演的小乔给梁朝伟进行思想工作。经过先天纠正和后天配音.我们应该听不出她的台湾嗲腔了。但是应该如何设计镜头的角度,才让她和矮她半头的梁朝伟营造出郎情妾意呢?据说小乔其实是二乔的合体,让她和周瑜、孙权(叔嫂恋)来一场暧昧的三角恋怎么样?再者.为了实现这惟一女角的效用最大化,林志玲很可能也披挂上阵哟。

《贝奥武夫》折腾人的3D史诗
    罗伯特·赞米基斯不是拍史诗片的材料。前年英国、加拿大和冰岛已经联手拍摄过一部《贝奥武夫与怪兽格兰戴尔》,他该如何超越?凭借1 5亿美元?同样是贝奥武夫前往丹麦帮助怪物格兰戴尔之后当上国王的故事.他
就要拍一部真人动画版。幻想一下贝奥武夫和巨人格兰戴尔的下一次对阵吧.风云变色间.格兰戴尔亦人亦兽的变化煞是精彩,突然飞过一只漫画风格的乌儿,史前英雄的威风全被一扫而光了。下一个镜头中的女祭司看上去好面熟啊,经过仔细辨认后认出是安吉丽娜.‘朱丽——作为影片中的惟一3D人物,这位最值钱的大牌在拍摄时必须像兔子一样跳来跳去,以配合动作捕捉技术制作影片。

    同样是采用CG技术,《300》实现了一种梦幻感的风格化,而史诗版《贝奥武夫》的虚幻效果却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幻想史诗2.0版
中国:  《射日》(导演:后羿)
    女娲狠狠扇了他男人一巴掌.  “昨晚死哪去了?“盘古双眸深邃,悲壮地望着远方的那轮残阳,  “我在找寻中国的大片之路!”……因为后羿在片场射丢了九把箭片子没拍完就无限期搁浅了。

法国:《法国大革命》(导演:让一吕克·戈达尔
    我们一定要相信戈老爷子的拳拳爱国之心啊,尽管多少年前风雪交加的一天.他移居了风和臼丽的瑞士,我们还要对他纵横捭阖的场面调度信心暴涨啊,尽管他拍胸脯拼老命都一定要让两个小流氓民瘫坐巴士底狱外血淋淋的残臂断腿上.开口即终极命题权力、人生、死亡、意义啊………-

美国:《独立战争之杀死华盛顿》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美国精神之父”约翰·洛克最冤,这次他做了变性,化身新娘.跑了1 OO年.纠集了橙先生、白先生等一千
“落水狗”准备挑起南北内战,报复华盛顿当年对他的不仁不义……据说影片耗资五亿美金,横跨两百年的美国史,  “痞子”昆汀值得期待的力作。

英国:  《牛顿爵士的苹果派》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继《角斗士》的风光.《天国王朝》的惨败,斯科特是不会甘心金盘洗手的。  鉴于英国的史诗级名人已经被糟蹋得差不多了.他决定从能改变历史的文化名人入手,于是.由他执导、雷电华出资1 0亿.演员锁定奥逊.威尔斯、弗朗索瓦·特吕弗等死去大导演的《牛顿爵士的苹果派》提上了议程,据悉,影片将以史诗般的气魄,细腻的笔触.重彩浓墨勾勒英国工业革命的辉煌,和大科学家牛顿的一生,以及那颗砸出”万有引力理论”的伟大
苹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发表于 2007-3-27 12: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佩服Lixy帖子很有分量~
发表于 2007-3-27 19: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lixy姐~~~~给我上了一堂很棒的电影教育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4-11-25 01:37 , Processed in 0.064783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