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查看: 5053|回复: 8

[欧美] 太阳与海,交相辉映——维尔伦和兰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3 09: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兰波说,所有的诗人都是兄弟。这句话是否是说给魏尔伦听的,我们无从查考,我们也不便认为兰波一开始给魏尔伦的信就有对魏尔伦的勾引,但这句话可以表现作为诗人兰波的性取向,可能也大致不差。因为,相对于其他任何一种文学种类,诗人或诗歌,无疑是带着强烈的情感特质的。

米兰·昆德拉解释道,只有兄弟才能在兄弟身上认出这个家族的秘密的标记。

阿尔图·兰波(Arthur Rimbaud, 1854-1891)

出生在法国阿登纳省的夏尔维尔,是十九世纪后期一位极引人注目的天才诗人,他对法国抒情诗,尤其是散文诗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与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伦、瓦雷里等一道构成了象征主义诗歌运动的壮丽景观。兰波在15岁所写的两首名诗《元音》和《醉舟》不仅实践了波德莱尔“感觉的交响乐”的梦想而成为象征主义诗歌中的重要代表,还因为开创了一种求索于潜意识和幻想的力量的自由诗风,对后来现代诗的发展影响甚巨。

兰波是一个天使般的孩子,长着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他的修辞学老师伊赞贝尔在回忆兰波给他留下的印象时这样写道:“表情有点庄重,但温存而伶俐,指甲很干净,作业本上没有半点黑渍,作业做得惊人的准确。”马拉美在《论兰波》里也写到兰波长得挺秀气、帅气,带着乡村少女的那种莫名的自负与狡黠,一双手很大,因而,又仿佛有点洗衣女郎的神姿,鹅蛋脸上带着淡淡的雀斑……在伽里马出版社出版的《马拉美评传》中,也有关于兰波的肖像描写:“一双眸子像灼金的星子一般犀利,像夏夜一样的深沉;嘴巴被造反、揶揄和残忍的快感神态所丰盈和损害;一双有力而宽大的手流露出安逸并使人战栗……”

然而,也有关于兰波外貌的其他描写,譬如与魏尔伦在一起的那一段时间也就是16岁到19岁之间,他放浪形骸,被巴黎的舆论评论为“肮脏男孩”,说他邋遢,不羁,还脏兮兮的。短短的乱乱的棕栗色的头发,细长的眉毛,直挺的线条优美的鼻梁和一个希腊雕塑式的鼻尖,嘴唇几乎薄到看不见,长圆脸,满脸的莫名其妙的冷漠,带着欧洲人惯常有的冰冷的眼睛,不屑而又哀伤,微微侧脸。

与许多天才的命运类似,兰波有着近乎疯狂的偏执,有着混乱而神秘的情感,有着近乎自虐的生命体验。

1871年,他结识了法国另一个大诗人魏尔伦。时年26岁的大诗人魏尔伦读到了他的诗,给他寄钱让他到巴黎, 9 月中旬兰波带着其著名诗章《醉舟》拜访魏尔伦。

魏尔伦为兰波的天才及蕙质兰心的气质吸引,1872年7 月7 日,二人去比利时,9 月4 日二人一起乘船去了英国。两人在就这样在伦敦、比利时过了两年的同居生活。1873年,因为兰波想回巴黎而与魏尔伦发生争执,魏尔伦的手枪发生走火而击作兰波,从此结束这段“孽缘”。一个月后,兰波写出了他最杰出的诗篇《地狱中的一季》,从此封笔,19岁便完成了一个伟大诗人的生涯。

19岁停止了诗歌写作的兰波,梦想着奇遇与冒险,开始漂泊世界各地:他参加过荷兰军队,三周后就开了小差,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意大利等地旅行;他到过塞浦路斯、埃塞俄比亚、亚丁,做过武器贩子、咖啡出口商、摄影记者、堪探队员、监工等等,他孤独、贫困、奔波于丛林大漠之中,索然无味地生活、忍受热带瘴疠所致癌症的折磨。1891年2 月兰波的病情日益严重,5 月20日他被送回法国就医,11月10日兰波逝世于马赛医院。

兰波与魏尔伦的“孽缘”,依米兰·昆德拉的分析,诗人诞生的家庭往往都离不开女人的统治:特拉克尔、叶赛宁和马雅可夫斯基的姐姐们,勃洛克的姨妈,荷尔德林和莱蒙托夫的祖母,普希金的奶妈,当然,尤其是母亲,诗人的母亲,而父亲的影响总是在母亲的影子后淡去。

保尔·魏尔伦(Paul Verlaine 1844-1896)

在诗歌艺术上,魏尔伦是一位反叛既有传统的诗人。他早年学习法律,后来弃法从文,魏尔伦在法国的诗歌舞台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的诗以极大的行间艺术为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思索空间,他的诗让你在咀嚼着诗歌艺术的同时也通过他那字里行间所透出的种种难以说清楚的情绪来来打动你。魏尔伦那空灵蕴籍、意境深远的艺术空间中所隐藏着的扑朔迷离的微妙诗趣,建立起读者与诗人之间一种亲切而又不可言传的灵魂与精神的共同空间感应。

1867年,魏尔伦经朋友引荐他结识了诗人莫泰·德·弗尔维乐夫妇,在与他们的交往之中他深深的爱上他们的女儿马蒂尔特,两人于1869年正式订婚。在魏尔伦心中马蒂尔特小姐甚至就是他心目之中的天神一般的白玉无暇,他强烈地爱着她,为她写下不少优美的诗篇,就像在《绿》中所描写的那样“这儿还有我的心,它只是为你跳动”,“请用你美丽的眼看我的温柔顺从”。

兰波与魏尔伦相识时,魏尔伦已经蜚声于巴黎与外省的著名诗人了。兰波在1870年读到了他的《华宴集》,而且读到了关于《好歌集》的大量书评。于是他写信给魏尔伦要求去拜见他。有人说,其时,十七岁的兰波已经染上梅毒,他怀着沮丧的心情给当时已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名流魏尔伦写了一封信,并附上几首自己的诗,希求这封信和这些诗能打动魏尔伦。

其时,魏尔伦正在因巴黎公社事件而沉沦潦倒,在他的岳父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见到兰波的诗后,惊讶不已,他没有想到这些诗竟然写得如此富有才气与灵气。魏尔伦名满巴黎,一向极为自负,踌躇满志,但一见到兰波的诗,便即为这位外省青年折服,认为他是一位前途无量的诗人,马上回信给兰波寄足了路费。兰波遂在魏尔伦的帮助下一跃而跻身于巴黎先锋派的诗坛。

丑陋的魏尔伦从来都自作多情,与倒霉的兰波相得益彰,他引诱兰波吸大麻,并和他一起日夜外出酗酒、醉卧街头,两个还在公共场合接吻,亲密异常。不久,魏尔伦与富有的妻子失和,他与兰波一起到荷兰、英国、比利时流浪。

过了两年,兰波厌倦了,当时他们在比利时,魏尔伦的母亲因嫉妒魏尔伦妻子的美貌,支持他们,总是寄钱给这两个浪荡者挥霍。魏尔伦无法忍受兰波的背弃,本来用于自杀的子弹射向了兰波。兰波报了警,法医验出他们有过性交行为,魏尔伦以杀人和行为不端判刑两年入狱。

如何理解这两位诗人的同志之爱呢

这应该是来自悲愁与苦难内心的爱,还有,诗人内心的疯狂与释放的需求,在寻找着肉体结合之后的精神交融。可悲苦的与现实的重槌捣乱了他们的心,他们将自己放在了同一个苦难的研钵里:官能的爱欲联结了他们的肉体,却疏离了他们的灵魂,他们在绝望的氛围下叹息呼吸,在悠长的时间里相互折磨。

肉体从来都是黑暗的,沉沦于其间的是从悲悯与疯狂中抽取的那份愁苦与喜悦,这种变态,是要超越尘世的囿限,是要从内心到外表都要表现出无拘无束。

然而,他们只能自己给自己燃料与火焰。他们已经非常衰弱,非常无助,当欲望化为激情,走火入魔的诗人也将一切激情很快释放殆尽。之后,他们开始由互相怜悯到互相弃绝。过去的是一场梦魇,美丽的幻影,他们不过是互为养料,互相吞食,互相给对方制造幻象。

他们的相爱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荒唐之举,需要承受极大的社会压力。且魏尔伦遇见兰波之前,便有同志之爱,是他把这种事情介绍给兰波的,另外他的性格非常软弱,很有点浪漫派不可救药的自怜和小资气息,他既眷恋家庭又迷恋兰波的青春肉体,又遵崇兰波的天才,简直有点莫知所之了。他跟着兰波学会了流浪,但是他的心灵还在世俗世界的这一边。他损失了他的名誉、他的家庭,在兰波的影响下把它们看成了一样可笑的事物,可是对他那并不坚强的灵魂而言,这一切都太过重大,所以,当他的妻子最后通牒来到——她也是一具年轻美貌的身体——当兰波执意要离开,他感到了绝望。

兰波对他既迷恋又鄙视,迷恋他是因为他是当时唯一一个真正懂兰波的真价值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完全受兰波摆布的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兰波也一样陷了进去,所以在一次决裂后,兰波曾经哭着写信求他:“回来吧,听听你的心。”但是他们毕竟是在不名誉的旋涡和种种纠纷中生活,兰波渐渐的觉悟到,他出来寻找激情、真实、灵魂的契合,却找到世间丢给他的垃圾。这可能也是兰波在这件事情结束之后再也不碰诗歌的直接原因。诗也是这样的与凡俗的肮脏连接着,这个世界还有哪里存在着纯净呢?

他们相互热爱,但是相互抛弃,相互追逐,就象刺猬,离不开对方而又必须刺伤对方。但是兰波完成了精神上的最终超越,他看透了天才的虚妄,看透了虚荣和激情,所以他最终缄默。不再沉迷于幻想世界,因为他已经到了灵光之中,不可说的境界,所以爱欲最终在他那里指向另一种虚妄,他离开,然后回归尘世,切实的回到大地。

兰波将他与魏尔伦的情感说成是“各种感官的系统错乱”。但不管怎么说,兰波与魏尔伦之间具有深蕴不绝的令人伤感的温暖,他们最后却走向了决裂,这是让人非常遗憾的。事实上,在这个极端的朋友关系中,他们相互吸引,在心底里爱着对方,像父子、兄弟、恋人、甚至亢奋的病人。

魏在这个过程中则失去了社会地位而获得了艺术上的提升,兰波把自由的艺术带给他,于是他写了他一生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兰波不再留恋过去,他有的只是他那进入过奇妙旅途的心灵,他也只需要这个。他释放他自己,在非洲的阳光下回归平静。而魏尔伦继续他那充满了欲望、眼泪、苦艾酒和名声的世界。

1874魏尔伦和爱妻的关系闹僵之后,他又因酒醉失手用手枪打伤了兰波并被判入狱两年,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的诗风陷入了一种不可遏制的痛苦之中。譬如在《我心中在哭泣……》他说道:“我心中在哭泣,如雨般洒向街头,潜入我心坎的,该是何种烦忧?”

兰波以《地狱中的一季》为这件事作了一种了断,魏尔伦则为此写下了《无言的浪漫曲》。《我心中在哭泣……》即选自魏尔化的《无言的浪漫曲》中《是被遗忘的小咏叹调》中第三首,从诗名和篇名就可以看出魏尔伦是一个注重强调诗篇音乐性的诗人。他用音乐的柔美来掩饰自己心中那巨大的痛苦和无助,他将诗的音乐性与情绪性揉合起来,将情、景、音完美的融合为一体,诉说着自己内心的无尽伤痛。

在1894年勒贡特·德·李尔这位伟大的诗作家死亡之后,魏尔伦便被人法国的诗人给推上“诗人之王”的宝座。在继波德莱尔之后,魏尔伦和兰波、马拉美一道将法国的诗歌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

在与兰波分手后,魏尔伦以另一种方式怀念着他与兰波的爱情。魏尔伦从此沉入于黑暗的内心,像一个海上无助的人一样再也没有爬上海岸:1881年回到巴黎,他收养了一个十九岁的男孩,与他发生同性恋。1883年,这个养子死于伤寒。其后,魏尔伦与两个老妓女同居,经常争吵打骂。两个老妓女靠卖魏尔伦的诗为生。1896年,魏尔伦死后,她们靠卖他的书及春宫画为生,直到她们去世。

兰波与魏尔伦的故事是一个心灵遇见了另一心灵,一个天才遇见另一个天才,一颗星辰和另一颗星辰相撞。也许用兰波的诗来描写他们的关系最为恰当:太阳与海,交相辉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09: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的资料

1871年,魏尔伦把兰波从乡下接到巴黎自己家中。在那之前他从未见过兰波,只读过兰波寄给他的几首诗。

魏尔伦自己作为诗人造诣颇高,但兰波的诗却是他从前从未写过,从未读过,甚至从未听闻过的。那里面有种崭新的,骄傲的,妄图扫荡一切的狂野,以及他一辈子无法企及的天赋的光芒。于是年长的诗人被16岁的兰波迷住了,他做了一个未经犹豫的轻快的决定,而从此将自己的命运完全改变。

当天魏尔伦去车站未能接到兰波,沮丧的回来后,却在家中发现了一个有着漂亮面孔和粗鲁举止的少年,一言一行都完全不合常理,极端清醒却又醉得厉害。我猜想兰波大概连换洗内衣裤也没带,但他带了一件送给魏尔伦的礼物,一篇名叫《醉舟》的诗。

魏尔伦其时二十七岁,新婚不久。妻子玛蒂尔德是富商之女,年轻而温柔贤淑,还刚怀了孕。可是他却爱上了那个愤怒时会把头发上的虱子抓出来扔在别人身上的坏脾气的少年。兰波刚到巴黎时曾因为其与年龄不甚匹配的耀眼天分而一度得到巴黎文艺圈的夸耀宠爱,随后不久却很快因其完全无视他人的疯狂与极端傲慢而跟所有人远远的隔开了宽大的沟壑。全世界好像再没有一个人能忍受他,除了魏尔伦。

这两个人从此厮混在一起,一起写诗,醉酒,甚至抽大麻。一开始一切都奔放而狂野美丽,热情以梦幻般的态势燃烧着席卷一切。但梦就是梦,醒来后,两个人还是得吃喝拉撒,没有钱,光靠写诗,日子是过不下去的。

魏尔伦不过巴黎小职员一名,之前一直住在岳父提供的房子里,享受着富商岳父提供的一切舒适生活。但再慷慨的岳父也不可能冤大头到出钱供女婿跟男人鬼混的地步,而兰波又是个纯粹只懂花不懂赚也不懂省的人,梦幻消退后的现实生活,总是准确无误的露出它原本的铁青和泥泞来。

他们开始吵架,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魏尔伦在气头上把兰波骂走,气消了又得满城的去寻他。他也许也忍受不了兰波的疯狂,也许也后悔着因为亲近兰波而被所有人孤立的落寞,但他却放不了手。他大概知道这世界上除了他再没有人看得懂兰波的光芒,再没有人愿意施舍一点温柔来照顾这个完全不爱惜自己的孩子。

曾经看过不知从哪里搜来的一点资料,说到有一次魏尔伦把兰波赶出屋子,而后又后悔得花了好几天去找他,最后还是在小街的垃圾桶边找到了正从里面翻找食物的兰波。年长的诗人于是抱着小他十岁的少年痛哭出声,发誓永远不再对他做那么残忍的事。

这个片断给了我一个极深的印象,觉得除开诗和性,(后者还没法完全证实),魏尔伦和兰波在一起,就像带着一个全世界最有光芒又最任性最恶劣最难缠的孩子一样。他是看到了一个亟待喷薄出巨大能力的蓓蕾,他心甘情愿要充当那蓓蕾最后绽放时缺失的那一点阳光雨露,即使要为此支离破碎。

1872年,魏尔伦离开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与兰波一起私奔到了伦敦。他与兰波终于过了一段完全无人约束的日子,却好景不长。一年后,两人在布鲁塞尔发生激烈争吵,兰波像是下定决心要离开魏尔伦,而绝望中的魏尔伦则向兰波开了一枪。不知道他原本是瞄准的哪里,总之子弹穿过了兰波的手心,并把他自己送进了监狱。至此两个人终于都把自己和对方毁掉大半。

兰波并没有起诉魏尔伦,但魏尔伦还是被判了两年刑期。那年兰波二十岁,他身心绝望的回到老家,写出了他一生中最后的诗集《地狱一季》,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写过诗。他之后又活了十七年,做过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甚至是去非洲贩卖军火。据说赚到过钱,腰包里装满金子,也有潦倒的时候,潦倒到需要写信给家中老母索要一双袜子。但所有所有的一切,都和诗歌 ,和他早年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好像全然换了一个人一样。用亨利•米勒的说法,兰波的后半生是从精神世界回到了日常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酒后的长眠。

1875年魏尔伦出狱后,两人在德国最后一次见过面。然后就这样各自生活一直到死。兰波1891年因为右脚肿瘤死于马赛,时年37岁。不久后疾病缠身的魏尔伦也过完了他辉煌又悲惨,迷乱放荡的一生。

后世的人总是对这两个人的传奇充满了好奇,但能提供确切佐证的资料却是少之又少。兰波的一生更是一个谜,无论是作为诗人,士兵,公司雇员,军火商,抑或是最初时,那个曾经兴奋的离家出走,去投奔巴黎公社运动的孩子。

他昙花一现般的创作生命与不朽的作品,前后割裂的生活和完全不被人理解的人生选择,好像最终便成了他这一生中,最华丽,最奢侈,又最震撼人心的诗作。

三联生活周刊从前的某一期,曾刊登过关于兰波的一篇文章,那上面说,现实世界总是个性生命的谋杀者,而兰波追求的,正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世界,他为了能使它充实,丰满,而令我们震撼,骄傲的用去四年时间,所以最终耗尽了本来能支撑一生的能量。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09: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两人爱情的另一个版本

事实上,维尔伦本身就是个同性恋,他在蓝波之前之后都有过别的男人;蓝波在离开维尔伦之后也和另外一个年轻诗人去别的地方一起同居过。而最具争论性的话题就是: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爱情;以及,蓝波究竟是否跟女人有过关系。

反对他们两人是爱情关系的依据,就是蓝波的生活体验说--即,他跟维尔伦在一起只是为了体验同性恋的生活;或者,只是为了表现他对社会的叛逆。不管事实怎样,总觉得蓝波给我一种“吃定了”维尔伦的感觉。后来蓝波还跟维尔伦写信要过钱(忘了是干什么用的钱),维尔伦没给他,让他跟他母亲要--而这是蓝波最不愿意做的事,这就等于戳到了他的痛处,于是从那以后蓝波再没给维尔伦写过信,两个人就彻彻底底地掰了。然后另觅他人。

关于蓝波有没有过女人的问题,不太好说。事实上蓝波后来在阿比西尼亚的家里确实有那么一个女人,但有人说那只是为了遮人耳目用的。虽然蓝波曾经少年轻狂,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但到了非洲当了个生意人之后,他为了讨生存不得不棱角渐平,顾忌别人的闲言碎语。据说他真正的情人是他的小男仆加米。加米一直对他很忠诚,后来还得到了他的一部分遗产。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09: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人的故事可以参见电影Total Eclipse
发表于 2007-2-3 10: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这些人的经历都那么曲折离奇呢?难道他们天生就不是凡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10: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motion 于 2007-2-3 10:04 发表
为什么这些人的经历都那么曲折离奇呢?难道他们天生就不是凡人?

其实每个人的经历仔细发掘都会不平凡,诗人敏感的天性,当时的社会背景,两个人的盛名只会加剧这种戏剧性。
发表于 2007-2-3 14: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面有些文字写的真好。

可能人和人之间的很多情感,有时候尽管发生了,甚至结束了,可是当事人还是有些搞不清楚的。
发表于 2007-2-5 19: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才与天才的碰撞总是让人感到迷离,兴奋,还有惋惜
发表于 2011-3-6 22: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这篇资料,所以到了这个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5-1-22 12:14 , Processed in 0.04345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