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楼主: Lixy

[交流] 电影与城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6: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怀念西西里岛

严格地说,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当然不是一座城市。这座颇具规模的岛屿,由数个城镇组成。比如巴勒莫,这座城市是在革命中被自由领袖加里波第第一个攻克的。再比如科里昂,这座小镇是《教父》中维托.唐.科里昂的故乡,他来到美国后用镇名作为了自己的姓。可是,这样的划分意义不大。在西西里岛上,城镇之间并无二致。它们共同被海洋环绕,共同分享着或是山地丘陵或是低地平原的地貌,共同先后归属于不同的侵略者,共同哺育勤劳质朴的岛民。它们共同组成了孑然一身的西西里岛。西西里岛本就是个整体。因此,吉塞佩.托纳托雷在他的电影中从不特意指出这是西西里岛上的哪个城镇。也因此,当我们谈及“教父”维托的身世,我们说他是西西里岛人。还有,我们把这个岛上的故事,不论发生在哪片区域,都叫做,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本帖最后由 Lixy 于 2006-12-14 16:11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6: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乱坠的天花

电影中,西西里岛上一个又一个的女子,长发齐腰,眼光沉静。她们佩带大朵鲜花,一边看自己在水中被冲散的倒影,一边象刚出生一般一无所知地歌唱。她们有时穿行在葡萄架下,阳光透过葡萄叶在她们脸上留下金色的斑点。她们有时卧在海边的巨石上写一封不打算寄出的情书,一个浪头卷起信纸呼啸而过;有时在窗前慵懒地翘一翘小腿,看海风拍打着轻薄的白窗帘,窗帘外碧海晴天。她们把湿漉漉的衣服晾在自己和对面楼房之间的细绳上,衣服宛如浮在空中。她们捧着古旧的铁水桶在广场上喷泉旁汲水梳妆。她们美不胜收,纵情欢娱,肆无忌惮。她们是乱坠的天花,散落在怀抱着西西里岛的爱奥尼亚海和伊特鲁里亚海上。

在四个西西里岛故事组成的意大利电影《卡奥斯》中,她们中的一个化身为《月光症》里的辛德拉,辛德拉是个刚刚结婚20天的少妇,她的新婚丈夫患有“月光症”,就是在满月的夜里象狼一样吼叫,乱撞,歇斯底里。每到这个时候,爱她的丈夫总是事先叮嘱她不要管她,只管锁紧门窗,而辛德拉也心安理得地照办,在天亮之后开门面对遍体鳞伤昏倒在门口的丈夫。甚至,她还在丈夫犯病的时候与情人在屋中幽会,而无丝毫的愧疚心情。这个故事应该只是个传说,辛德拉的美和欲望都是坦荡荡的,甚至让道德都没有了说服力,所以这个故事更象荒岛上的人在面对空虚时编织出来的唯美、飘渺的故事,而相比之下,《玛莲娜》(《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则更现实一些。

宁静的小镇,美丽的玛莲娜象一束美丽的花朵,静静地生长,丈夫在外,她独自生活。她美丽高傲,挺拔高挑,男人们贪婪地看着她,女人们鄙夷地议论她,而她则矜持孤独地穿行于大街小巷,从不与他们搭讪。直到有一天,她失去了丈夫,不得已出卖自己的美丽换得生存的资本,她巴结德国人,讨好所有猥琐的但能为她提供食物的男人。但即便是这个时候,玛莲娜依旧是美艳的,只不过美的背后是辛酸和无奈。最后,战争结束,她被镇上早就对她恨之入骨的女人们痛骂是叛徒,被人拳打脚踢,她的美被彻底撕裂了,先是用来成全了战争,然后用来成全了镇上女人们虚伪的道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6: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母亲的对话

当这些女子终于有一天结婚生子,她们便突然收敛起所有的任性和肆无忌惮,在道德的训诫之下,定格成班驳的墙上挂着的一幅圣母图。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岛上,男人们总是稀缺的,他们或应征入伍,或外出谋生。所以,西西里岛的母亲们盘起了长发,独自耕作,独自抚养子女。

在托纳托雷的《天堂电影院》里,沉迷电影的多多被母亲独自抚养,爸爸在俄国参战,妈妈为了多多撒谎而打他,但打却不是真打,落下的手其实是去擦他的眼泪。只有一次,妈妈真的动怒了,这次是因为多多积累的胶片被点着了,烧毁了爸爸和妈妈仅有的合影。不久之后,爸爸牺牲的消息传来,妈妈搂着刚到自己腰间的儿子,哭泣着走过废墟,但多多却看上去一无所知。

多年后,长大的多多经历了初恋失败、参军,然后复员,成为知名导演的那一天,他又回到岛上,妈妈已经垂垂老矣,但精神依然矍铄。她拉着多多的手,母子二人坐在海风轻拂的窗前进行着绵长的对话。她说以前每天多多在电影院工作到深夜,她躺在床上但从未睡着,一直要等到他回来,才会安心地锁上大门,然后睡去,后来,在多多离开的30年里,她一直保持着不锁门的习惯,仿佛多多还会随时回来。她说,自己从未想过再婚的事,因为一如既往地爱一个人是不会改变的。

这样的母子对话同样出现在电影《卡奥斯》中,不同的是,这是穿越冥界的死者和生者的对话。在《卡奥斯》的第四个故事“和母亲的对话”里,回到故乡西西里岛的作家在故居里和母亲的魂魄进行了对话。作家向母亲诉说自己繁琐的生活,而母亲则对他说起自己少女时候的一次经历。电影中的西西里岛上充满了这次经历的意向,母亲有两句话说得很明白:“我总活得生机勃勃。”“要看清楚已经离世的人的眼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6: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抵抗全世界

当西西里岛上的女人们施展坚忍与智慧,维系岛上的生生不息,西西里岛的男人们则在用一个人的力量抵抗全世界,拼死成就一个又一个英雄式的传奇。

在卢契诺.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中,这样的传奇是现实主义的,甚至是灰头土脸的。电影描写了一群西西里岛的渔民世世代代饱受船主和鱼贩的压迫忍气吞声,一个叫尼奥的青年挺身而出,领导暴动为渔民们争取权益,之后又抵押了房子,买了船,自己当船主。但好景不长,一场暴雨过后,尼奥的船报废,自己家里也是突遭横祸,尼奥从此混迹在醉鬼和流浪汉之中。他要抵抗的不仅是落魄,还有村民的诟弊,有整个剥削阶级和制度。他成了困兽,孤立无援,但他依然坚定地说:“他们总有一天会明白,我这样做,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所有人。”电影最后,尼奥又找到了工作,影象定格在他毅然决然,奋力划桨的姿态上。

如果把西西里岛上男人们的传奇讲得更写意一些,那便是关于黑手党的故事。黑手党在西西里岛上的缘起并不写意,而是残酷的。他们是一个团体,但他们用孤绝的姿态和置之死地的气概,抵抗全世界的不公。

在电影《教父》中,现代意大利黑手党的气概依旧,他们的大本营已经转移到了纽约,西西里岛已经成了他们躲避血雨腥风的温柔乡。《教父》第一部里,迈克.科里昂在西西里岛和美丽的阿波罗尼亚一见钟情,他对姑娘的爸爸说:“如果她和别人结婚,她就会成为孤儿。”这样凌厉的一句话,在西西里岛上却成了最甜蜜的情话。

想了解原汁原味的西西里黑帮,还应该看《西西里人》。虽然这部电影同是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小说,同是美国人的作品。比起《教父》,这里的西西里岛更加荒蛮。群山,没有节制地生长的森林,无垠的金色麦浪。这个故事,更象是献给西西里黑手党的一曲挽歌。主人公朱利亚诺是个罗宾汉式的人物。他是农民,后来做了山贼,为穷人而战,他打劫贵族,绑架富人,还蛮力抵抗当地官员。但他试图解救的广大农民却并不觉醒。他最终被地主阶级收买,被教会欺骗,被同党谋害。他惨死后,尸体被丢弃在教堂门前。

西西里岛的尴尬
以上皆属少数人的传奇。对于西西里岛上最大范围的芸芸众生来说,真正的现实是一种尴尬:岛外的人想进来,岛上的人想出去。

在《亲爱的日记》里,导演安尼.莫瑞提带着对祥和安宁的畅想而来,却看到满眼嘈杂喧闹,充斥着灯红酒绿和低级趣味,于是仓皇而逃。《卡奥斯》的第一个故事“另一个儿子”里,全村的男人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美国。在《天堂电影院》里,艾佛列特执意让多多离开这个被他形容为“被下了诅咒”的岛,甚至不惜牺牲多多的初恋。另外在镜头中经常出现在西西里岛上的肥硕的仙人掌,原来是从美洲引进的,这竟暗合了岛民们的心态。

可是,当西西里人置身于陌生的城市又会怎样呢?在《民族自由魂》里,非法定居在纽约的西西里岛人安东尼奥毫不屈就大城市的风尚,我行我素,逍遥自在。托纳托雷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西西里岛人和中国人有类似的保守传统,让他们在国外生活简直不可能——出岛,还是不出岛,这是个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发表于 2006-12-14 20: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到了偶亲爱的西西里了,还有偶亲爱的《天堂》《传说》,维斯康蒂
 楼主| 发表于 2007-2-24 13: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极度寒冷慕尼黑

    慕尼黑曾经有一位传奇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像很多末代君王一样,他一生不擅朝政,却热衷艺术,还疯狂建造无数奢华的城堡。但是他又与他们不同。他是迷离的,错乱的。曾经有过非常不愉快的童年,长大之后,情感世界成了一片杂乱的荒芜。他迷恋茜茜公主,但是茜茜公主爱上了奥地利国王。他一生都为此伤心,后来变成了一个同性恋者。但他四周的男人都害怕同性恋者,所以他只好孤独地活着。他把他的大多数城堡建在德奥边境上,因为那是离茜茜公主最近的地方。他的死扑朔迷离,消失在斯坦伯格湖,只留下沙滩上的几对脚印。有人说,是因为黄昏的时候他以为流金的湖水是一片平地,所以径直走下去。我见过他的画像,瘦削的脸,英挺的五官,没有表情——德国式的寒冷,却不是德国式的审慎。他缺乏理智,溺在泛滥的孤独和伤感里。眉间挑起一点戾气,似乎转瞬就能凝成暴虐。这画像莫非也是慕尼黑的一张面孔?


本帖最后由 Lixy 于 2007-2-24 13:47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2-24 13: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斯宾德

    多少年后,赖-维•法斯宾德像是另一个路德维希。他在慕尼黑度过了最痛苦的童年时光:离异的父母。从德国各处逃难到慕尼黑的乱糟糟的大家庭,无条件投降后满目疮痍的城市,直接暴露在潮湿和腥骚中的青葱岁月。长大后的他,同样迷离锚乱。他爱过那么多男人和女人,同他/她们有一夕之欢,或者成为他/她们长久的施虐者。他把一些电影安放在慕尼黑,作为对这个城市的诅咒和痛斥。

   《薇罗尼卡•福斯的欲望》讲了一个过气女演员的故事。薇罗尼卡是战时的红星,在纳粹时期声名显赫,在德意志联邦统治下却渐现颓势。某雨夜,一个体育记者和她在慕尼黑郊区的森林里相遇,从此闯入了她的生活。她初看上去雍容如玉,渐渐地,她无法遏止的
神经质战栗和漫无边际的惶恐不安被一点点撕裂开。体育记者被她的美,她混乱的人格,以及她盛极而衰的故事深深吸引。他发现,原来她正常的生活是靠吗啡维系着,而提供给她吗啡的是心理诊所的女医生们。她们串通了卫生部官员,一起用吗啡勒索薇罗尼卡的全部财产。最后,薇罗尼卡被医生抛弃,服用安眠药自杀。

     法斯宾德本是想用这部电影控诉德国社会的:居心巨测的医生,腐败的政府官员,纳粹主义的余波,虚假的“人人平等”的口号,民主社会腐败的真面目。但影片的效果,并没有引发他预想的社会关联共鸣,反而因为社会背景交代上的简省和叙述手法的延宕,让故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喻,一个可以放在任何社会条件下的隐喻——关于荣耀与消亡,狂喜与寂寞,幸福感与焦虑的隐喻,贯穿它们的线索则是毒品。

     薇罗尼卡曾对体育记者说:“光和影,这是电影的两大奥秘”。这部1981年拍摄的作品,抛弃了色彩,用直接了当的黑和白暗示人物的光和影,光亮和阴暗。在这种黑与白、明与暗的对比中,一种逼人的寒意渗透出来。这种冷,不同于《爱比死更冷》。后者的冷是因为脱离了正常的情感逻辑,是突兀的。而《薇罗尼卡》的冷首先是视觉的,是感观的,夹杂在常规生活秩序中。这种冷成为了一种涂料,慕尼黑于是被染了色。电影中,人的脸均打了强光。尤其是薇罗尼卡,在强光和粉黛的冲击下,流盼生辉。关于薇罗尼卡辉煌岁月的回忆是伴随着强光的,散乱的光,旋转的吊灯,记者此起彼伏的闪光灯。在女医生的心理诊所里,强光甚至是灼人的,映衬出一种几近病态的干净和整洁。与此同时,占据大幅画面的是强光下的影子。一个镜头是,薇罗尼卡在首饰店看到自己风光时候的照片,得意洋洋地离去。镜头转向她在墙上投下的影子,随着她的步伐,影子被拉长放大,像一只急遽膨胀的怪兽。另一个镜头是,当体育记者和卫生部官员争辩时,官员道貌岸然地解释,手插在裤兜,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黑影。还有一个镜头是,女医生的一对老年病人,微笑着在古董店里和体育记者的女朋友谈话时,雪白的墙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枝桠状的暗影。

    那些光是表面的荣耀、秩序、安详,是薇罗尼卡旧时的辉煌,是心理诊所“悬壶济世”的承诺,是那一对老年病人看似宁静平和的晚年生活。那些影是暗处的欲望、孤独、战栗,是薇罗尼卡风光时膨胀的渴望和颓败后噬人的虚弱,是心理诊所不可告人的贪欲,是暗地里
侵蚀老人的寂寞和病痛、死亡的步步紧逼。只有毒品,能填补光和影之间的巨大落差。于是,病人们向医生缴枪。交出了全部家当,连同自己的依赖和信任,换来片刻的癫狂喜悦。薇罗尼卡痴迷地对医生说:“只有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老人平静地说:“我通向快乐的路所剩无几,我能要求的,多不过一刹那的狂喜。”但这座虚妄的桥无法;睁他们引渡向极乐,只是让他们在光和影的两岸往返,在落差的两极迂回。越是迂回,越是跌宕,也就越绝望。他们最终都主动结束了生命。

    视觉的冷,终于转化成了心理的冷。深入骨髓的凉意浸透了黑白分明的慕尼黑。

    即便是彩色的慕尼黑,依然冷。在法斯宾德的另一部电影《恐惧吞噬灵魂》里,清洁工艾米和小她20岁的摩洛哥劳工阿里相恋了,并很快结婚。艾米身边的所有人——邻居、同事、子女,都对外籍劳工怀有鄙视和敌意。在他们眼中,这段感情无疑成了不伦之恋。这部电影里.慕尼黑有了更多的色彩。艾米的衣服总是艳丽的,明黄或者嫩绿,裹着她苍老臃肿的身体。但她还是感到冷,丈夫早逝后她独自生活,在投入了这场恋情后更被全世界遗弃。艾米和阿里结婚后,选了一家高级餐厅庆祝。餐厅是鲜艳的,墨绿的门帘,橙色的灯,餐桌上怒放的红花。但是一直生活在底层的他们在点菜时出了洋相,窘迫不已。服务生没有笑容,也并不刁难,他用严肃、理性、中正的德国方式回答了他们在点菜时各种天真的问题。服务生走后,艾米长舒一口气:“他真让我紧张。”然后两个人一起茫茫然望向大门,发呆。那一刻,我倒吸一口凉气,胃像痉挛一样绞在一起。

    艾米终于承受不了压力,和阿里回到摩洛哥旅行。再回到慕尼黑时,周围人的态度都缓和下来。他们的生活或许会好起来吧。但是阿里越来越烦躁不安了。在这样一个偏见和流言肆虐的慕尼黑,作为外籍劳工的他有着太庞大的恐惧。“恐惧吞噬灵魂”,艾米的温情无法温暖他,他只能酗酒,和酒吧老板鬼混,靠酒精引发的狂乱和新鲜的肉体克服茫然。最终,他还是回到了艾米身边,两个人像电影最初那样跳一支温柔的舞。可阿里突然倒地嚎叫,胃穿孔——这是每一个在慕尼黑的外籍劳工都必须面对的。在重压下,他们被穿透了,而且永难治愈。


本帖最后由 Lixy 于 2007-2-24 13:48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2-24 13: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洁的叹号

    上面的两部电影太让人痛苦了。并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还有爱和暖意。在其中,法斯宾德是那么冷酷,又那么无助。他对每一个卑微的人物都怀有爱。但他又觉得爱是虚弱的,是不彻底的,他要直达本质,把赤裸裸的东西给人看。相比之下,他早期的《爱比死更冷》反而不那么让人痛苦。它脱离了常规,人性被高度抽象化。特别是暴力,一种仪式化的暴力,像一个叹号,简洁有力。它冷,但冷得果敢又镇定。因此,暴力,或者绝望,都从现实生活中剥离出来,成为了审美体验。

  慕尼黑青年弗兰茨在监狱中认识了布鲁诺。弗兰茨被黑社会威胁,让他为组织服务,但他断然拒绝。黑社会只好暗中派布鲁诺到弗兰茨身边,引诱他犯罪。布鲁诺找到弗兰茨和他卖淫的女友乔安娜。一个土耳其皮条客被杀了,栽赃到弗兰茨头上,土耳其人的哥哥四处追杀弗兰茨。布鲁诺和弗兰茨一起枪杀了土耳其人的哥哥。之后三人打算抢劫巴伐利亚国家银行。布鲁诺想趁机干掉乔安娜,而乔安娜在行动前报了警,布鲁诺被警察击毙。

  情节简单,对话简短,人物关系奇特又暧昧。弗兰茨在布鲁诺和乔安娜二人之间纠缠不清。布鲁诺和乔安娜互相仇视,都暗地里蓄意谋害对方。但没有充分交代,三个人的感情因为暧昧而显得冰冷。冷的高潮在最后,弗兰茨载着布鲁诺的尸体逃离。因为警察穷追不舍,弗兰茨把尸体硬梆梆地丢在公路上。有一个布鲁诺死后双眼的特写,上翻,眼白暴露无遗。

  在对暴力的描写上,《爱比死更冷》有一种和《发条橙》类似的气质:镇定、简洁、匀称、不渲染;有绝望,但绝不感伤。主人公是一桩接一桩没有目的地作恶。杀了他们需要杀的人,也杀了完全没有牵连的人。谋杀的场面都极短促,没有血腥,没有痛苦挣扎,被谋杀者平静苍白。慕尼黑的景致与此呼应。在杀了土耳其人的哥哥后,三人并肩走在慕尼黑空阔的郊外,他们闲散的步伐和疏离的风景同时收在一个长镜头里:荒草、枯树,远处庞大又模糊的发射塔。这样一个镜头有纵深感,却没有任何感情,只是漠然地呈现在那里。

  我渐渐发现,慕尼黑凡涉及暴力,总是离不开这种短促又缺乏感情色彩的类型。在维姆•文德斯的《美国朋友》里也是如此。《美国朋友》讲一个汉堡的画框匠乔纳森,他患了血液病,将不久于人世。他的“美国朋友”瑞普利将他介绍给黑帮头目米勒作杀手,这样他可以为妻儿挣得大笔遗产。他独自在巴黎干了一票,同瑞普利一起在慕尼黑干了一票,又和瑞普利一起杀了来复仇的对头。最终,他决定摆脱瑞普利,与此同时,也结束了生命。

  情节看似简单,但人物的情感也是暧昧不明的。乔纳森为了给妻儿赚钱,所以拼死当杀手,但他和妻子的感情似乎并不深厚。随着情节的深入,乔纳森对杀手角色的投入渐渐混入了和瑞普利复杂的友情。这种友情掺杂了冒险的狂欢,对常规的抵抗,甚至超越友情,有一些性的暗示。婚姻面临崩溃。最后,他开车载着妻子狂奔,甩开了瑞普利,似乎是想回归常规。但他就这样死去了。

    故事在汉堡、巴黎、纽约、慕尼黑之间穿梭。文德斯的好处在于善于运用色彩,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烙印。汉堡是乔纳森生活的地方,工作室和在海边的公寓是昏黄的。巴黎则是狰狞的亮色,饭店的墙壁是橙色的,天空是红色的,走廊里是幽幽的绿色。而在慕尼黑,一切都平淡而疾速,甚至连颜色都没有过度渲染。饭店的墙壁是不明朗的褐色,只有繁复的洛可可式花纹。在慕尼黑的谋杀凝练成火车上的一小段。飞驰的火车外是和《爱比死更冷》类似的慕尼黑郊外风景,寂寥的,冷漠的,只是多了一点色彩,淡淡的绿和微微的黄。在瑞普利的帮助下,乔纳森把目标人和他的保镖都干掉了,将尸体推下火车。三拳两脚,举重若
轻,不见鲜血。

    看来,慕尼黑盛产镇定并干脆的暴力。顺带有暧昧迷离的感情,以及静默的风景。


本帖最后由 Lixy 于 2007-2-24 13:49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7-2-24 13: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的伤痛和真实的安慰

上述发生在慕尼黑的暴力,都是艺术化的、抽象化的。这样的暴力只是载体,从现实生活中抽离,用来承载暴力之外的冥想。然而,在历史的坐标上,慕尼黑见证过最惨烈又最真实的暴力。其中之一便是1972年的“慕尼黑事件”。

  早在‘1976年,“慕尼黑事件”四年之后,美国导演威廉•格拉汉姆就用《慕尼黑21小时》真实记录了事件的全过程。1972年8月26日,第20届奥运会在西德慕尼黑召开。人们从媒体上看到不尽的溢美之词:“和平欢乐的盛会”。以色列也派了代表团。团员们或
许还残留着纳粹时代的伤痕,但都挺起胸膛,精神抖擞。9月5日凌晨4点左右,8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黑九月”组织成员,携带武器,假扮成运动员,翻入奥运村,直奔以色列选手的房间。以色列选手中,两人被当场杀害,另外九人成为人质。恐怖分子要求释放他们的“兄弟”——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中的234名囚犯。以色列总理言辞激烈地拒绝妥协,绝不释放囚犯。西德政府于是孤立无援地援救人质。西德内政部长、慕尼黑警察总监和奥运村村长同恐怖分子首领反复周旋,答应派飞机把他们和人质送往埃及。在他们经过停机坪的一段路上,西德政府事先埋伏好的狙击手开火。5名恐怖分子被击毙。恐怖分子头目发现被骗,
在气若游丝的最后时刻将9名人质全部杀害。援救人质行动以失败告终。

    2005年,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慕尼黑》选择了另一个视角。对准的并不是“慕尼黑事件”本身,而是之后以色列摩萨德暗杀组织的复仇行动。暗杀小组成员穿梭于罗马、巴黎、贝鲁特、希腊等地,谋杀了策划“慕尼黑事件”的“黑九月”组织的大部分首领。行动结束后,暗杀小组组长终于回家,却总觉得被人追杀,歇斯底里地在自己的意念中反复上演仇杀和反仇杀,惶惶不可终日。

    这两部电影相比,《慕尼黑21小时》精确真实,对任何一方都没有感情倾斜,有着记录片一样的严谨。稍有一些写意色彩的是威廉•霍尔登饰演的警察总监和佛朗哥•尼罗饰演的恐怖分子头目。头目有那样一双让人挥之不去的眼睛。在最后,他发现被骗,又身负重伤,双眼是通红的,眼神狰狞又孤绝。而《慕尼黑》则感情饱满。斯皮尔伯格把他作为犹太人浓得化不开的情结贯注进去,有对摩萨德隐隐的歌颂,有在暴力与仇恨面前对人性的拷问。他提出了问题:两个民族的爱恨情仇是怎样的?又将走向何方?但是他没有给出答案。面对真实而庞大的伤痛,电影除了记录、呼喊、发问之外一无所知,它是如此无力。

    可是我们总要抬起头来。希望在哪里呢?在《索菲•绍尔:希望与反抗》中,少女索菲作为反纳粹组织“白玫瑰”的成员,由于在慕尼黑大学散发传单被捕,最终被判处死刑。冰冷的监狱中,她看到铁窗外阳光如蜜,不禁微微抬起头来,从寒冷、湿气、恐惧中微微抬起头来,甚至微笑了。

    作家陈丹燕在游记中写过,德国人是非常容易自杀的,但南德人会好一些,因为即使在绝望的时候也会舍不得这么好的蓝天和阳光。这样的阳光,或许是慕尼黑所能给予的仅有的,稀少的,然而最真实,最直接的慰藉。


本帖最后由 Lixy 于 2007-2-24 13:50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发表于 2007-2-24 13: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里大西西里岛好漂亮啊!
发表于 2007-2-25 01: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偶有钱了,偶一定来一个“世界电影之旅”

8过现在嘛,偶还是去睡觉做梦比较现实
发表于 2007-2-26 01: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新西兰呢?

魔戒的神话我还记忆深刻~~~~~~

不要加重了lixy姐的负担咯~~~~~~~~~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05: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地铁零号线 于 2007-2-26 01:48 发表
那么新西兰呢?

魔戒的神话我还记忆深刻~~~~~~

不要加重了lixy姐的负担咯~~~~~~~~~


新西兰会有的~
压力吗?偶已经习惯欠债了,哈哈,爬走~
发表于 2007-2-26 11: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xy 于 2007-2-26 05:17 发表


新西兰会有的~
压力吗?偶已经习惯欠债了,哈哈,爬走~



抓回来

语重心长滴告诉你:出来混,早晚是要还滴,所以你还是主动点滴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14: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5-1-19 10:25 , Processed in 0.04568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