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查看: 2637|回复: 10

【转帖】右脑颠覆左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31 10: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点长,一定要耐心看完,很有些意思

右脑颠覆左脑
--创新未来的“新右派”
(转自《新周刊》)


中国人的双手总是很忙,脑袋很闲,或者左脑很忙,右脑很闲。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1万次成功的拷贝也不敌一次真正的创新。左脑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了30年,却是以贫富分化与环境污染为代价;贵为“世界工厂”,欠发达的右脑却只能让中国在国际工业链上扮演可怜的下家角色;中国设计师建造的房子只能住,不能看;而曾经,我们也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右脑。

右脑曾经被左脑压迫了数百年。自西方工业文明勃兴以来的几百年中, “科技崇拜”以及“效率至上”这样一类价值观令理性精神、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大行其道,整个世界的大趋势是“向左转”。但是当21世纪这个“人的世纪”到来之后,一切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这些转化体现在:社会形态上,从“需求社会”过渡到“丰裕社会”;生存哲学上,从传统西方形而上学回归到东方审美主义,从理性主义回归到感性主义;生产方式上,从数字化到体验化,从科技到情感;生活方式上,则从效率到满足感,从功能到美感,从有用到娱乐,而这些,正是右脑之长。

左脑聚焦于单一答案,右脑延伸为完形感知。左脑注重分类,右脑则注重联系。左脑捕捉细节,右脑则看到大情景。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仅满足逻辑理性和功能上的需要已经是远远不够了。这个商品还必须美观、独特、有意思,符合“审美的需要”。取悦右脑即取悦心灵,体验经济即右脑经济。

20世纪,机器被证明可以代替人的体力,21世纪,许多新技术被证明可以替代人的左脑。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正在从以逻辑、线性、类似计算机的能力为基础的信息时代(Information Age)向概念时代(Conceptual Age)转变,概念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共情能力和全局能力的基础之上。

艺术从业者,而非机械战士,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宰。人类科技的发展史就是由这两种思维所驱使前进的:左脑的工业时代,右脑的后工业时代。
发表于 2006-10-31 10: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最近这个话题也是很热的,有人说右脑更感性,更具想像力,而左脑比较理性,思考问题总在框架范围内。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10: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右派”宣言

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正在从以逻辑、线性、类似计算机的能力为基础的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转变,概念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共情能力和全局能力的基础之上。

丹尼尔·平克的新书让人绝望——如果他的预言成真的话,那意味着正在为加冕新“世界工厂”而沾沾自喜的中国不知不觉沦落到世界食物链的最底层,我们这些受过良好训练的左脑们,将会被那些闲庭信步式的右脑们所奴役,做牛做马,翻不了身。

这不是耸人听闻——那些编写代码的电脑程序员、起草协议的律师、啃数据的MBA们独领风骚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起码在美国),未来将属于那些拥有不同思维的人(如艺术家、发明家、设计师、建筑师、咨询师)。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正在从以逻辑、线性、类似计算机的能力为基础的信息时代(Information Age)向概念时代(Conceptual Age)转变,概念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共情能力和全局能力的基础之上。

这一切正在发生,来势汹汹。


左脑是只狐狸,右脑是只刺猬

直到最近,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大脑两个半球不仅分立,而且有主次之分——左半脑是至关重要的一半,是理性的、有分析能力、逻辑能力的,符合人类对大脑的一切期望,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而右脑只起辅助补充作用,它无语言能力,是不平衡的、本能的,是一个自然天生的、已过时退化了的器官。

右脑研究的兴起不过是最近20年的事情。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卫生组织于1995年在全球开展“脑的十年”运动,旨在促进脑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美国国会已将“脑研究十年”批准为法律执行;欧盟也制定了“脑研究计划”;日本、俄罗斯也专门组织人力加强对右脑机能的研究。

右脑日益得到重视:左脑聚焦于单一答案,右脑延伸为完形感知。左脑注重分类,右脑则注重联系。左脑捕捉细节,右脑则看到大情景。就像古希腊寓言里形容的那样,左脑是只狐狸,右脑是只刺猬——狐狸知道很多事情,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左脑思考方式以前像是司机,而右脑像是乘客。现在情况变了,右脑思考方式突然掌握了方向盘,控制了油门,决定我们将要去哪儿,怎样去。

已经有极端人士表示要抛弃左脑了,日本教育家七田真说:“左脑记忆是一种劣质记忆,不管记什么很快就忘记了。右脑记忆则让人惊叹,它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两种记忆之比简直就是1:1000000,左脑记忆实在没法和右脑比。”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从上台起,就积极推进了一场“右脑风暴”,而事实证明,他在任期间,美国经济获得了近数十年难得一见的强劲增长。


右脑是怎么颠覆左脑的

回忆小时候吧,我们都曾被教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何为“有用”?成长至今,我们经历过上千次考试,要么是选择题,测试你的逻辑和分析能力,要求你选出校验过的唯一答案,要么是问答题,要求你尽量符合标准答案。如果你幸运过关,恭喜你,你将成为所谓的“知识精英”,开始步入白领社会,成为中产阶级。

20世纪,机器被证明可以代替人的体力,21世纪,许多新技术证明可以替代人的左脑。物质丰富、亚洲崛起、自动化盛行使当代文明已经超越了工业文明时代“效率至上”的价值观,美感、想象力等体验式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从左脑向右脑转化,是大趋势。

这些转化体现在:社会形态上,从“需求社会”过渡到“丰裕社会”;生存哲学上,从传统西方形而上学回归到东方审美主义,从理性主义回归到感性主义;生产方式上,从数字化到体验化,从科技到情感;生活方式上,则从效率到满足感,从功能到美感,从有用到娱乐,而这些,正是右脑之所长。

那些依靠左脑吃饭的职业岌岌可危了,如果你的工作,电脑可以完成得更快、更好、更便宜,雇主为什么不去请一台电脑呢?国际象棋天才卡斯帕罗夫脑子每秒钟可以计算一到三步棋,而一台普通电脑,每秒就计算200到300万步棋!但,再天才的电脑,也不会作出优美的诗歌、悦耳的音乐与传世的画作,它能了解人的需求与欲望吗?右脑型人才开始被视为社会的稀缺资源加以珍视,在英国,联合利华雇佣画家、诗人和漫画书作家等员工来激励其他人,一家伦敦北部的足球俱乐部甚至雇有自己的专职诗人。


产品好不好,右脑说了算

的确,左脑使我们致富。但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仅满足逻辑理性和功能上的需要已经是远远不够了。这个商品还必须美观、独特、有意思,符合“审美的需要”。就像哥伦比亚大学安德鲁德尔班科说的:“当代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对卓越的不懈追求。”在一出畅销美剧中,小偷破门而入,偷走了男主角家中菲利普·斯达克设计的电动咖啡壶与几双Gucci皮鞋——你看看,那些功能实用但外形简单的东西甚至能打动小偷的心。

被全球企业领袖公认为21世纪最成功品牌的苹果 iPod,设计简约,玩家即使不看说明书也能用一只拇指控制全机,再辅以电脑播放、网上 购 物等潮流,小小一枚掌中宝,改变了几十个行业的经营模式,并改变了整个 Net Generation(生于1980年以后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几乎所有的 iPod 玩家都承认, iPod 外形是打动他们的最重要因素。

外观设计创新是一个可以源源不断创造利润的魔杖。美国工业设计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平均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其销售收入将增加2500美元;日本日立公司的统计数据则显示,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额,工业设计的作用就占51%,而技术改造的作用仅占12%。以产品设计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已成为未来国与国之间角力的焦点,英国分析家约翰·霍金斯估计英国创意产业每年产值约2千亿美元,他更估计在今后15年里,这个行业的全球产值将达6.1万亿美元。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早就告诉业界,今后IT公司主攻的战场,不在实验室,而是在消费者的右脑与左心房;科技产品不应该高高在上,等着顾客卑躬屈膝地来学习,而是该参与到消费者的生活之中,与他们一起激动、幻想和创作。取悦右脑即取悦心灵,体验经济即右脑经济。

  
中国的右脑都到哪儿去了

曾经,中国人被认为是世界上形象思维最发达的种族。正因为汉语的形象思维等方面的表现力格外突出,有西方人评价其是最接近上帝的语言。传统西方文字,读和写的顺序是从左至右,操练的是左脑,传统汉语则是从右至左,操练的是右脑。当西方人很早就知道人类用“脑”思考,中国人却一直认为人类用“心”思考。就这样,西方人善于逻辑思维,因之左脑承受了太多压力,科技的进步并不能增强人们的幸福程度,甚至有所减少;东方人善于顿悟,右脑总处于高度愉悦状态,左脑的记忆库里却从未进行很好的整理,于是幸福的东方人遭受了西方人枪炮的教训。

但近代尤其是解放后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并不成熟的形象思维让位于并不成熟的逻辑思维,培养了一批只会按章行事,缺乏应变能力和创造性的左脑型人才。尤其是“填鸭式”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不断强化的是掌握语言、逻辑分析、数字处理的左脑,而负责形象思维的右脑则被闲置,结果学历越高,右脑能力越下降。

再没有什么比高考和标准答案更能扼杀 人的创造性了,1998年某省高考作文题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上万名考生以“自幼父母双亡,独自一人承担家庭重任成长至今”的公式化构思开题。知识的获取本应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但高考和标准答案的存在,只会让人把所有知识当成完成时,只在乎“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趋同,想象力却越来越枯萎。

在一切的标准化之中,教育的标准化最不可饶恕。仅就我们中国而言,1950年代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使得在大学的教学体系和学科设置上,人文社会学科被严重边缘化,具有很强人文内涵且给人带来美感的建筑被划入理工科,难怪有人说中国建筑师设计的房子不能看,只能住;高中生文理分班,文科生娘不疼,父不爱;政坛与商业明星更是清一色的理工科天下,一代代人重复着左脑教育模式,右脑型的人才被扼杀——当然,这个好像也怪不了谁,自西方工业文明勃兴以来几百年中,整个世界的大趋势就是这样。

中国不缺码洋百万的畅销书作家,不缺走上奥斯卡红地毯的电影巨星,不缺标价千万的商业艺术家,令人羞愧的是,不仅中国大陆十多亿人至今无人获得诺贝尔奖,近30年来,中国也从未曾诞生真正世界级的大文豪与艺术大师。经济奇迹证明了中国的左脑们极其成功,中国的右脑们却令人羞愧。据说,徐冰、谭盾这样的艺术家多少表现出了超凡、优质的右脑素质,但不幸的是,他们在自己的祖邦并不吃香,原因是他们“太不标准化了”。


本帖最后由 Isabella 于 2006-10-31 11:39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10: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访《全新思维》作者丹尼尔·平克:右脑人的崛起

在丹尼尔·平克看来,苹果电脑的史蒂夫·乔布斯、通用汽车的罗伯特·鲁兹,还有百度的李彦宏都是右脑先锋。

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著名的趋势专家,现为自由职业者。在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前,他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1995年至1997年给美国副总统奎尔担当讲稿主笔,还曾任《连线》(Wired)杂志编辑。他的第二本著作《全新思维》(A Whole New Mind)提出未来需要的是更感性、更富创意的右脑人而不是理性的左脑人,被多家财经媒体评为2005年最好的商业书籍之一。

  
关于右脑人及右脑思维——特别推荐李彦宏

《新周刊》:是什么促使你写《全新思维》这本书?

平克:在我写第一本书《自由工作者国度》(Free Agent Nation)的时候,注意到我的一些被访者,尽管他们是律师、管理顾问,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像艺术家那样时尚。我去过印度,因此比其他人更早关注外包现象,在写作和思考的过程中,我又进一步发现,我所遇到的一些商业奇才同样有着艺术背景。这促使我去作研究、搜集资料,做更多的采访,并在2004年开始写《全新思维》这本书。我写这本书,不仅仅试图解释这一戏剧性转变,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帮助个人和机构开发基于“六感”(即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的右脑思维能力,这一点在这个时代至关重要。

《新周刊》:这“六感”是不是像你在书中所说,可以通过训练获得?

平克:这几种能力都是人类的基本能力。只是,对于很多习惯左脑思维的人来说(包括我在内,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左脑人),艺术感和美感在信息时代已经退化了。因此我在书中针对这“六感”分别给出贴士,即便是最极端的左脑人也可以通过它们开发这几项基本能力。

《新周刊》:请举出一些典型的右脑人。

平克:这样的商界人物很多。罗伯特·鲁兹(Robert Lutz),试图改变通用汽车的人物之一,他说通用是一个“艺术和娱乐公司”,这是一个右脑先锋。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苹果电脑的CEO,典型的右脑人,苹果在他带领下的变化有目共睹。我要特别推荐的是百度的李彦宏,我觉得他也是杰出的右脑人——他的交响能力尤其出色。


关于中国——探寻意义是我们跟中国人学的

《新周刊》:你对今天的中国有了解吗?

平克:中国在过去几年的飞跃发展,和在亚洲地区同步发生的进展一起构成驱动我们所有人从信息时代进入概念时代的亚洲因素,也就是我提出的三大推动力之一(3A)。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一个庞大的、且日益壮大的有着良好教育背景、有才干、工作努力的阶层崛起了,他们胜任那些逻辑性的、线性的左脑思维工作。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很多中国新经济和商业人士正在进入概念时代,他们同样需要开发右脑思维。

《新周刊》:东方思维以感性、体悟为特征,也就是你说的“高感性”。那我们可以说东方人是天生的右脑人吗?既然右脑人在未来将更有优势,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会不会有更多机遇?

平克: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所提出的“六感”是人类的基本能力。没有哪一个国家或民族——当然不是美国——可以垄断这些能力。应该说,右脑思维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今天这种思维能力将被证明非常有效。

《新周刊》:可以为中国的企业给出一些建议吗?它们是不是也应该设立首席创意官,或者请美学家、人类学家、文学家来参与企业决策?

平克:这都是好主意。现在,每个企业都在卷入设计经济,所以中国企业确实需要雇用设计师、艺术家还有诗人。对企业来说,需要运用故事感来阐释本公司和产品。共情能力是沟通的关键,因此任何一个中国企业不仅对内对外都需要这种能力。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快乐和游戏的心态会带来更有效率、更富创意的工作氛围。所以中国企业应该明确支持员工爱玩,会玩。交响能力,也就是出色的整合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才是任何机构都需要的。至于探寻意义这一点,我想我不需要提醒中国的企业家,因为我们正是跟你们中国人学的。


关于创意——仅仅存在脑子里的创意没有意义

《新周刊》:会有人把你的《全新思维》和弗罗里达的《创意阶层的崛起》(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作比较吗?在某种程度上,你们谈论的都是“创意”这个关键词。

平克:我是弗罗里达教授那本书的粉丝,但我们这两本书有很大的不同。弗罗里达教授探讨的是区域经济的崛起,我的书则是关于职场的思维方式革命以及个人和机构如何在这个新时代制胜。当然,我愿意设想这样一种情形:那些看过《创意阶层的崛起》的市长们会把我这本《全新思维》给他们的孩子看,帮助他们为新世界做好准备。

《新周刊》:你本人呢,你是更多地在“执行”,还是“创意”?

平克:和很多人一样,两者我都会进行。但我是一个作家,我喜欢思考,因此在这个时候,我更多地在进行“创意”。当然执行也非常重要,仅仅存在于脑子中的创意可以说没有多大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1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左脑的歧路

传统教育理念一直都是“宁左毋右”,工业时代的法则也是标准化,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远离创造性和想象力。

左脑是怎样让我们感到不愉快的?因为左脑几乎就代表着理性、逻辑、规则、体制化、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它在工业时代给人类带来了集体主义的效率,但在眼下这个时代里却在和电子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它让我们放弃跳跃的思维和奇幻的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变成模块,让我们不愉快。


对习惯的清算

对于中国人来说,好些人在小时候都有过因为左手拿筷子而被父母用筷子劈头的经历。左手是不能拿筷子的,所有的父母都这么说。为什么?因为礼仪?因为“披发左衽”而被视为野蛮人?或者因为智力?

虽然早在1950年代,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教授就划时代地指出,右脑不逊于左脑,它实际上是高级的思考方式,但人们还是普遍认为左手拿筷子是不好的行为,小孩子必须要学会熟练使用右手。熟练使用右手,因而锻炼了左脑,左脑是理性的、逻辑的、规则的。

为什么左手不能拿筷子——因为它不合规矩,为什么不合规矩——这不需要问为什么。正是理性的、逻辑的、规则的思维,规定了使用左手是不合规矩的,使之成为一种“天然法则”——我们的习惯就是这样规定我们的思维。

我们再来看看,习惯是如何拒绝非常规思维的进入的。

丹尼尔·平克的“六感”理论把娱乐感列为其中之一,而孟买的买丹·卡塔瑞尔医生则因其致力于用欢笑来治愈病人而被平克认为是娱乐感最优秀的例子。让我感到有趣的是卡塔瑞尔医生创建了这项“欢笑瑜伽”之后的一小段自述:“如果我不是一名医生,人们可能会嘲笑我。”

为什么?设想一下,当我们面对一个人,他问我们“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在欢笑俱乐部里开怀大笑”,并许诺这对健康有好处,我们脑海里——准确地说,是左脑海里——立刻排列出这样的等式:一个古怪的动议+并非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动议提出者=疯子的举动。

很显然,我们习惯让我们深刻理解这样的逻辑推理,因此拒绝了一切看上去不合理的思维。这种思维机制让我们抵制了明显错误的同时,也放弃了可能有益的反传统尝试。

有一个冷笑话是这样的:“一只番薯走着走着,然后,它就跌倒了。”讲完了,就这样,好笑吗?可有的人真的会笑到晕死过去。为什么我们不能理解冷笑话?因为左脑让我们习惯了笑话必须要有起承转合的逻辑,要有包袱。我不知道右脑是怎么定义笑话的,但毫无疑问,它对笑话有不同的看法。

没有右脑思维,你连笑话都要少听一半。

  
对教育的清算

在中国的教育和考试制度里,机读卡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不仅为了机器的方便而制造出考生的不方便,更可恶的是,让一种机械的思维成为理所当然。

这种思维的定式就是,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有着唯一正确的答案,甚至唯一正确的表述方式!把唯一正确和错误混在一起,考生只需要选出来就可以证明自己了。所以,考生的能力由那些石墨方块的排列方式所表达,而不需要表述自己。由此又催生了一门新技术,如何正确使用2B铅笔和填机读卡。

如果再发展一下,教育的过滤制度可以用电子的与非门来解决,这就是我们要用四个选项的选择题来决定我们一生的最后结果。这当然是左脑乐于看到的,这是它最擅长的。我们培养的是知识掌握者,而不是创意制造者,这就也是很多人对想象力匮乏的教育制成品怨气冲天的原因。

然而,十年来,美国的艺术设计师增长了10倍,与化学工程师的增长比例是4:1。从1970年起,美国靠写作为生的人增加了30%,靠作词谱曲和演奏为生的人增加了50%。比起律师、会计师和审计师职业,更多的美国人从事艺术、文娱和设计工作。这是丹尼尔·平克给我们透露的信息,他试图告诉我们:艺术从业者,而非机械战士,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宰。

但所谓“MBA让位给MFA(艺术硕士)”的趋势在我国的教育体系里并不明显。我们最大的创意,就是新概念作文比赛,而这个比赛也变成了生产机器。它最终带来的并不是创意的普遍化,却可悲地变成文坛登龙术,成为一种技巧——如何在比赛中做出让评委们喜欢的“创新”动作。

这和我国历史悠久的教育传统一脉相承。历来,东方乃至中国的教育制度就以培养文学官僚而非技术官僚著称,这一美学化的教育办法让诗人和伦理学者成为管理阶层、让概念化和人际手法成为管理要义,而非西方社会所奉行的数字管理。而事实上,想象力为王只是这个体制的幌子,在外面还扣上一层“唯一正确”的僵硬外壳。

用2B铅笔在卡片上认真地涂小黑团的考生,和奋笔疾书六艺的儒生,在培养的方式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他们都是用左脑记住大量知识,然后用唯一正确的答案表达出来的存储器。

  
对效率的清算
  
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地用尽左脑?因为我们要追求效率,效率是一切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

福特主义为了表达对效率的追求,甚至到了操作工人微笑都属违规之列——“这会使生产线速度减慢半分钟”。这种昔日被封为圣经的效率极端主义到如今的电子操控时代就变得非常可疑,因为,即使再压榨人的效率直到把他们变成机器,也不会比机器更有效率。

卡斯帕罗夫的失败已经证明了人类在有关效率的计算上不会超过电脑,他每秒钟可以计算3步棋,可是“深蓝”可以计算300万步棋。总有一天,人们会不再去和电脑下棋,连和任何一个电子表下棋的兴趣都没有。在工业时代,机器已经证明了它可以比人的肢体更有效率;在后工业时代,电子技术则证明了它可以比人的头脑更有效率,至少是大部分头脑功能。有趣的是,这正好是左脑的部分。

福特主义至此可以下台,登场的是Google宪法。

我不知道怎么界定Google所带来的企业文化。这种随意性、娱乐性的工作文化号召大家以玩的心态来从事工作,他们从不怕员工在台球室和茶水间里浪费掉效率。在他们看来,重视娱乐感和正确地浪费时间正是一种有效率的体现。巧的是,这也正好是右脑的地盘:创造性和游戏精神。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定义一下效率。

  
对商业的清算

为什么我们拥有编制详尽、复杂说明书的能力,却没拥有将功能简化到不需要操作教程的能力?

有太多的人对产品说明书感到乏味,宁愿选择自己去探索产品功能,因为右脑已经厌烦了左脑所主导的具象思维时代。随着电子产品的日趋智能化、傻瓜化,随着可视化图形界面的大量使用,抛弃说明书的抽象思维时代走向使用者自我体验的天地。自我摸索、自我体验取代了模式操作的呆板性,带来更多的使用惊喜,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创造性的举动。人类科技的发展史就是由这两种思维所驱使前进的:左脑的工业时代,右脑的后工业时代。

在商业的算计中,我们正在看到右脑对左脑的反制。

产品的使用价值是左脑的,但附加值和设计感是右脑的;大型购物超市和工业制成品是左脑的,但个人商铺和手工制品是右脑的;二八法则是左脑的,但长尾理论是右脑的;BBS是左脑的,但Blog是右脑的;把Blog写成论文是左脑的,在Blog上梦呓是右脑的;Hi-Fi是左脑的,但Low-Fi是右脑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10: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左赚完,向右赚

体验经济、五官经济、情感 营 销……商人正通过神秘主义获取暴 利:玩 弄情感而不是逻辑,让人记住美感、故事、感觉而忘记询问成 本——这是右脑的胜利,是能让吝啬鬼和购物精算师大出 血的人性G点。

“情感是成功的市场营 销的唯一、真正的基础,是价值、顾客忠诚和利 润的秘诀。”情感营 销专家维基伦兹说出了现代商业的新秘密。iPod、PSP为什么成为崇尚个性生活的哈泼族(Harper)的标签?耐克广告为什么总跟鞋子没有什么关系?随时分居的现代男女为什么喜欢DIY的宜家家私?国际级企业的行为似乎为维基伦兹作了注解。

左脑掌管着理性的逻辑,右脑掌管着直觉和第六感。一杯咖啡按咖啡豆和水的成本来卖,值2元,是农业经济时代;值10元,是工业经济时代;值20元,是服务经济时代;当它值30元时,就是“体验经济”时代,商业取悦的是人类的右脑。感谢北京SOHO现代城穿蕾丝内衣的SOHO族、在办公室搭帐篷的Google精英、著名创意公司IDU请回来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是他们的右脑对付着消 费者的右脑。唯一的坏处是,当他们不断胜利,善用左脑的工程师面临失宠。


要心灵鸡汤,不是财务报表

中杯摩卡26元,打车24元。作为在星巴克喝一杯咖啡的成本,20元用于享受美国咖啡大排档的环境布置,20元用于小资的虚荣体验(出于小资情调不再新锐,该成本比1999年同比下降25%),10元是打发时间、自娱自乐、心灵打坐、观看美女的入场券——唯独咖啡豆和水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现代人的咖啡消费清单。当咖啡世界的外国人发出“发动一场战争,反击高昂的价格、长时间等待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杯子尺寸”宣言时,茶世界的中国人去星巴克是否也为追求更好的咖啡质量?角落里某个用“牛嚼牡丹法”喝咖啡的年轻人会推翻这个说法——他真能分清雀巢速溶咖啡和星巴克的分别吗?他来星巴克有什么追求吗?

喝百事可乐会觉得自己很年轻;用“飘柔”洗头会有去涂鸦的自由冲动;用NIKE会战无不胜;寻找被称为“游击队”的川久保玲专卖店会觉得自己很有时尚智慧……脑 白 金教你送礼,人头马教你浑身弄得脏兮兮去画画,雪碧广告更过分,教育人们把沙坑当游泳池来跳——蓝底白字的产品功能介绍已经OUT,正如星巴克宣称带来的是咖啡哲学,商业宣传同样进入社会哲学阶段。

“星巴克的成功之路是,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星巴克成功地营造了一种以星巴克式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公司精神》一书作者如是说。左脑的商业是看得见的,右脑却是看不见的。虽然消费者花了大价钱买LG的“巧克力”手机以获得虚无缥缈的“爱情”感觉,以致忘记问韩国人的成本核算,但这有什么关系?我们宁愿相信一块肥皂能够滋养心灵,而不是相信它含有的C17H35COONa花费了多少成本,又可以清洗多少毛孔。

  
要艺术,不是使用说明书

广告界有一句话:“搞懂了人性你就是广告大师。”在一篇叫做《如何攻克大客户》的网络文章里,引用了圣路可商务咨询公司的最新研究:“拿下大客户,并不全是因为销售顾问的专业力量(左脑)在起最后的决定作用。”文章提示,面对每一个潜在客户,都应该是8=?的心态,而不应该是6+2=?的心态——前者是右脑的感知,后者是左脑的逻辑思维;前者思维灵活多变,后者思维僵化停止。

此逻辑告诉我们,要取得“8”的效果,不一定在技术上增加多少成本。三星在技术上无法与很多欧美巨头抗衡,而它购买的专利数却在同行中最多,和喜欢自己开发的Sony形成强烈对比。1995年,三星创新设计实验室成立,借助设计战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惊人的市场份额,产品售价超过不少以技术为主导的欧美公司。不过,人们喜爱的是三星产品的“型格”,而不是它比别人拥有更厚的功能说明书。

三星为什么成功?相对那些去建立传统企业商学院的企业,它建立了诸如美术与设计学院、时装学院这些跟本行当风马牛不相及的学院。把一部手机如时装般设计是一个可怕的问题,却可能是吸引力的魔力之源。诺基亚有“倾城倾慕”、LG有实行蓝海战略的黑色手机、摩托罗拉CEO在设计中心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办公室看财务报表。而“HELLO,MOTO”不仅为大家准备了辣妹和贝克汉姆,全球第一家旗舰店宣称的也正是“像设计时装一样地设计手机”。难怪一位专心研究三星的人在研究完它的时装学院后感叹:“除了这些,我实在想不到为什么三星会成功。”

毛戈平设计的化妆品品牌MGPIN在上海很有口碑,三宅一生具有永恒主题的香水价格无人叫贵——艺术存在于商品之中。解释情绪的右脑商业思维向掌管分析的左脑商业思维发起挑战,如日中天的Intel,新CEO在旧CEO面前也毫不忌讳地提出要推翻过去证明成功的“金科玉律”,实行从消费者角度来设计产品的新策略——商业属于右脑未来已经成为国际企业的一个共识。

  
要提前介入,不是销售小把戏

“让研究人员走出实验室。”宝洁集团CEO雷夫利,把宝洁式的“消费者调查”传统提升到了一个高度,会时不时到消费者家中“微服私访”,调查人员甚至赖在他们家中同吃同住。伊莱克斯亚太区厨房电器产品线副总裁蜜雪儿·菲利普斯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在上海设立庞大的设计调研中心,目的是为了改善产品设计中不符合中国人习惯的细节,得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厨卫产品”的数据——中国师奶炒菜时爱用多大火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公认成功的世界企业25个首席创新官(CIO)中,有17个女性。”这是蓝色创意中国广告有限公司CEO柳军提供的有趣信息。女性右脑发达是科学的常识,而他认为商业的趋势已由过去功能决定形式,到功能随着感觉走——问题放到中国,很多企业未在产品设计上、整体概念上考虑右脑的感觉。销售环节是最底端的,中国企业没有将右脑思维提前介入推出市场前的各个环节。广告公司的功能还是做广告,没有参与包括设计、包装、概念的整个策划。

只有技术和创意的完美结合,才能造就商业的胜利。但对于已经达到发展瓶颈的企业来说,要将增长由“5%”跳跃到“8%”,出奇制胜依赖的可能是心理分析师和人类学大师。奇瑞QQ尽管被人控告抄袭,但它的可爱的确成为了白领宠儿,无人关心它是否有越野的功能——全面而强大的技术有时候在当中不是胜利的唯一因素,在“巨量传播”的世界,“不要试图说出你的全部,而是要聚焦于一个强有力的区隔概念,并把它钉入消费者心智。”

事实上,全球化工厂已经将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艺术家的办公室做得比工程师的办公室更大。但不少中国企业仍对“右脑方案”持怀疑态度。他们会为一个创意拍案叫绝,但不想为没有成本评估的策划书承担风险。这是以思想、美、直觉、概念崛起的右脑主义者战胜工业原教旨主义者的过程。高举写着“体验”的旗帜的右脑商业,目标是摧毁工业原教旨主义的偶像——存在于投资者、决策者、设计师、技术人员、消费者左脑中的那种遵循旧逻辑的“经济学理性”。


本帖最后由 Isabella 于 2006-10-31 11:44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10: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变中国的10个右脑

中国的思维正站在右脑和左脑的交汇点,在新感知和旧规则、新创意和旧方法之前,已经开化的右脑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疯狂英语 右倾的学习体验

其实没什么疯狂的,李阳甚至有些讨巧——看他的口号:让3亿中国人熟练地说英语。这个目标并不困难,因为2008越来越近,英语动物越来越多。

李阳的方法论走出国门就和教育革命扯不上联系,但在中国,疯狂英语绝对是右脑运转下的产物。中国人总是习惯地说,等我学好了,再开口讲。李阳则让人们明白,“开口”是唯一的捷径,即便是急功近利的疯狂体验也胜过鹌鹑式的循序渐进。这当中不包含任何创造元素,只是还原了最科学的学习方法,但是,你在学校里并不一定能够学到。

不是人人都在听过一场疾风骤雨式的演讲之后就能够书写流利,口语猛进,但至少可以明白,关于英语,你可以睡醒一个懒觉后学,也可以失恋心情不好时学。一切都和正襟危坐无关,重要的是:张开你的嘴巴,把脸皮放进口袋。学习,不单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锻炼。

李阳和疯狂英语面临的真正难题是,尽管能够随处掀起口语龙卷风,但风力过后,一切照旧。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套并不右脑的学习方法也显得右倾严重了,我们终究用左脑用得太久。

  
湖南卫视 快乐中国的屏幕索引

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和低质量正成为中国电视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我们没有特色,但有特点,比如行动统一的跟风,“超女”之后全国已经衍生出3000多个选秀节目。

这已经不是湖南卫视第一次开风气之先,早期的《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两张周末娱乐牌就曾经让综艺秀和相亲节目泛滥成灾。“快乐中国,湖南卫视”这一娱乐主题在年复一年的快乐创意中已经成为中国电视版图上最成功的媒介品牌,创新的VI系统、互动的节目形式、充分的节目预告,颇费苦心的内容设计。“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也成为国内所有电视媒体中对自身品牌进行清晰定位与形象区隔的第一家。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湖南卫视不仅进入日本和澳大利亚普通家庭,更是唯一进入美国主流电视网的中国省级电视台,而它在国内诸多地方台中的一枝独秀更不幸地衬托出了同行们的右脑偏瘫。

  
香港地铁 生活方式的中转站

不计其数的城市正在申报地铁项目,最近的一个是西安,所有的规划中,地铁长度都超过了100公里。但最敏感的问题被回避了,地铁如何生存?

忘记古老的巴黎地铁,香港地铁才是样板——它是世界上唯一盈利的地铁线。从站台到轨道,每一个角落都在展示香港人追求创意效益的极致。沿线发布的电子广告、电子媒体,包括已经超过480家的商店,让香港地铁成为功能齐备的生活中转站。地铁的概念被运用到空间上来,它掌握每天230万的人流,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它发布信息和赚取利益的尺地寸金。除去提供丰富的商业形式,文化的形象也被铭刻在地下三尺,从尖沙 站的亲子绘画活动到金钟站的吉他回响大赛,地铁融入人流,成为城市生活的的一部分。

  
动感地带 “我世纪”的代言人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平均每30秒钟,就会有一名动感地带新用户诞生。中国 移 动的动 感地带用户是现在WAP用户的主体,以15—23 岁的年轻人居多,他们崇尚自我,追求个性化,塑造另类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移 动 梦网能够成功的原因。中国移 动造就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同时救活了几大门户网站。它用新奇宣泄快乐,用时尚炫耀年轻。它超越通讯领域,让手机成为承载资讯、娱乐、商务等各种生活要素的个人终端,演绎着移 动世界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我世纪”的代言人,也成为这个时代的右脑尖兵。

  
盛大 虚拟快感的现实价值

1996年,中国第一间网吧“威盖特”在上海开业,从这天起,互联网就被预言为将改变中国人的生活和娱乐方式。预言的前半句很快成为现实,网络成为新的沟通方式,成为无纸化办公的通道,成为新的信息超市,但却远远不够娱乐。

娱乐并非只和网民与玩家息息相关,翻查2001年以前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无非是一本从集体烧钱到集体跳楼的流水账——没有娱乐的后果是没有盈利。同样是这一年,陈天桥从韩国引进的舶来品《传奇》在网吧内、在个人电脑上、在公务员的办公室里全面开花。网络游戏的横空出世带来的是网民数量的几何级增长,点卡的利润则将盛大公司的市值一再托高,焦头烂额的大小门户网站也由此发现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所在,纷纷相继出手争购游戏代理权。

2006年,4000万人还在游戏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游戏网站的注册量还在日益爆棚水涨船高。盛大公司则证明,虚拟的快感体验并非一无是处,它让网络的娱乐功能得以开花,让中国的IT巨头们避免夭折。

  
华硕 全方位的玩乐主义

华硕研发部最精锐的部队“机构与工业设计部”,成立了一个高喊“玩乐有理”的“天天玩乐俱乐部”(Weekday Leisure Club)。周一打靶、周二室外篮球、周三壁球与高尔夫、周四室内篮球、周五钓虾,每天晚上节目都不一样。对这群掌握华硕产品视觉形象的设计师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和生活体验不需要具备任何学习色彩和目的性,它本身就具有意义。

这种意义被引申到了产品的研发之中,成为华硕的设计核心,华硕的设计意识在国内IT品牌中难得一见,相形之下,其他品牌电脑简直如同钢铁浇铸的垃圾。华硕最新研发的皮革系列笔记本电脑将皮革与金属的介质融合,赋予了冰冷的电脑以温暖和气味,就被认为是手感经济美学的经典之作。

  
明基 设计的显学主义

明基产品以惊人的数量“攫取”国际设计大奖。在“2006 IF”上,明基一举拿下了17项大奖,从获奖数量来看,台湾已经远远超越日本与韩国,得奖数量仅次于主办国德国,是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再次成功拓展了中国在全球工业设计界的影响力。而之前的“日本Good Design Award”(G-Mark)上,明基获颁11项设计大奖。

无论是iPod的成功、Google的疯狂崇拜、三星的“化平凡为神奇”,还是BenQ的设计为先、创意取胜,都在于提升设计元素的比重。美国《商业周刊》曾如此评论工业设计:“在面对五花八门的选择不知如何是好时,消费者往往把设计当成新的区分标志。”在这个“酷经济”当道的时代,工业设计给明基带来的不再是附加价值,而是唯一价值。

明基的设计部门不叫“工业设计中心”,而是叫做“数码时尚设计中心”,两元相容贯穿的不仅仅是设计观,还有明基的企业哲学。看看明基的Logo,这个圆方体设计不仅从上层开始展开两元融合的和谐理念,也推广到了产品线上,成为柜台上的花花世界。

  
《新周刊》 新锐下的“蛋”

“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新周刊》在“新锐”的旗帜下,用卓越的选题策划能力和一流的创意水平,捕捉到了社会的热点和潮流趋势,成为中国社会近十年社会发展的风向标。

《新周刊》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所处的生活状态,在这短短的10年中,她以时代前沿观察家的新锐姿态,见证并记录了中国社会在这个世纪之交前后的深刻变革,也以她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我们时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

  
《南方都市报》 城市生活的审视者

在中国人无法描述出商报、晚报、日报等诸多报刊名目的区别时,《南方都市报》重新书写和定义了中国都市报的概念和形态。它在全国首辟时评版,引爆的不仅仅是广州报纸的时评热潮,也加速了国内报纸的时评之风。而评论和新闻报道的泾渭分明,也并非单是编排方式的创举,而是现代报刊的编辑理念。

畅所欲言的社评版表达着对责任的坚守和信仰,滚动式的系列周刊则触及着城市人经济生活的每一个重要层面,从选题到版式,《南方都市报》的冲击力和吸引力造就了国内传媒的新高度和影响力。

  
分众传媒 新广告传媒主导者

他们比传统媒体更早进入分众时代,在等待电梯的垃圾时间里吸引注意力,是江南春的敏锐创意,开创了一个真正属于分众媒体的新时代。

分众是中国户外电视广告网络的创建者。其商业楼宇联播网目前已经覆盖全国75个城市,6万多个液晶屏,日覆盖6000万中高收入人群。已占据该市场80%以上的份额,是该市场当之无愧的主导者。继2005年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后,又创下国内媒体业并购的最高纪录。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10: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是“新右派”--右脑六大能力自我测试

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中提出右脑时代应该具备“六感”: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这听起来有点玄奥,但如果把它们纳入具体情境中,就好理解多了。

通过以下30道自测题,可以快速检测自己是不是平克所鼓吹的“未来在等待的人才”。

  说明:选A为△型,选B为○型,选C为☆型,哪个选项最多就属于哪一型。

  △型:典型的“左派”。 ○型:在“左脑人”和“右脑人”之间摇摆的不定型。 ☆型:典型的“右派”。

  
设计感(Design)

1.你会怎样打扮自己:

  A.谈不上打扮,也不在乎牌子,过得去就好

  B.只认牌子货,严格按照时尚杂志的搭配指南来进行

  C.不管是名牌店还是小店,总能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衣饰

2.别人向你提起一幅广告海报时,你会:

  A.只记得广告语,不记得画面了

  B.只记得广告代言人

  C.对广告画面印象深刻

3.老板要看一份从网上下载的资料,你会:

  A.直接按网页格式打印

  B.存成纯文本格式之后打印

  C.下载文字,经过排版、选字体字号之后再打印

4.第一次来拜访的客人能不能一下子就找到你的办公桌?

  A.不能,因为我的桌子和别人的没什么区别

  B.不确定

  C.能,因为我的位置被改造成了自己的小天地,比如堆满卡通玩偶、贴满画

5.你觉得自己属于以下哪一类人:

  A.有耐性,缺乏想象力

  B.耐性和想象力都算中等

  C.有灵感,缺乏耐性。

  
故事感(Story)

6.为了说服客户接受自己的提案,你会:

  A.用PPT演示提案的来龙去脉

  B.把提案做成精美的印刷品

  C.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客户描述提案

7.周末要加班,但你需要同事的帮助才能完成。你会这样对不想加班的同事说:

  A.“这是工作,做不完的话大家都会有麻烦。”

  B.“我也不想加班啊,但不加又怎么办呢,帮帮忙吧。”

  C.“这件事情少了你怎么能行呢?对不对?”

8.在公司的聚会上,需要你扮演逗趣的丑角,你会:

  A.认为自己不合适,直接拒绝

  B.表示需要考虑考虑,其实是想找机会推掉

  C.愉快地接受,而且在聚会上自创段子,表现出色

9.在旅行中听到陌生人讲自己的经历,你会:

  A.姑且听之,谁知道是不是假的

  B.半信半疑,听过也就忘了

  C.听得津津有味,即便是假的又如何?

10.对于一段已经结束的感情,你的态度是:

  A.过去就过去了,不需要再提起

  B.不会刻意遗忘,有时也会想起某些片断

  C.经历是一笔财富,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情景和细节都是宝贵的记忆

  
交响能力(Symphony)

11.具体执行中遇到难题,需要马上决断的时候,你会:

  A.不管有多急,也要慎重考虑才能作出决定

  B.左思右想,难以决断

  C.凭直觉决定

12.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迷路了,你会:

  A.向路人问路或者在大街上寻找地图

  B.向警察求助

  C.通过记忆中的画面或者感觉找到方向,比如飘香的面包店

13.拿到一个新款手机或者数码相机时,你会:

  A.先仔细研读说明书再说

  B.在别人的指导下摸索机器的性能

  C.既不需要说明书,也不需要旁人指点,自己就能上手

14.公司发生办公室恋情,你的反应是:

  A.完全不知情,因为觉得跟自己无关

  B.经其他同事点拨才知道有这回事

  C.从蛛丝马迹早就洞悉一切,只是不予置评

15.你平时喜欢读以下哪一类的书:

  A.非虚构读物,包括社科、人文、史学、传记等

  B.流行读物,如畅销小说、历史随笔等

  C.幻想读物,如《银河系漫游指南》

  
共情能力(Empathy)

16.一位朋友向你倾诉心事,你会:

  A.尽自己最大努力不让别人知道它

  B.朋友刚离开,你就马上找别人来议论这个问题

  C.根本没有想过把它传给别人听

17.工作正忙的时候,偏偏有同事生病住院,你会:

  A.实在走不开,代以电话慰问

  B.有空的时候就去探望,没空的时候就不去了

  C.尽量挤出时间去探望,哪怕只能待一小会

18.曾经打过交道的人打电话给你,你会这样回答:

  A.“请问,你是——?”因为一时间想不起他的名字了

  B.“你好,请问是哪一位?”完全不记得他是谁了

  C.“×××先生你好,好久没联系。”

19.在咖啡馆,邻座有一个女孩突然哭起来,你会:

  A.表示关注,但不会有什么举动,觉得她可以平静下来

  B.想过去说两句,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C.走过去询问她,“需要帮忙吗?”

20.约了朋友,他/她却迟迟不到,也没有通知你,你会:

  A.觉得此人很不靠谱

  B.一边等一边心里嘀咕

  C.觉得朋友应该是不得已,自己正好也可以考虑一些事情

  
娱乐感(Play)

21.假如有朋友或同事对你恶作剧,你会:

  A.当场发火,拂袖而去

  B.心里可能不高兴,但没有溢于言表

  C.跟他们一起大笑

22.周末在家里穿着破T恤做清洁,朋友突然不期而至,你会:

  A.很尴尬,赶紧把衣服换掉再出来招待朋友

  B.表示抱歉,希望朋友不要介意

  C.自嘲“难得搞一次行为艺术,正好被你看到了”

23.对于游戏,你的看法是:

  A.纯属浪费时间,而且会带来负面影响

  B.偶尔玩玩也不错

  C.游戏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作为职业

24.你是不是很久没有大笑过了?

  A.是的,压力太大,笑不出来

  B.不记得了,一个月还是多久

  C.不,很多事情可以让我大笑,比如看《加菲猫2》

25.被人评价为“八卦”,你会:

  A.视为一种侮辱

  B.有点不高兴,觉得这不是一个好词

  C.有点得意,因为这表明自己的心态足够娱乐

  
探寻意义(Meaning)

26.选择一份工作,你最看重的是:

  A.有发展空间,待遇良好

  B.稳定,有安全感

  C.氛围好,同事情趣相投

27.假如到了35岁才发觉现在的工作不适合自己,你会:

  A.权衡利弊,不急着作出改变

  B.能混就混呗,都一把年纪了

  C.去追求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不然会后悔

28.工作太忙,上司希望你取消筹划了好久的旅行休假计划。你会:

  A.以工作为重,取消休假

  B.取消休假,但心里很不爽

  C.安排好工作,休假如期进行,工作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

29.旅行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一种有效的休息

  B.一种增长见识的方式

  C.一种生活体验

30.你希望人们怎么评价你的一生:

  A.“对社会有用的人”

  B.“一个好人”

  C.“生活家”


本帖最后由 Isabella 于 2006-10-31 10:40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10: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取悦右脑的20个爆破点

人人都可成为“新右派”,“新右派”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激发或自我开发出来的。20项技巧取悦右脑,你的灵感、创造力就能自由发挥。


心胸开阔

苦瓜脸与忧郁症是右脑的最大天敌。研究表明,当人往好的方向想或微笑时,大脑会分泌“β内啡肽”。“β内啡肽”在脑内的分布大都集中在下丘脑及脑下垂体,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的中枢,脑下垂体又是内分泌腺的主腺。只要常保持心情开朗,就可避免忧郁、烦恼。

  
勤用左手

曾几何时,儿童左撇子的待遇和兔唇几乎相当。但事实是,人的左手与右脑神经紧密相连的,经常使用左手,就能充分锻炼右脑。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是左撇子,英女王伊丽莎白也是,大画家达·芬奇也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你更想象不到的是,大美人玛丽莲·梦露也是……左撇子的人不仅更聪明,通常更美貌,也更成功。

  
D.I.Y

假如人人都是设计师,你最想设计什么?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是一个人人设计的年代——你可自己设计自己的服装与跑步鞋,你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字体——但在这一切还未来临之前,先从设计好你的家居、服饰配搭、菜单与体位开始吧。

  
再八卦一些

如果我们相信女性大脑=右脑,且不那么歧视女性的话,你不得不承认,许多办公室OL热衷的看八卦听八卦说八卦,其实是很好的业余爱好呢。看看香港《东周刊》或《壹周刊》就知道了,八卦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周密的推理能力与高超的言语表达能力。在繁忙紧张的办公室,八卦是最好的思想维他命与大脑保健操。

  
说笑话和段子

在陌生的饭局或谈判桌,讲个笑话或段子是最好的开场白。北京场子里传出的段子第二天就在全国各大夜场被屡屡提及,全国人民固然兴趣各异,方言也大不同,但娱乐精神却难得的一致。《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多数优秀的总裁比中层管理者幽默两倍。幽默感怎样核算?能讲两倍的笑话和段子?

  
戏谑别人,更戏谑自己

戏谑,而不是讽刺,风趣,而不是刻薄,戏谑是界定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生存方法论。戏谑能舒缓气氛,调解矛盾和减少敌意。一个只戏谑别人而吝惜自己的人让人如坐针毡,而一个不识戏谑老实巴交的人是人们眼中的低能儿与可怜虫,只能在公司年会时领取老黄牛奖聊以补偿。

  
挑三拣四

经验证明,一个什么都能下咽、什么衣服都能上身、什么男/女人都能上、什么事都肯做的人,感情工作生活往往一塌糊涂。选择那些让你愉快,用起来很舒适的东西,而不是别人觉得好的东西。要知道,在物质极大丰富商业极度繁荣的当下,讲究乃至挑剔甚至成为一种美德。

  
写诗

诗歌并不讨厌,但诗人常常令人反感。这些几成绝响的文学青年们可能想象不到,商场才是最适宜他们的舞台。美国有企业主专门聘请诗人来担任经理,取代了以前的工商管理硕士。“他们是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系统思想者,是真正的数字思考者。”诗人从良,往往成就非凡,但要注意,别轻易露出诗人的尾巴。

  
吃辣椒

嗜辣能证明什么?起码证明你的味蕾尚未与头脑一起钝掉。实际经验来看,那些嗜辣的人通常性格鲜明,表情生动,既能娱人,又能娱己。而那些喜欢寡淡无味食物的人通常性格苍白,谨小慎微。一个因畏惧上火、长痘、生疮而放弃了口舌之趣的人又怎能体会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快乐?

  
逛报摊,而不买

在思绪混乱时,逛报摊是一种了解多种思维形态的捷径——去注意那些你平素从未买过从未留意过的报刊,花些时间浏览,找出他们与你工作生活的联系。一个苹果落地,砸出了牛顿的万有引力,满天苹果,却未必能诞生一个天才。

  
不务正业

程序员只擅长写程序、律师只记得背条文,会计师专会整理数字……谁也不会认识他们的工作富有创造性。如今,跨界,行业与行业的Crossover成了潮流。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创造性的生活,就要去做一些你并不擅长的事情,随心所欲地去做,犯错也没关系。

  
至少有一项嗜好

一个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不近女色又不近男色,更不恋物,一个高尚而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无疑是可悲的。清人张潮说:“人之无癖者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嗜好的存在,至少能证明你欲望尚存,好奇不灭,还没有仙风道骨到泯灭人性的地步。

  
至少热爱一种游戏

消耗时间、无甚意义、消磨意志、使人变笨……游戏纵然有千般不好,但起码能锻炼你的手指与右脑灵敏度。最好的发明家都是富有幽默感的,最好的游戏玩家也都是具有创造力的。爱因斯坦说,游戏是最好的调查表。未来的天才至少要热爱一种游戏,无论是在线游戏、Game boy,PS2,或者是飞行棋、斗地主与打拖拉机。

  
同时学三门外语

难怪女生学外语既快又好。美国神经外科近年发现:儿童学会两三种语言跟学会一种语言一样容易,因为当只学会一种语言时,仅需大脑左半球,如果培养同时学习几种语言,就会“启用”大脑右半球。学外语时,不妨几门外语同时学,心有旁骛未必是坏事。

  
多旅行

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人是可悲的,老走同一条路、老看同一本书、老跟同一个伴侣的人是可怜的。旅行让人学会比较和辨证,走遍天下,对比、思考他们的不同,这是旅行的乐趣。

新鲜的经历能激活右脑功能,时刻保持新鲜心态更是富有创造性的前提。好奇能杀死猫,好奇也能催生天才。

  
多交异性朋友

过来人都这样告诫情路上的初哥,多交女朋友,找到最合适的。和旅行的道理同样的,多交不是滥交,意味着你不会一叶障目而不识泰山。没有充分经历过的婚姻其实是最脆弱的婚姻,因为婚姻的好处,是你永远有个属于自己的去处,问题是你也永远只能有这个去处了。

  
听肖邦

右脑也被称为“音乐脑”,负责完成音乐、情感等工作。音乐由右脑感知,左脑并不因此受到影响,仍可独立工作,音乐也可促使大脑分泌“β内啡肽”,发出令身心愉快,能量大增的“α波”。“α波”能使人产生创造力、联想力、直观力、想象力及灵感。

  
学画画

为什么艺术家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天才?作画时要随心所欲,没有条条框框的局限,而且作画时不能总盯着实物,这样左脑的逻辑、分析机能就会占上风。左脑沉静时,右脑就会涌现出智慧。可以考虑玩玩五线自画像(www.the5line.com)——这是一个培养全局能力的游戏,充满乐趣。

  
使用筷子

不是爱用国货,不是弘扬国粹,相比使用刀叉,筷子更有技术含量,更能锻炼手指,更能鞭策右脑,尤其当你是个左撇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双手比喻为大脑的“老师”。人体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层中都有着相应的“代表区”——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弹琴、使用筷子、织毛衣与刺激指尖就是最好的指尖运动。

  
参加选秀

为增加共情能力,平克先生建议每个人应去进修表演课,这在现实的中国无法想象,但你仍可从身边做起。美女可去选美,帅哥可去好男儿,会唱歌去参加超女,会跳舞去舞状元,年纪小去参加好宝宝评选,年龄大亦可参加夕阳红选秀……实在无此兴趣,观看、投票,与之同喜同悲是次优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10: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想“通脑”时代

超越左、右脑之分而进入一个左右脑相互贯通的“通脑”时代,这在今天还只是一个梦想。


人的身体是一切文化思考的源头——没有必要从很深奥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简单点说,因为人体有一个中轴,然后向左右两边对称延伸,所以人一思考起来,就会很自然地按照这个结构来展开,要么向左,要么向右,再不就是在左右“对立”之后来一个“统一”。

一般来说,讲欧洲或者西方历史的时候,都以文艺复兴作为一个分水岭,按照上面的身体思维法则,文艺复兴之前的几千年都是一个混沌的左右不分的年代,人一直在身体的这个中轴线上左右打望,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那时候,人的许多想法和做法与现在不太一样,但因为身居轴心,可左可右,不左不右,亦左亦右。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这个时期称为“轴心时代”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达·芬奇就是这个时代的人,他和今天的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你没法儿对他分类,说来说去,只有说他是“一个人”才算得上是比较贴切的。比如你说他是工程师,可他画画还真的不错,说他的画好吧,可他偏偏觉得自己对人体的研究足以使他成为一个好医生。今天的人会觉得他们很奇怪,其实,所谓工程师、医生和画家这样的头衔,都是今天的人按照今天的分类法则强加给他们的,像达·芬奇这样的时代精英,基本上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社会的要求来做事的,无所谓行医作画搞工程的。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这种人在当时一抓一大把,没什么稀奇。

但文艺复兴之后,这种人越来越少,原因是经过启蒙运动的洗脑,再配合随之出现的工业文明的倡导,人类基本上找到了一条向左的方向。表现在思维方法上,就是喜欢也很善于分类,另外就是功利心越来越强,效率观念也日渐深入人心,科学当道,理性至上。在文明的左行道上,社会发展得非常快,人虽然不像达·芬奇那样全面但却变得很能干很实用,这也难怪,因为就像拉·梅特里说的那样:“人是机器”。想起达·芬奇这样的前辈,后来的人常常会很感慨,觉得自己其实基本上

不配说自己是人,充其量只是一个画家(还分油画、国画、版画等等)、一个医生(还分牙科、脑科、心血管科之类)或者一个工程师(还分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等等)。

顺着上面的思路往下走,我们便可以知道,文明的左行道在延伸了二三百年之后也该到了拐弯的地方了。虽说各方面的迹象还不是很明显,但至少有两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转变可以说明右脑时代已经开始降临。首先是对理性的崇拜让位于对感性的沉迷,这一点,表现在当前的文化中,就是所谓创意大行其道,即兴的灵感式的执迷于细节的领悟力代替了以前理论的逻辑的系统的分析力,这样,掌管逻辑思维的左脑自然就由原来的主角变成了配角,感觉至上的体验派也就顺理成章地晋级为

时代的先锋。其次是对科学的信仰开始转化为对艺术的推崇。在左脑统治的时代,先天靠右脑吃饭的艺术家其实一直很边缘地在反抗和屈服的模式中,承担着挑战左脑权威的使命,可是到了如今这样一个体验经济的时代里,情感、美感、快感等成为整个社会的核心需求的时候,艺术家们毫无疑问变成了时代的宠儿。理性与科学是左脑支配下的工业文明时代的两大法宝,现在到了新世纪,一下子都面临瓦解甚至崩溃,这的确说明世界真的在变了。

右脑世纪的降临,令那些长期以来被压制的“右派”们欢欣鼓舞,扬眉吐气。但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左派”们几百年来打下的江山根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易手,比如说,现在虽然大家都为这些年有像吕克·贝松、盖·里奇这样的右脑电影而誓言准备娱乐至死,但好莱坞却仍然不失一统电影娱乐江湖的权势。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但却提醒我们就算右脑世纪已经降临,那这充其量也只是一个重新洗牌的世纪,上面所说的那两个令人欢呼雀跃的“转变”其实是两场残酷的世纪大战,左右脑的互搏,虽然右脑必胜无疑,但通往胜利的道路何其曲折漫长。

最后有一个补充可能会让“右派”们觉得不爽。虽说“右派”们认为左脑思维出了问题要抛弃,但是这种说法所沿用左、右脑之分的方法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各种夸右脑比左脑强的说法其实本质上也是很左的,有明显的左脑思维的痕迹。仅仅从这一点上看,要真正摆脱左脑惯性,以人类现在的智识水平来看,还不太可能。而更加不可能的是,考虑到左右脑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先天局限,所以,人类文明最完美的状态,应该是超越了所谓左右之分而出现的左右脑相互贯通的“通脑”时代,但这在今天,几乎还只是一个梦想。

<完>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11: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发完了…………

好好看看,我觉得这个专题做的很好。

去测试一下,看看你是什么人才,我感觉我们这里好像右脑人才很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5-1-19 02:40 , Processed in 0.05002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