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查看: 6154|回复: 22

[澳洲] 彼得.杰克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9 16: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平简介:

      彼得.杰克逊 (Peter Jackson)

      出生: 1961 10.31  

      活跃年份: 80's—00's

      地区: 新西兰

      类型: 导演 演员 监制 编剧  

      星座: 天蝎座


主要执导作品:

      2003年《指环王:国王归来》(“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2年《指环王:双塔奇兵》(“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1年《指环王:友谊之戒》(“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1996年《被遗忘的影片》(“Forgotten Silver”)

      1996年《恐怖幽灵》(“The Frighteners”)

      1994年《罪孽天使》(“Heavenly Creatures”)

      1992年《群尸玩过界》(“Braindead”)

      1989年《对付弱者》(“Meet the Feebles”)

      1987年《宇宙怪客》(“Bad Taste”)


获奖纪录:
          
      2004年因《指环王:国王归来》获第76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奖

      2002年因《指环王:友谊之戒》获第74届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2002年因《指环王:友谊之戒》获第74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提名

      2002年因《指环王:友谊之戒》获第74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

      2002年因《指环王:友谊之戒》获英国学院电影最佳导演奖

      2002年因《指环王:友谊之戒》获英国学院电影最佳电影奖

      2002年因《指环王:友谊之戒》获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2001年十佳影片

      2002年因《指环王:友谊之戒》获第1届美国电影协会最佳影片奖

      2001年因《指环王:友谊之戒》获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

      2001年因《指环王:友谊之戒》获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奖

      2001年因《指环王:友谊之戒》获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电影制作特别成就奖

      1995年因《罪孽天使》获第67届奥斯卡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1994年因《罪孽天使》获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银狮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发表于 2006-9-19 16: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他的简历,发现他拍恐怖片,蛮擅长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彼得·杰克逊是80年代和90年代新西兰电影界颇有声望的导演,年龄不大,却留着满脸的胡须。他自小就梦想着自己能拍摄一部影片,随着编导的《群尸玩过界》(“Braindead”)、《罪孽天使》(“Heavenly Creatures”)等影片受到世人的肯定,他也成了为数不多的赢得主流媒体尊重的恐怖片导演之一。他的早期作品以恐怖成份居多,但也不乏幽默搞笑,擅长使用电脑特技呈现出奇特的视觉效果。美焕绝伦的《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推出,令世人震叹,使这位魔幻导演的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辉煌天地。

      彼得·杰克逊,1961年10月31日出生于新西兰的惠灵顿(Wellington),他的童年是在惠灵顿北部的普克乌阿·贝(Pukerua Bay)小镇渡过的。小时候他就有丰富的想象力,经常痴迷于恐怖与幻想。1969年的圣诞节,8岁的他,从父母哪得到了一架照相机。在一些学校里朋友的帮助下,开始拍摄自己的“电影”。17岁辍学后,他又迷恋上了魔幻鬼怪,开始痴迷于经典魔幻小说《指环王》。不久,杰克逊在当地一家报社找到了一份工作,所得的薪水使他可以买一架自己的16MM摄影机,继续他的电影梦。

      1983年,这个初出茅庐的“导演”拍摄了一部10分钟的处女作《阳光下的炽热》(“Roast of the Day”)。之后,杰克逊在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协助下,1987年终于推出了他的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科幻喜剧片《宇宙怪客》(“Bad Taste”)。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外星人到地球来找人类的肉体,把它弄到外层空间去开快餐馆。影片情节怪异,虽然许多人可能会对这部影片嗤之以鼻,但是他的这部处女作不仅十分搞笑,而且是基于通俗文化和普通习俗的一个创举。这部75分钟的小制作影片,历经三年多的拍摄,最后还是在新西兰电影委员会(New Zealand Film Commissio)的一个同情者的资助下,才得已完成。创业之艰辛,何人体会?

      杰克逊接下来的一部作品是1989年自编自导的人偶片《对付弱者》(“Meet the Feebles”),并不是很成功,被人描述成是木偶片《大青蛙布偶秀》(“The Muppet Show”)的恐怖版。命运与他的处女作差不多,只能算做是练手之作。1992年,杰克逊致力于创作那部事先并不看好的恐怖片《群尸玩过界》(“Braindead”,在美称之为“Dead   Alive”),没曾想杰克逊将此片拍成了90年代最过瘾的黑色幽默恐怖片,成为他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年青人的母亲被鼠猴(Rat Monkey)咬伤后,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吃人恶魔,凶残地猎吃朋友、邻居,最后演变成了僵尸群杀,场面相当血腥。这是一部最过分、最离奇、最变态、最无人性的经典僵尸片,轻而易举地超越了影史上所有同类恐怖影片,被纽约每日新闻报(New York Daily News)称为"迄今为止最血腥的影片"。这部影片在世界各影展上先后获得了法国阿沃里亚兹电影节(Avoriaz)等16项国际电影大奖,杰克逊也因此获得了“恐怖大师”的称号,成为好莱坞十大恐怖片导演,由此受了大制片厂商的赏识。1993年,杰克逊与几位新西兰导演和制片人成立了后来在《泰坦尼克号》(“Titanic”)和《指环王》中大显身手的维塔(Weta)特技公司,他的名下还拥有温纽特影片公司(WingNut Films)和惠灵顿“三尺六”片场(Three Foot Six)。

      毫无疑问,杰克逊已在血腥恐怖片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也在恐怖片影迷们的心中占有了重要一席之地。但是,接着他却完全改变了执导风格。1994年,杰克逊与长期的合作伙伴及生活伴侣弗朗西丝·沃尔什(Frances      Walsh)历时一年创作了悬疑犯罪片《罪孽天使》,并亲自执导此片。影片是基于新西兰现实生活中朱丽叶·休姆(Juliet Hulme,凯特·温斯莱特饰,Kate Winslet)和波林·帕克(Pauline Parker,梅拉尼·林斯基饰,Melanie Lynskey)发生于50年代的一宗轰动杀母案,描述了二位少女充满幻想的青春情怀和失控的同性恋情,而导致其中一位谋杀其母亲的悲剧故事,具有强烈的黑色幽默色彩。在这部影片中,杰克逊不像他以前执导的一些作品,而是充分表现出了仁慈的一面,并没有去指责她们的行为,或让她们为自己的行动道歉,只是反映出这二个少女真实、富有同情心的人性一面。同时,他还充分展示了他的标志性特点,将他喜爱的恐怖元素混合入带奇幻色彩的特技效果,把二少女的作爱场景处理得诡异、有如行云流水,体现了独特的摄影技巧。此片成为彼得·杰克逊事业的分水岭,不仅捧红了凯特·温斯莱特,也使他获得了许多国际大奖,包括1994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银狮奖,以及1995年第67届奥斯卡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继《罪孽天使》之后,杰克逊又回到了他恐怖喜剧的老路上。1996年,渐有名气的杰克逊被好莱坞环球影业公司(Universal Studios)挖去,编剧、拍摄了一部好莱坞恐怖片《恐怖幽灵》(“The Frighteners”),加拿大明星迈克尔·J.福克斯(Michael J. Fox)在剧中饰演一个灵魂侦探弗兰克,自称能与灵魂对话,在他的两个鬼魂朋友的帮助下,靠驱鬼骗钱为生。这是一部融合诡谲、惊悚和幽默于一身的黑色喜剧片,杰克逊在片中制作了500个特效镜头,展现了绝佳的电脑特效和动画技巧,视觉效果惊人,曾获1996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国际电影节最佳视觉效果奖及最佳影片的提名。同年,他还推出了自己编剧和执导的影片《被遗忘的影片》(“Forgotten Silver”),这是一部关于被人们遗忘的新西兰电影制作和发明家科林·麦肯齐(Colin McKenzie)的纪录片,曾获得葡萄牙国际幻想电影节(Fantasporto)观众评选奖。随后彼得·杰克逊“销声匿迹”了几年。

      1998年8月,彼得·杰克逊再次出山,却惊人地宣布他的下一个计划是执导被称为“世纪之书”的《指环王》。难怪杰克逊没了声息,原来他去改编少儿时的不解情缘----《指环王》。《指环王》三部曲:《友谊之戒》(“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双塔奇兵》(“The Two Towers”)、《国王归来》(“The Return of the King”)是英国现代幻想小说泰斗、牛津大学文学教授J.R.R.托尔金(J.R.R.Tolkein)发表于50年代的经典魔幻小说,曾被译成25钟语言,风靡全球。

      杰克逊和他的妻子兼老搭档弗朗西丝·沃尔什经过3年的筹划编写,经时15个月的拍摄,终将这部“最应该拍成电影,但又根本无法拍成电影”魔幻经典的第一部《友谊之戒》异常华丽地搬上了大银幕。影片描述了发生在史前虚拟的中土世界(Middle Earth)史诗般的善恶交锋、超凡的英雄、神奇的物种和强大的黑暗势力。故事范围庞大,人物情节造型众多。为了保持三部曲的一致性,甚至采用了宝利通公司(Polycom)先进的ViewStation群组视频通信系统,来调度150多个不同场景的拍摄。新线公司也投入前期预算2亿7千万美元,保证主创人员的前后统一,使杰克逊成为影史上第一位同时执导3部大制作影片的导演,同时也开创了好莱坞历史上首次连续三集电影同时开拍的纪录。影片在景色纯美的新西兰拍摄,一向以视觉见长的鬼才导演杰克逊,凭他那大胆的幻想风格和敏锐感觉,并结合了全新的电脑科技特效,将托尔金的那个充满神秘梦幻色彩的史前中土世界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拍出了影史从未有过的视觉奇观。

      这部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一部影片,深得影迷好评,媒体一致称赞“拍出了真感情、真色彩”,仅在北美就获取了2亿943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连续霸占各国票房排行榜首位。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还为杰克逊颁发了电影制作特别成就奖,并先后获取了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第1届美国电影协会最佳影片;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2001年十佳影片;英国学院电影奖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奖在内的5个奖项。更是一举拿下了本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等13项提名,成为最佳影片强有力的争夺者。三部曲的第二部《双城奇谋》和第三部《所向无敌》将分别定于2002年及2003年的圣诞假期开始公映。

      彼得·杰克逊与弗朗西丝·沃尔什于1987年结婚,并有两个孩子:比利(Billy)和凯蒂(Katie)。沃尔什从维多利亚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她先后与杰克逊合作过《对付弱者》、《群尸玩过界》、《罪孽天使》、《恐怖幽灵》、《被遗忘的影片》等影片,几乎涵盖了杰克逊所有的执导影片,是他忠实的合作伙伴。她还以《罪孽天使》一片与杰克逊共同荣获1995年第67届奥斯卡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1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杰克逊一手创建的魔法巨塔――维塔公司

相关资料参考:【电影学校】工业光魔与好莱坞的特效变迁https://www.bbmbbs.com/thread-1728-1-3.html


当金刚从帝国大厦缓缓坠落时,却意味着另有一座巨塔——“维塔”在好莱坞已经傲然耸立起来。如果说,从八十年代开始,由卢卡斯建立的“工业光魔”(ILM)将电影带进了全新的数字特效时代,那么在今天,当《星球大战》、《世界大战》连连失手奥斯卡特效奖后,似乎意味着一个“魔高一尺,塔高一丈”的双雄并立时代已经到来。随着今年的《X战警3》,还有2007年根据游戏大作改编的电影《光晕》以及奇幻新片《水马》(The Waterhorse)的上映,维塔将会继续向全世界散发自己的魔力。

魔高一尺,塔高一丈
       
“维塔”(WETA)本来指的是新西兰特有的一种巨型无翼蟋蟀。这种最长能到10厘米的大蚂蚱是新西兰最大的昆虫,但
如今只能在靠近海岸的隐蔽处和内陆的少数地区见到了。

对比一下维塔和工业光魔这两个名字,你就会发现,一个用的是本乡本土的昆虫作标志,令一个则完全是工业化的,充满金属质感的——工业光魔的logo就是一个散发着光晕的灯泡,还有一种则是一个魔法师从齿轮中探出身子。徽标的不同已经说明了两个公司的两种路数:创意与技术,自然与工业。

工业光魔是伟大的,它创造的“星球大战”已经象神话一样深深印在影迷的脑海中,它的(也就是卢卡斯的)THX标准成了全世界的HiFi标准。它曾经也是极具创造力和灵感的,为今天的电影特效建立了无数标准。但如今,工业光魔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浑身闪着金属光泽的巨人,灵感和创意慢慢被工业化的标准所取代。

维塔则全然不同,也许因为工业光魔背后站着的卢卡斯就是一个喜欢工业化标准的人,而维塔背后的彼得.杰克逊则充满各种奇思妙想。

顽强的土蚂蚱
       
1933年,凭着前两部作品《坏口味》和《对付弱者》已经在cult片影迷中颇具声望的彼得忽然意识到,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就不能永远沉浸在自己的怪趣味中。于是,他接过了《罪孽天使》的剧本。同时他也发现,如果不能拥有一个自己的特效公司,他将无法把电影的创意表现出来。幸好,在人杰地灵的新西兰,不难找到怀才不遇的天才。理查德.泰勒和泰妮娅.罗杰就是这样的人。当时,擅长化装和缩微模型的他们所组建的一个小特效公司正在倒闭的边缘,当彼得和泰勒在一次电影同人聚会上认识后,两人一拍即合,共同成立了维塔公司。
  
最初的维塔家底寒酸,只有一台价值25万元的SGI图形工作站可以算公司的有形财产。除此以外,就剩下理查德.泰勒“捏泥人”的手艺了。这个当时被同行戏称为“南方的工业光魔”(美国人一般说“南方的XXX”都有点挖苦其老土之意)的特效公司,事实不过是一个用8号篱笆线把信徒们围起来干活的手工作坊而已(8号篱笆线是新西兰男孩干农活时感觉结实好用的工具,维塔的人常常在遇到问题时彼此鼓劲“用8号篱笆线把它搞定”)。《罪孽天使》拍出来以后,不但彼得.杰克逊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电影中的特效场景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泥土塑成的人形忽然活了起来,在温暖的光线下和主人公一起翩翩起舞……影片的造型设计赢得了新西兰业界最高的电影与电视奖。
       
刚干出点成绩,困难就随之而来了。彼得的下两部作品又回到了玩票的心态:一部“伪纪录片”《被遗忘的电影》和依然搞怪骇人的《神通鬼大》。制作后者几乎花掉了维塔所有的资金,而影片商业上的不成功几乎搞垮了维塔。几名极有天赋的模型制作者离开了维塔,为了赶档期又压缩了后期制作的时间,维塔公司为了糊口甚至连画广告板这种没什么实质收入的工作都肯接……彼得.杰克逊与维塔第一次进入好莱坞体系的尝试就这样不完满地结束了。但也有好的一面:彼得,或者说维塔,终于有了正规的设备和完善的团队,彼得.杰克逊的妈妈再也不用充任倒茶水的工作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彼得/维塔最后一次沉湎于游击队式的即兴创作。

把维塔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的,是斯皮尔伯格的徒弟罗伯特.赞米基斯。曾任《神通鬼大》制片人的他看到了维塔的潜力,决定把自己9000万美元的科幻大制作《超时空接触》的特效交给他们。几乎与此同时,彼得一直在跑的《指环王》也终于花落新线公司,大笔的资金源源而来。一直象土蚂蚱一样顽强蹦达的维塔公司终于出头了!

一只蚂蚱两条腿

从筹备《指环王》开始,维塔这只大蚂蚱慢慢强壮起来,已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了。到拍完了《指环王》,维塔的制作团队已经由40多人激增到了四、五百人;手里的电脑从当年的一台SGI增加到了4400台。彼得.杰克逊和理查德.泰勒都意识到,靠一条腿走不了多远。于是,公司重组成了两个:以制作手工、缩微模型和化装造型为主的维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 Ltd.)和以数码技术为主的维塔数字公司(Weta Digital Ltd.)。公司也搬到了首都威灵顿——那里距离飞机场只有不到五分钟的车程,65000平方英尺的占地面积,足够制作各种规模的电影。在这个两条腿的大蚂蚱中,彼得.杰克逊是负责输出思想的“大脑”,这些思想灵感顺着神经传递到了理查德.泰勒的“神经中枢”,泰勒象捏泥人一样做出各种模型,把奇思妙想变成真实的形象;然后,维塔从工业光魔挖来的电脑高手,当前维塔数字公司的掌门乔.莱瑞特负责让那些模型在电脑里运动起来,这样,维塔这只大蚂蚱就可以向前跃进了。原则上,这两个公司是“形影相伴、各行其职”。但若碰上象《佐罗的面具》这种只需要制作一个列车模型,或《X战警3》这种只需要后期数码合成的影片——也是会单独工作的。有意思的是,直到今天,维塔工作室一直保持着全部是新西兰本土成员的本色,而维塔数字公司200多人则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联合部队。这两条腿还真是“土洋结合”呢。

天马行空与脚踏实地

想当初,拍《指环王》之前,原著的粉丝们都怀着疑虑:一个全都说着新西兰土腔儿,几乎没有大制作经验的特效公司,能不能完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电影三部曲?能不能展现托尔金笔下纷繁神奇的中土世界?恐怕除了彼得.杰克逊,当时谁也没有把握。今天,有不少人会不屑一顾地说,《指环王》这个电影完全是由金钱堆砌起来的特效带来的,这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想法。事实上,维塔的成功离不开的是脚踏实地的作风和天马行空的创意。

作为实在勤恳的新西兰人,维塔(尤其是维塔工作室)表现出的那种脚踏实地认真态度简直令人崇拜。光是为《指环王》做前期准备,维塔就花去了足足两年半的时间;设计了超过14000个微缩模型,纯手工打造了将近5万件盔甲和武器(那些锁子甲都是一环一环扣起来的),光是精灵尖尖的耳朵和哈比人布满毛的大脚,就有几千对……据说,当时的维塔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模型橡胶需求者!拍摄《金刚》也是如此,为了逼真起见,维塔甚至特意做了一个高达24英尺,也就是7米多高的大猩猩模型!如今,这个模型还挂在维塔陈列室的顶棚上呢。

《指环王》里的特效镜头超过1500个,这可不是全能靠电脑特效解决的。为了这部片子,维塔人可以说是开动脑筋,土法上马,以DIY精神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真实的中土世界。就说拍白衣萨茹曼的黑塔吧,一般做特效的恐怕直接就上CG,用电脑做个3D模型,想怎么拍都可以。但维塔和彼得.杰克逊却觉得这样不够真实有质感。于是他们用泡沫塑料制成了一个缩微模型,然后用针孔摄影机移动来拍摄。这样的效果当然不是3D能做到的。还有霍比特人的身材问题,怎么把和其他演员在同一画面的西恩.奥斯汀拍得象小矮人呢?其实简单的近大远小原则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可一旦摄影机动起来,马上又穿帮了。维塔的工作人员想了个绝招:把演员的座位也做成活动的,用计算机系统控制,使摄影机动的时候演员也相应跟着动,这样拍摄出的镜头,人物之间的高矮和位置关系始终是正确的!

难怪《指环王》的摄影师安德鲁曾半开玩笑地说:“指环王是地球上有史以来预算最低的巨片。”——真的,实际上《指环王》三部曲的总投资不过2亿左右,折合到每一集也就9000多万美元。如今1亿美元成本的影片比比皆是,作为“超级大片”的《指环王》,与其说是金钱堆砌起来的,不如说是维塔创意与灵感的结果。即使在当时,维塔在《指环王》中运用的技术也不是最先进的,但却是最有效、最成功的。在电影之中,维塔要做的不是炫耀特效技术,而是为电影服务,绝不喧宾夺主。当你走出威灵顿机场,看到那个巨大的伸手去抓魔戒的咕噜姆雕像,以及“欢迎来到中土世界”标语时,你一定会为维塔人的可爱所打动。就跟皮克斯公司一样,这些电影界的新锐充满灵感和幽默,用全部热情去实现着电影的梦想。

今天,当维塔已经象一座魔法巨塔一样屹立在好莱坞上空时,它依然保持着可贵的“赤子之心”,为独立电影人完成着他们的电影梦。除了《光晕》这样的大制作,他们还会为新西兰本土恐怖喜剧电影《胆小鬼》做特效;为韩国的一部科幻动作片做数码渲染……这座魔法巨塔中,你永远能发现一条可以从底层拾阶而上的道路,直通梦想的天国。

关于维塔的五个关键词

Guest客串
        彼得.杰克逊曾在他自编自演的处女作《宇宙怪客》中客串了好几个过路角色……这种“优良传统”在维塔公司发扬光大,就拿《指环王》系列来说,包括杰克逊在内的所有幕后制作人员都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群众演员的角色,他们中更是有人被反复“杀死”十多次。而在《金刚》中,金刚在帝国大厦与战斗机对打时,仔细看好了,几名飞行员的扮演者,除了1976年老版“金刚”的扮演者瑞科.贝克和彼得.杰克逊,其他都是维塔公司的技术人员。另外,因故退出《金刚》的作曲家霍华德.肖,却同意保留了自己在影片中客串乐队指挥的形象。

Green Screens绿屏技术
        “绿屏技术”对于现在的好莱坞来说,可不是什么新鲜玩艺,但是维塔公司却将《金刚》制作成“全绿屏”影片,这可不多见。演员们是在摄影棚中完成全部的拍摄工作,背景皆是绿色的针织幕布。这种全绿色的大环境会在后期制作时用CGI填色,完成当时的地理环境。与此同理的还有“蓝屏技术”,但由于它与人物接合的边缘部分显得非常粗糙,所以往往只会作为备选。

Motion-capture动作捕捉技术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指环王》和《金刚》背后的另一个功臣——安迪.瑟金斯,他肯定已经习惯了脸上和身上贴满动作捕捉触点,在动作捕捉台上跳来跳去,因为在这几部影片中,他皆扮演了一个“不存在”的角色:咕噜姆和金刚。另外,维塔公司还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了《机械公敌》中,别看机器人莫尼有着精致的小脸,浑身散发着银色金属光,其实他的扮演者不但没那么苗条,还有啤酒肚。
  
  
  
  
Laser Surgery激光矫正手术
        2004年初,彼得.杰克逊刚刚因《指环王III:王者归来》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作为奖励,他去医院为眼睛做了激光手术,正式告别近视眼。另外,在拍摄《金刚》过程中,杰克逊还丢掉了70磅的肥肉。


本帖最后由 Lixy 于 2006-9-19 16:41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发表于 2006-9-19 20: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额滴神啊,偶只知道指环王,原来真的是个恐怖片导演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21: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nny1010 于 2006-9-19 20:41 发表
额滴神啊,偶只知道指环王,原来真的是个恐怖片导演啊!


好多知名导演其实都是导恐怖片出身,比如《蜘蛛侠》导演山姆.雷米,还有《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导演阿方索.卡隆等。
彼得.杰克逊的创业可说是白手起家,现在终于成为可以与工业光魔媲美甚至超越后者的特效巨人,非常不容易,让人佩服!
发表于 2006-9-19 22: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导演长的像怪兽
发表于 2006-9-19 23: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萧蔷 于 2006-9-19 22:44 发表
导演长的像怪兽


人不可貌相。
发表于 2006-9-19 23: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机器人》还挺有意思的。

跑个题,一看指环王,就想起了弓箭手,超帅呀~~~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07: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sabella 于 2006-9-19 23:09 发表
《我,机器人》还挺有意思的。

跑个题,一看指环王,就想起了弓箭手,超帅呀~~~


是啊,偶觉得OB就那个角色最光彩照人,精灵莱歌拉斯一出现,美得让人窒息,差点窒息而死。
真是绝色男人那,我觉得虽然这是个纯粹摆Pose的花瓶角色,可OB后来的片子没有一部能超越此部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发表于 2006-9-20 09: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ixy,大清早见到帅哥啦,一天都会好心情
发表于 2006-9-20 12: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他在《指环王》里面好帅啊 ,ms《海盗》里就差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2: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彼得.杰克逊是伯乐啊,要不是他发掘了OB,说不定OB还要等多长时间才能红呢!
发表于 2006-9-20 12: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xy 于 2006-9-20 12:35 发表
彼得.杰克逊是伯乐啊,要不是他发掘了OB,说不定OB还要等多长时间才能红呢!


呵呵,“伯乐”!

想起了昨天晚上咱们在MSN上说的了,绕到最后,大家都是伯乐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6: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sabella 于 2006-9-20 12:53 发表


呵呵,“伯乐”!

想起了昨天晚上咱们在MSN上说的了,绕到最后,大家都是伯乐


偶本来还想就伯乐问题说点什么来着,可转念一想还是别了,免得又被某银说成水,偶怕了你们了,行不?

想起《天下无贼》里的一句话:“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我看应该改成:“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伯乐!”要是没有伯乐去发现,哪来的人才!
8过象OB这样的即使有了伯乐也难走得很远啊,没演技的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4-12-23 00:44 , Processed in 0.04772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