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在家闲闲地翻着电视频道,看到央视6套在采访影片《东京审判》的主创人员。一直有想去影院看这部片子的想法,所以反而不是很想看这个节目,怕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倒是父母,认认真真地看了这个节目,然后爸爸斩钉截铁地说,“这部电影,全家出动,电影院!”
于是昨天晚上全家冒着大雨倾巢出动。没想到影院里居然坐了个满满当当。注意观察了一下,年轻人占大多数,其次是带着孩子的中年人。
这部影片真实地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那场引起全世界关注,庭审历时两年零5个月,开庭达818次的世纪大审判。就内容而言,其实是很简单的。两条线路,一主一辅。主线从写实的角度去追溯了那发生在六十年前的一幕幕历史影像,将那些见证着苦难、血泪、暴虐、屈辱的往昔,却并不被世人所熟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新还原于世人面前,导演巧妙地利用了“庭审”这一贯穿全片始终的元素,将整个故事的节奏衔接得张弛有度、扣人心弦。
影片中的大法官梅汝璈、检察官向哲浚、顾问组组长倪征燠等中方审判代表都是还原历史的真实人物。个人感觉,以往看那些义正词严的正面形象总会有脸谱化的感觉,可是刘松仁饰演的法官梅汝璈非常地出彩,把人物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受伤时的屈辱感、民族道义的责任心表现得丝丝入扣,不愧为香港影界的老戏骨。
辅线讲述的是大法官梅汝璈身边一位年轻的随行记者肖南的故事。肖南留学于日本,抗战时回到中国,抗战结束后作为记者随行到日本纪录这次审判。到了日本后发现,他以前的朋友们已经发生了不同角度的变化。我想导演的意图是想表明这场战争无论是对中国还是日本国民的心里都产生了难以言述的影响吧!可是,总觉得这条辅线过于徒劳牵强,好像是为了感慨而感慨,为了吁嘘而吁嘘,缺乏真实的深度和力度。几位年轻演员的表现,乏善可陈,特别是扮演记者的朱孝天,撇开平淡的表演不谈,一口浓厚的台湾腔普通话实在让我感觉不到站在对面的是一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反而觉得是个奶油腔十足的阔家公子;倒是几位本不是太引人注意的配角,如总结陈词的检察官、日方的辩护律师、饰演东条英机的战犯等演员,表演入木三分,可圈可点。
影片的最后,11位法官对于是否执行死刑的投票是最为紧张的一刻,连本已知道结果的我也忍不住屏息期盼。在唱出最后一张赞同票的那一刻,身后忽然发出了一声“ye——!”的欢呼稚稚童声,回头一望,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坐在那里雀跃地笑着。影院里所有的人都笑了起来。
哦,连孩子也可分是非对错、明白惩恶扬善,何况成人?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第二个想法是,又一个知道并也应该能记住了这段历史的孩子吧!
写这篇文字的目的并不是纯粹地介绍新片。在小泉仍然祭拜那群恶鬼的今天,作为战争的受害者——中国人的后裔,还原历史的真实尤为必要。纪录历史、读取历史,让我们和我们的后辈都能铭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美丽。而和平的源头,是自强不息。
希望各位坛友都去看看这部电影,因为,凡是中国人,都应该去看看这部电影。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2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