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查看: 2676|回复: 8

[欧美] 沧桑罗密-记罗密.施耐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4 23: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远的罗密
  毫无疑问,罗密是奥地利电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人物之一。出生于维也纳一个艺术世家的她从小就颇具表演天赋。本身即是演员的父母更是使她能在15岁时就有机会步入影坛。1955年,17岁的罗密被导演恩斯特-马利施卡看中,开始主演电影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茜茜公主》,随后的两年,她继续主演了第二、第三部《年轻的皇后》和《皇后的命运》。这三部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中,罗密扮演的少女茜茜清新活泼,皇后茜茜高贵典雅,气质宛若天成。特别是她那迷人的微笑,驱散了二战后奥地利人民心中的阴霾,带给了人们重建家园的信心。随着影片在其它欧洲国家的播放,年轻的罗密迅速征服了欧洲人的心,赢得了“战后欧洲第一美人”的赞誉。70年代以后,她的演技日臻娴熟,接连获得法国、德国电影大奖,其中包括被称为“法国奥斯卡”的凯撒奖,成为世界知名的影星,并被誉为“世纪女演员”。在耀眼的光环下,罗密的一生其实并不幸福,感情的挫折、爱子的夭亡、疾病的折磨,给她44年的短暂人生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罗密逝世后的20年中,仍然不停地有各种关于她的书、图片集出版,其中很多都在书名的“罗密”前加上饱含深情的“我的”二字。对于这种“罗密-施奈德现象”,有评论家认为,罗密的故事是永远也讲不完的,因为在上千万喜爱她的观众心中,罗密已经是一个象征,成为他们自身历史的一部分。



罗密简传 --------------------------------------------------------------------------------
   
   
本名:罗丝玛丽·玛格德利娜·阿尔巴赫-雷蒂  

生日:1938年9月23日

出生地:奥地利维也纳市

崛起:1954年主演影片《茜茜公主》而一举成名

重要关系:
男友:阿兰·德隆,法国演员,两人1958年相识,1964年分手
前夫:哈里·迈恩,德国演员,1966年结婚,1975年离婚
前夫:丹尼尔·比亚西尼,施耐德的秘书,1975年结婚,1978年离婚

家族:
父亲:沃尔夫·阿尔巴赫-雷蒂
母亲:玛格达·施耐德
儿子:大卫·迈恩,1981年死于意外
女儿:萨拉·比亚西尼,生于1977年

得奖奖项:
1979:以《一个简单的故事》获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
1975:以《夜盲病人》获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
1977:以《Gruppenbild mit Dame》获得德国电影奖金胶片奖
 
   
   1982年5月,43岁的著名影星罗密·施奈德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罗密一生事业辉煌,从影29年拍摄电影近60部,其中尤其以《茜茜公主》最为著名。她把纯 真美丽、活泼开朗的希茜公主演得栩栩如生,深获各国观众的喜爱。然而现实中的罗密并不幸 福,童年孤独,婚姻多变,中年丧子,多舛的命运终于使她英年早逝。
  
  1938年9月23日,罗密降生在维也纳的一个艺术世家,祖母是皇家歌剧院的明角,父母在影坛 也小有名气,家庭的熏陶使罗密自喜欢表演。然而,纷繁的战争和父母频繁的演出扰乱了温馨的家庭生活。
  
  罗密7岁那年,父母离异。她同母亲生活在一起,并改随母亲的姓,更名为罗密·施奈德。母亲没有时间照顾女儿,于是,罗密11岁就进了一所天主教寄宿学校。四年中,母亲因为常年拍电影只来看望过女儿两三次。冷漠的父亲则连信都不写。
  
  童年家庭温暖的匮乏,影响了罗密的性格和一生。她时常在现实和自我之间寻觅,不断地渴求自我。这种内心的烦乱和分裂,孕育着她日后生活的不幸。就是在这所森严的寄宿学校,罗密立志要成为一名遐尔闻名的电影演员。
  
  1953年,在母亲的推荐下,14岁的罗密参加了《白丁香再度盛开》的演出,从此步入影坛。这部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但罗密甜甜的扮相和自然稚气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又应邀参加演出《我的初恋》等两部影片,再度获得行家好评。
  
  罗密的走红无疑始于《茜茜公主》。1954年导演恩斯特·马利施卡挑选女主角,看中了初出 茅庐的罗密,“因为她的外表和气质与奥地利历史上的希茜公主十分相像。”《茜茜公主》大 获成功,罗密也一举成名。此后,她又接连主演了“茜茜系列片”的两部续集《一个年轻的皇后》和《一个皇后的命运》,反响更为强烈。
  
  尽管罗密已经红透欧洲,但真正接受严格的演员训练,还是在她结识著名导演鲁奇诺·维丝 康蒂之后。在这为严师指点下,她主演了著名戏剧家约翰·福特创作的《可惜她是个妓女》,并演出了契坷夫的《海鸥》。她日臻娴熟的演技深得许多名导演的赏识,片约连绵不断。她也 逐渐注重角色的选择。她拍的影片大都比较严肃,格调很高,并以质朴细腻、轻松自如的风格 征服了亿万观众。
  
  70年代以后,罗密的高超演技得到了国际影坛的承认。1975至1980年中,她除了以《老枪》,《夜盲病人》,《一个简单的故事》和《一个女人的光辉》等片3次获“法国奥斯卡”-凯 撒奖之外,还先后荣获法国观众奖,塔奥米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德国电影金带奖。1981年 ,她又因主演《女银行家》被法国观众选为该年度最佳女星。
  
  但对于罗密来说,荣誉有时像个枷锁。她成名后曾到欧美各国巡回旅行。面对成千上万的欢 呼的崇拜者,往往不知所措。她热爱生活,热爱观众,但心中却总有一种无形的恐惧挥之不去 。事业上的一帆风顺竟使她变的越来越脆弱。银幕上下的罗密判若两人。她曾这样描述自己:“当我想用哭来平复内心的痛苦时,‘茜茜’却在可爱地微笑。”
  
  当罗密的影艺事业渐入颠峰状态时,她的个人生活却屡遭失败。她与法国影星阿兰德隆难忘的初恋,经过5年的大波大澜,仍以分手告终。
  
  他们的初次见面并没给彼此留下好感。1958年,当罗密为和阿兰和演《克里斯蒂娜》赶到机场时,阿兰手捧一束鲜红的玫瑰欢迎她的到来。罗密觉得这个法国青年俗气乏味。阿兰也认为罗密举止做作蠢钝。他们在最初的合作中争吵不断,毫无共同语言。直到有一天两人乘车去布鲁塞尔拍摄一组舞会镜头时,罗密的母亲发现,他们恋爱了。
  
  这突如其来的爱情让罗密陶醉,她不顾一切追随阿兰到了巴黎,同他订了婚。频繁的演出和社会活动使他们天各一方,难以相逢。性格的冲突使他们的感情难以相谐。他们 始终没有正式结婚,同居了5年又分手了。
  
  1966年,罗密第一次结婚。两人一见钟情。哈利·迈恩是德国演员,戏剧导演。哈利比她大 14岁,温文儒雅,很会体贴妻子。婚后,罗密随他定居德国,并生下儿子戴维。
  
  为了孩子,她在一段时间内放弃了片约。她尽量留在家中,力图尽善尽美地扮演母亲和妻子 的角色,体味家庭的宁静与亲情。然而,时隔不久,耐不住寂寞的罗密重又全身心地投入了拍 片生活。1975年,第一次婚姻以离婚完结。分手时,罗密把财产的一半分给哈利,以换取对儿 子的抚养权。
  
  同一年,罗密再度披上婚纱,新郎是比他小11岁的秘书。两年后,他们的女儿萨拉出世。可 惜这段婚姻更加短暂,仅仅六年。
  
  第二次婚姻失败后,罗密已经42岁,女儿跟父亲走了。她把所有的爱都倾给了相依为命的儿 子戴维。1981年7月的一天,刚刚做过肾手术的罗密正在乡间疗养,突然传来爱子爬公园门掉 下来被篱笆扎死的噩耗。她痛不欲生,从此,烟,酒,药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她常常呆在儿子的坟前无声地抽泣。
  
  1982年5月的一天夜里,筋疲力尽的罗密在写字台前昏昏睡去。次日清晨,男友来看他时,发 现她仰面倒在沙发上,一封摊开的信只写了一半。
  
  医生在罗密的死亡证明书上写道,“因心脏病发作而自然死亡。”但当时社会上却言传她死于自杀。一颗璀瓒又历经磨难的明星就这样过早地陨落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23: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密.施耐德与阿兰.德隆的故事

  罗蜜·施耐德与阿兰·德隆的爱情故事是二十世纪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之一。由于阿兰·德隆对此缄口不提,即便偶尔提及,也很含蓄隐讳,再加上罗蜜·施耐德已经死去,因此许多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人们编造出的。而长久掩盖的事实是:在罗蜜的生活中,这位法国影星,不仅是她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忠实的男人。他是少数几个不利用她,不掠夺她,不榨取她的人之一,至少在经济上如此 。
 
  “我畏惧她忧愁的皇家气质,”阿兰·德隆说,“因为我最初认识的是银幕上的茜茜。但在真实生活中,我第一眼看见她就被她迷住了,我无法抗拒她的纯真。命中注定她将是个大明星,而不是德隆夫人。德国人认为,我拐骗了这个纯洁的少女,他们说:‘这只高卢公鸡,粗鲁地占有了他的猎物。’”其实,罗蜜的继父汉斯·赫尔伯特·布莱茨海姆也说:“这家伙根本不适合这孩子。”实事上,布莱茨海姆不仅是关怀备至的“爸爸”,为罗蜜的名誉及自己的生意勤奋努力的人,同时,他也暗恋着继女。

  罗蜜与德隆在卢加纳湖订婚时,罗蜜·施耐德向母亲玛格达讲出了一直埋藏在她内心深处的秘密——她“爸爸”的企图,没有用母语,而是用法语说:“他明确提出要和我睡觉。”

  一直是德隆的代理人,也曾经作过罗蜜代理人的乔治·波姆,罗蜜·施耐德与阿兰·德隆的密友,在她死后说他“从没见过罗蜜比与阿兰在一起的时候更快乐。我相信,他是她生命中真正的男人。”罗蜜·施耐德本人呢?她也说过:“我要生活,与阿兰一起生活,在穷乡僻壤也无所谓。我要生活,但同时也要拍电影,因为我热爱我的职业。我从来没有战胜过这个矛盾。”

  罗蜜·施耐德遇到长她3岁的阿兰·德隆时,芳龄19,并已大名鼎鼎。在为《维吉的故事》及《女王的少女时代》进行的为期3周的宣传旅行中,她受到美国所有电视台的采访,在好莱坞的晚会上,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1958年夏,罗蜜·施耐德来到巴黎,举行《克丽丝蒂娜》开机前的新闻发布会,她及搭档也就是阿兰·德隆被介绍给了新闻界。她还将重拍由奥普西斯改编的施尼茨勒的《情人》,重塑玛格达·施耐德当年演过的角色。玛格达一直陪伴在女儿身边。1933年拍的《情人》中,玛格达·施耐德扮演了不幸的克丽丝蒂娜,威林的角色(并因此出名)。现在,这个角色由女儿担任。罗蜜·施耐德在机场被搭档接走了。阿兰·德隆当时是法国电影界的希望之星。他英俊潇洒,大街上的男人女人都会为他回头。在被制片人发现之前,他已在生活中扮演过不同的“角色”。他在印度支那当过兵,长官只能回想起他的种种劣迹;他在巴黎开过出租车,当过跑堂,也曾在圣日尔曼大街上卖艺为生;现在,他成了演员(像罗蜜·施耐德一样,未受过专业训练)。与这位德国明星的合作,将带给他一次突破。由制片商安排的机场仪式让两人感到痛苦,两人都感到对方做作卖弄。之后在丽都举行的晚宴上,两人的坐位离得很远。

  罗蜜·施耐德与阿兰,德隆在《克丽兰蒂娜》一片拍摄中的合影是立像,好像是“偶然”拍的快照。这不能说明两人的关系,或者只能说,记者在旁边窥视时,他们一直友好地站在一起。罗密·施耐德与阿兰·德隆在拍摄开始时,必须通过翻译,因为他不会讲德语,而她也不会讲法语。担任翻译的让-克劳德·布里阿里说:“他们在上面拥抱,而我在下面翻译。真的很滑稽。”

  拍摄工作一切正常,离开摄影棚后,两人都觉得恶心。罗蜜·施耐德听到人们讲述的许多关于德隆的坏事,包括他对老女人的偏爱(那时,30岁就是老了)以及他为了前程不惜一切手段的做法的传闻,感到既惊奇又恶心。人们还议论纷纷,看到他与一些不能与女人正常交往的男人在酒吧里(但没有证据)。他与巴黎黑道人物的交往已不是秘密,这些人属于科西嘉黑社会。但这也只是猜测,没有依据。后来她与他一起生活时,关于她的传说也广为流传,但与事实相距甚远。对此,罗蜜·施耐德只能付之一笑。她很快学会了不信任记者。在德国她被视为魔鬼,因为她竟敢从健康的德—奥茜茜世界逃到堕落的巴黎。从此以后,她一生都被记者追踪。

  《克丽丝蒂娜》最后一段在维也纳拍。当阿兰·德隆乘飞机返回巴黎时,罗蜜·施耐德一直送到飞机旁。母亲玛格达及“爸爸”布莱茨海姆希望一切都会随飞机起飞而结束。但这种暧昧关系一直保持着,罗蜜与她的许多搭档都有这种关系。

  结束了《克丽丝蒂娜》的拍摄后,这个年轻的姑娘本能地决定,要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将来的生活,而不是按人们的期望去生活。茜茜终于脱下了让她头痛的假面具,卸下了伪装,把传统社会抛到脑后,以罗蜜·施耐德的本来面目飞往巴黎,飞向德隆。她与情人在马兰盖沿河路3号的住宅附近住下,乔治·波姆也住在这里。她卧室、墙上裱着红色的天鹅绒,从窗口可以看到德隆的卧室。她一天天承受着来自母亲与继父的压力、乖孩子好姑娘的陈规俗套对她已毫无意义,报纸上说些什么她也毫不在意。在今天,一个姑娘离开父母去和她所爱的男人住在一起,是很正常的事。但在当时,不仅鲜有发生,而且在德国简直就是丑闻,完全违反了一个大家闺秀严格的行为规范。罗蜜比任何一个姑娘所受到的约束都更多。作为电影世界的产物,她以牺牲个人生活为代价,换来了名誉——但这个代价太大了。人们希望她循规蹈矩,她不只属于自己或某个男人,她属于全德国人民。为了保持最大的商业利润,她应该保持纯洁的茜茜形象,而不该在20岁时就与一个男人未婚同居,况且这个男人完全不符合德国人心目中的女婿形象。虽然如此,或者正因为如此,罗蜜·施耐德更为自己的自由而高兴。即使与德隆分手后,她仍然把这件事当作少女时代快乐的回忆之一。  

  巴黎变成了她的故乡,在这座大都市里她有回家的感觉,这感觉她永远不会放弃。首先在生活方面,返回巴黎意味着进入美好的生活。在巴黎,她进入了一个新世界,远离以前她遵循的茜茜世界的价值观。晚上与德隆一起去酒吧和餐馆,与著名演员会面,他们当然知道茜茜,很高兴认识美丽的施耐德。在激动人心的节日里,道德与不道德失去了界限,人们对此也毫不在意。但这不久就引来了阿兰的嫉妒,虽然阿兰明白自己不可能与一个女人厮守一生。罗蜜·施耐德在给德国朋友的信中写道:“宁愿在不幸的激情中生活,也不愿在平凡的幸福中沉睡。”她在巴黎没有经历到的,而且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是平凡的生活:邻居,采购,公园里散步。她的圈子里,真正的朋友少,假朋友多。这个圈子里的人像她一样有名,都是影星。

  不久,施耐德与德隆搬到麦辛纳大街的一所房子里,房子是阿兰买的。拍了几部电影后,他的经济状况大大好转了。虽然两人浓情蜜意,但工作对于他们仍是最重要的。他们互相鼓励争取更大的成绩。刚开始时,罗蜜·施耐德的名字总是排在演员表的最前面,而德隆的总是在最后面。不久,情况倒过来了。德国电影业不再给罗蜜提供合适的角色,而此时,德隆却连直线上升。虽然根据原来的合同,罗蜜·施耐德仍在一些片子中担任主角,如《一半温柔》、《人间天使》、《美丽的骗子》、《卡佳——无冕女皇》等,她的片酬仍然很高(单是《卡佳》一片的服装费,她就得到600 000马克),但在德国观众的眼里,她从第一名降到了第二十名。《茜茜》三部曲后的所有电影都没有得到观众的喝彩,而被认为是电影院的毒剂。按电影界的行话说,罗蜜成了票房收入的毒剂,那些曾经向奥地利皇后大献殷勤的人,现在不再欣赏她。影迷们不想看到她演别的角色,发展她的演技。她并不在意观众的这种想法。首先,她认为自己已经有足够的钱;其次,她眼前的新世界更吸引她。“对于我来说,巴黎及阿兰·德隆才是最重要的,在这座城市里,有我的爱情,有我倾慕的人。”她毫不关注金钱,钱由布莱茨海姆照管。他每月汇往巴黎5000马克,她认为够用了,他却认为太多了。

  与德隆在巴黎生活的那几年里,罗蜜·施耐德写下了大量的字条记事。有备忘录,有座右铭,也有愤怒,如她再也不愿见到某人(常常第二天就改变了)。这段时间保留下来的字条不多。内容主要是与她接近的人,他们收到了多少封罗蜜·施耐德的信和字条。这些信常常附有小礼物,是她随意找出来的,并无特殊意义。罗蜜·施耐德很慷慨,对于钱,她向来马马虎虎。例如:和乔治·波姆住在一起时,一次,小偷入室行窃,丢失的东西中,有乔治的几颗卡蒂埃金纽扣。波姆述说了此事。不久后,在一次与安妮·吉拉多尔合作的戏剧的首演式上,罗蜜、施耐德从波姆身后蒙上了他的眼睛,把一个小盒子放进他的衣袋里,“扣上吧,想着我。”那是卡蒂埃的金纽扣。罗蜜·施耐德送礼物时,从不在意它值5千马克还是5万马克。

  在巴黎那些忙碌的夜晚,这对已正式订婚的恋人之间有时风雨交加,有时波平浪静。阿兰·德隆的情绪爆发时,常常花瓶飞舞,棍棒交加,但也有安宁、真挚的时候。由于拍片外景地不同,他们只能互通电话,分离几周后,他们会在唐库见面。这是个小地方,德隆在这儿买了一幢房子,没用罗蜜·施耐德的50万法郎,虽然罗蜜很愿意出这笔钱。这里远离巴黎的记者和朋友,阿兰·德隆后来说过,他当时曾努力做个普通人。7月的一个早晨,他站在花园里,卧室的窗下,手里拿着个小石头,往上抛。“罗蜜,起来,我们去教堂预定婚礼吧。”他想对她说。他抛了石头,罗蜜出现在窗前,但他却没说婚礼的事。罗蜜·施耐德如何爱他,从她父亲的信中可见一斑;“我亲爱的小宝贝,小老鼠,如果你一切都非常非常好,像你信中所说的一样,你一定是恋爱了。我希望他是个好人,希望你能告诉我一切。如果你的信里再用罗丝玛丽签名,我可要打你的屁股。”她给父亲的信基本都不签名,而是画一只小老鼠。

  《明镜》周刊于1963年底刊登了一篇文章:“4年8个月零24天之后,在数次宣布结婚又数次食言之后,本世纪中最喧闹、见报频率最高的婚约以一次越洋电话而告结束:在13000公里长的电话线两端,奥地利影星罗丝玛丽·阿尔巴赫—瑞提,又名罗蜜·施耐德,25岁,与法国新浪潮骑士(《只有太阳可以作证》)阿兰·德隆,28岁,平静地达成一致,解除婚约。”  

  罗蜜·施耐德与阿兰·德隆的分手当然不是如此简单、平静及非戏剧性。也不能说,他们分手是因为德隆抛弃了她。

  在好莱坞拍电影期间,由于饭店太贵,她在白威利山租了一套别墅,与女秘书桑德拉·约尔曼及几个佣人住在一起。一天,朋友兼代理人乔治·波姆来看她。一是来看看与杰克·莱蒙的合作,二是来谈下一部片子的计划,这是与哥伦比亚公司的合作。双方计划在7年中拍7部片子,并尽可能延长合作。

  关于两人离婚的一个故事这样说:乔治·波姆接到阿兰·德隆的电话,让他在公文包里找出一封信交给罗蜜。罗蜜·施耐德得知阿兰·德隆打来电话而不与她讲话,斥责波姆不为他们接通电话,波姆支支吾吾。在去摄影棚的路上,她逼他说出实情,他终于拿出那封15页长的信。晚上,拍摄结束后,她看了那封信。罗蜜几近崩溃,泪水随之而来,靠着镇静剂和酒精的帮助。她才坚持拍完了整部电影。  

  许多年后,罗蜜·施耐德说:“这个故事不是真的。因为阿兰从不写信给我,而只是写字条。”

  关于这件事的另一种说法还不太离谱:据说,阿兰·德隆在电话上简短地告诉罗蜜·施耐德为什么要离开她。他说,她太好了,而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丈夫,等等。结果和上面的故事一样——眼泪,崩溃,但一直坚持到拍摄结束。这个故事中还有一个刺激的说法——拍摄过程中,罗蜜·施耐德与著名的好莱坞制片人罗伯特·伊文斯开始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关系。但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直到罗蜜·施耐德与亨利·麦恩分手后,她才认识罗伯特·伊文斯,这已是多年后的事了。

  事实是(罗密·施耐德保留了许多字条),罗蜜回到巴黎的寓所时,发现一束玫瑰,下面有一张德隆写的字条: “我与娜塔利去墨西哥了,祝好!阿兰。”她也保存着维斯岗提的电报,他在报纸上得知两人关系结束时,向她表示“我爱你,罗蜜娜·卢卡。”

  罗蜜用剃须刀割开手腕的血管自杀,但被一个朋友发现并救了她。他认识一个正直的医生,照顾了罗蜜并对此保持沉默。正如乔治·波姆对他所知道及经历的一切保持沉默一样。罗蜜·施耐德从没有忘记这一点。几年后,在法国南部与亨利·麦恩的婚礼上,乔治·波姆是证婚人,她的手腕上还可见到一条淡淡的疤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发表于 2006-8-25 00: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喜欢她,喜欢她演的茜茜,在我的心里她和茜茜早就融为一体了。
完美的容貌,完美的演技,可惜不能所有事情都完美。
发表于 2006-8-25 09: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最喜欢茜茜公主了,那时觉得她好美.
其实她和阿兰.德隆在外形上还是很般配的.
据说,阿兰.德隆小时候成绩很差,但由于长得太漂亮,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大家都管他教"德隆小姐".
发表于 2006-8-25 13: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也好喜欢茜茜呀!

可惜她演了茜茜以后被大大地定型了,观众只记得她演的茜茜公主,而忽略了她对自身演技磨练与进步,虽然后来也曾拍摄了《老枪》等优秀的电影,但她的传世之作非茜茜莫数,连施耐德自己也说,‘不知道茜茜的成功到底是我的幸运还是不幸’。
 楼主| 发表于 2006-8-25 14: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十二月的水 于 2006-8-25 09:51 发表
小时候最喜欢茜茜公主了,那时觉得她好美.
其实她和阿兰.德隆在外形上还是很般配的.
据说,阿兰.德隆小时候成绩很差,但由于长得太漂亮,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大家都管他教"德隆小姐".


水水也喜欢阿兰德隆吗?那你来做一个他的专集如何?
发表于 2006-8-25 14: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xy 于 2006-8-25 14:13 发表


水水也喜欢阿兰德隆吗?那你来做一个他的专集如何?


我小时候老爸买过阿兰.德隆的自传.我经常看,因为图片上的阿兰.德隆实在是太帅了!
所以他也成了我认识的第一个外国男影星.
但事实上我看他的电影很少.
 楼主| 发表于 2006-8-25 16: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是啊,阿兰.德隆真是帅得冒泡啊!我看过他演的《佐罗》和《黑郁金香》,里面的他真是帅呆了,而且童自荣的配音也是那么的好听,以致于觉得阿兰.德隆本人也是那个声线,后来买了碟,发现《黑郁金香》是法语的,真不适应,郁闷

看了他演的佐罗之后,我就再难以接受别人演的,所以后来班德拉斯版的《佐罗》系列我根本没看。


本帖最后由 Lixy 于 2006-8-25 16:26 编辑

发表于 2006-8-25 22: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好像罗密施耐德=茜茜一样,
阿兰德龙=佐罗。

这两个人的两个角色都不能替代啊,而且那个时候的配音真是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4-12-22 19:45 , Processed in 0.05065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