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把《断背山》的主题过分上纲上线,试想假使故事的主角换了一男一女,这部戏也绝不至于引发如此这般的震动(或者连票房轰动都不会有)。李安直指某些精神内核的深处,或不过亦是在借奥斯卡的美国外壳同时表达出一些东方人的审美宽容。宽容指涉人性。而这恐怕也称得上是李安在《断背山》中使出的另一狠刀。排斥电影同性主题的大有人在,看过电影为之动容的主流人群也不在少数。如果不是策略式的考虑,这部戏大概不会因感情的酝酿而把故事的情节拉开得那么悠缓。时间的延宕是一种使非主流主题人性化和合法化的策略,因应社会认知的常态:一男一女可以一见钟情,而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同性人群就似乎只有一次性的身体交易。事情果真如此?艺术家总是在尝试挑战世俗定律,值得庆幸的是当今社会已不会再有殉难的王尔德!中世纪的教义规定同性爱者当处死,而两三百年后,神坛却早已被换成了人坛;信仰的失宠如果不是偏见的消弭却又是什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纠缠不清,自由意志效忠的个体主义在自由国度竟也会遭遇可能性的局限(the limit of possibilities)?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心灵纠葛嘛!李安说咱们中国人的宽容还甚于西方,在某些问题上,在社会还没有给某些特定人贴上标签之前,我们的宽容或许还的确是可能做到的。由此又想到福柯,他说话语的权力就在于它们总是将每一种事件和物品贴上标签,因为它们的存在,这个世界就固有着定义和被定义的关系,以及绝对的权力与支配。
近期也不断听到有传言说《断背山》将在中国内地被禁止公映,公映不公映,该看的也看过了,不想看的也没必要搅入这种争论,省得大家都劳神。李安得奖感言的最后一句话很有意思,问候两岸三地的华人,不知道执掌公映大权的人会不会听到。李安还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是每个人的初恋,抑或是一些无法言喻的感情经历,任由个人去玄想。“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每个人不是都有一个梦想吗?李安的个人梦想已在昨夜成就!荣耀首先是属于个人的,说它是属于群体的未免太过堂皇。奥斯卡是美国人的精神游戏,一个中国人在别人的游戏规则下做到了,这或许倒是一种集体的骄傲!从《喜宴》到《断背山》的李安是不是已经完成了一个轮回?借着别人的舞台说出了别人的故事却又在自己的文化世界挑起波澜。Bravo! Ang Lee! 不仅仅为这出《断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