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查看: 1480|回复: 3

[观点] The Cove 海豚湾(200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4 2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期图片图片失联


--------------------------------------------The First Part---------------------------------------------------

Film name: The Cove(2009)

Director: Louie Psihoyos

Writer: Mark Monroe (writer)

Synopsis(Brief Introduction)

Winner for Best Documentary of 2009, The Cove follows an elite team of activists, filmmakers and freedivers as they embark on a covert mission to penetrate a remote and hidden cove in Taiji, Japan, shining a light on a dark and deadly secret. Utilizing state-of-the-art techniques, including hidden microphones and cameras in fake rocks, the team uncovers how this small seaside village serves as a horrifying microcosm of massive ecological crimes happening worldwide. The result is a provocative mix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eco-adventure and arresting imagery, adding up to an unforgettable story that has inspired audiences worldwide to action.



The OPS Team: The Oceanic Preservation Society (OPS) was created by Clark J & Psihoyos L, in 2005.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ovides an exclusive lens for the public and media to observe the beauty as well a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oceans, while motivating change.




Reference: http://www.thecovemovie.com/



-------------------------------------The Second Part----------------------------------------




Taiji, a region of Japan, is the lagest supplier of dolphins to marine parks and swim with dolphin programs arround the world. Each dolphine sells for up to 150,000. The Taiji Whale Museum brokers the deal, with the town and fishermen sharing the profits.

太极(日本的一个地区)是全球海洋公园以及“与海群公舞”的最大供应商。每条海豚最高售价可达到15万美元,Taiji鲸类博物馆作为中间商,市政府与渔民瓜分利益。——摘自记录片《The Cove》


对于摧毁一个价值数十亿的产业来说,用10年的时间建造起的王国,如今需要花费35年的时间去持续对抗和摧毁,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如今的王国?一部分的海洋哺乳动物科学家的研究经费从“海洋世界”主办方提供,相比起Jane Tipson 和Janny May两位动物权利保护研究员的被杀,这个问题是否等同于Sandel博士提到的一个人的死亡救了五个人的生命的例子一般,同样的需要一个"What is the Justice"的解答?

对于一个产业的崛起,需求量是主要导体,利益是最大因素。当欢乐的音乐响起,蜂拥而至的人们涌入,这种供求关系一直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人的本身被自身趋势,这意图的好坏在这个过程中无法作为重点来判断他们对于海豚的伤害是否为一个真正该有所responsable。而真正对于这件事情的判断,是建立于结果道德的批判上来看待的。这种需求量的控制只能基于人类自身的觉醒和看彻来进行遏制,如同本片的宣传一样,虽然这只能取得一部分的效用。当人们面对海豚表演或者水族馆的开放时,往往会暂时性的遗忘了这件事本身的后果,而选择进去看看。再后来,人们又会开始自责和愧疚。(有时候真的怀疑,自责和愧疚本身是用来安抚良心的呢,还是用来修补良心?)当然,作为主导地位的主办方来说,对于海豚的保护和关心是可以起决定性作用的。鉴于巨大利益的诱惑和海豚保护的冲突,日本选择了挖掘这一产业,从而获得大量的利益——方便而且效益巨大。

"世界野生动物园基金,绿色和平,国际爱护动物基金每年的盈利数以百万计,但是面对这全球最大规模的海豚大屠杀,它们这些机构在哪里呢?有一个组织IWC(国际捕鲸委员会)的宗旨就是保护各种野生鲸类动物,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比如小型鲸类,比如海豚,鼠海豚却不在保护范围之内。海豚也是鲸类,大小并不重要。IWC根本没有民主可言,掘地三尺你都找不到。他们这是在胡作非为。"——取自Ric于《The Cove》中的对话



自2006年,Ric被逐出IWC,永远禁止发言。



片中同样提出了,国际委员会虽然知道日本的所作所为,可是日本利用捕鲸用于科学这一个漏洞使得捕杀海豚的数量翻了三倍。而政府能够在会后便握手言和,拉人开会,一团和气。如果说真正国际委员会有明确的训令,日本的所作所为怎么可能被忽视而且将其变成合法化?所代表国际委员会说话的那些人,不过是把一群责任推卸给日本,在片中所有的矛头都塞给日本罢了。玛格丽特.米德所说的:永远不要指望政府或者机构能解决重大问题,所有的社会变化都源于个体的激情。(这句话说的真好....)



正如冒着生命危险踏入日本人全力保护的Private Place的那些该片默默奉献的人们,拍摄过程中所遭遇的危险和困难只是片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当该片获得2009最佳记录片奖的时候,我知道,它当之无愧。



-----------------------------The Third Part------------------------------------

可是,为什么最大的罪人只是日本呢?其实人,或者一个国家在对于庞大利益的面前所做出的选择几乎是一致的。日本只是一个被揭发的小丑而已,正如“陈冠希的照片门”一样,被媒体以及群众放在了赤裸裸的舞台上,看到了很深的疤痕而已。对于人们的唏嘘,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人的原罪天生存在,不过是大是小的区别而已。

中国和印度的低廉劳动力,包括出口的廉价劳动力(出口到各国做所谓黑工,公司用以降低成本的行为,属于非法)。曾经采访过一个从日本回来的劳工,她在日本期间,护照以及身份证全部没收,每天早上7点起来一直做到9点,一个月只有1天出去的时间(不固定),回到多人寝室以后倒头就睡了。大部分群众好像从来不会照镜子,海豚湾不过是世界本象的一个扩展点而已。同情心不过是一堆垃圾而已,唏嘘叹息过后能剩下多少?

在思想范围内延伸的产物能够推动多少现实力量,或者很多,或者很少,而针对其意识的虚无,真正的于现世的帮助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施和突破现实的挤压。陈果今天上课说了复旦的人文精神,也同样说了社会上的“无脑儿”。我不得不承认高质量的思想对于一个社会的前进是何等的重要,可是实施以及推广的能度并不是纯粹的思考便可以得出。这也是为何国外的大学偏向于研究中国人所谓的"特定"的事实和案例(在中国人眼中觉得,思想不纯粹,有漏洞),不会举出一大堆的空谈和建设,而把所有的时间花在有普遍价值的项目研究上。网络,报纸,电视上的信息一大群,这个时代的人不过是走马观花,吃饱喝足闲来无事便挖掘边角料,比如哪一季的衣服款式是潮流,哪一个美剧是精彩的。从中国历史上往前看,人特有的惰性以及安逸性依旧存在,而且不因为历史的改变而有所改善。

陈果上课举的中美两个教授的例子让我深深地感到触动,“朗诵男”的事件与复旦金牌老教授的最后一堂课,对比起哈佛学生对于老师的敬重,这两者的思想境界通过现实传达的现象已经能够从表看到现实和思想两者相融的差距。复旦学生没有思想么?非也。是哈佛学生比复旦学生更加有思想么?也非也...所读所想所看的书都差不多,哈佛学生也不是每一个都是哲学系的。可是对于“朗诵男”的吸引就是大于了听一场好报告的吸引,有些复旦同学是宁愿翘课也去看朗诵男的。

中国的问题并不会因为个体的力量而有所谓的社会变化,而这也是一个悲哀。太多太多不知道自己"宿命"的人,也太多太多对于命运低头的人。眼前的金字塔上的光芒刺伤了人的眼,忘记了血的记印。而Democracy的真正含义,究竟是众人的欲望要求,还是一个真正的自由归还?Anyway, 以此文向那群拍摄此片的人致敬。《The Cove》留给人的不仅仅只是同情和哀叹,更加深刻的是背后的一系列问题。

影音文件影音链接



Author: Corrine.Wu (原名:sheila.Blair)
(题外话:不想以一个大标题来说明这篇文章的地一些感悟和见解,只是围绕这个影片折射出对于人的本身,社会以及自然的思考。仅个人观点,绝无抄袭)
发表于 2010-3-25 14: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觉得基于社会体制和道德框架的人伦来讨论一些“残酷”“丑陋”的现象总是无疾而终的,
人嘴两张皮,各自圆其说。或许会引发一些社会群体运动和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其原始的出发点随着事情的发展总避免不了被各种附加或衍生情绪所绑架,在一个高峰点之后随着时间沉淀慢慢被淡忘。
有很多人穷其一生投入公益或环保事业,但终会感叹杯水车薪的现状。

假如基于自然体系的人伦来看问题,把人看作一种普通的生物,或许讨论起这些残酷丑陋的事情来要平和得多,人不过如其他有生命的动物般求生存,所谓“高级”,也许不过是指在基本求生外还想生存得更好,对金钱的贪欲也许只是人类生存恐慌的一个表象而已。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也许只要能生存也就满足了。

骇客帝国里面的“电脑人”有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他说,

人类不是哺乳动物!
因为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会和大自然平衡生态,
人类却不会。

他们每到一处就拼命利用,
直到耗尽所有大自然的资源。
生存的唯一办法就是侵占别处!
地球上只有另一种生物才会这么做——

病毒!


也许这并不是反讽。人类其实蛮可怜的,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各种或大或小的恐慌所绑架,然后不得不用各种或残酷或丑陋的暴力去消除那些恐慌。谓之“原罪”。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引用过一番话,“一旦当利润超过百分之百的时候,恐怕就要脚踏一切法律了;如果要超过百分之三百的话,恐怕那就绝对是亡命都会干。”

问题的关键最终也许并不在某种体制,某个族群,
只要有人,有利益牵扯,就会暗藏恐慌,一旦恐慌现身,暴力只是早晚的事情。
政治、经济、乃至人的各种感情生活,恐怕都是如此。

更隐忍点来说,引用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句子: 人类所有的智慧可以归结为两个词:等待和希望。
(Alexandre Dumas, père: "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wait and hope.")

还好世间总有一些东西从未被毁灭,比如那些埋藏在每个人心里的善和美,它们指引着我们对事物做出最原始的判断。我们的小宇宙就指望它们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5: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楼 TonyLau 的帖子

"还好世间总有一些东西从未被毁灭,比如那些埋藏在每个人心里的善和美,它们指引着我们对事物做出最原始的判断。我们的小宇宙就指望它们了" 这句话,我很赞同...如果用破世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最终的恶也同样是善的开始。无论时间的跨度有多长多宽,是否宇宙中还存在平行宇宙,这些都是可视作一个轮回罢了。当资源耗尽,而自己无法生存,人类终究会再次想办法补救漏洞。

人类,总是因为"恐慌"而生存。然后又因为生存,而开始恐慌。

其实对于社会的现状,我记得这群默默奉献的人面对大屠杀的无奈,曾经说过一句话:这场战役或者会很长,或者会失败。结果有很多种,可是人的态度就只有2种。一种是积极的态度,还有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我所选择的,只有积极,没有消极。

的确,把人只是看作普通的生物,对于道德以及丑陋面的评论可能会平和的多。也有很多默默奉献的人,致力于一辈子的公益事业,而效果甚微。会有一声叹息,同样会有一种无奈。我一直想坚持的一个观点,也是我空白了8个月以后的看法。虽然我看到的世界并不大,可是我终于发现人类的进步不是仅仅单纯建立在精神上。如同追求无产阶级时期的失败一样,客观的事实规律并不能因为思想上的理论而打破,需要通过现实去构建。

我反复会提到黑塞的一个平衡和宇宙的思想。而他的思想,也正是我精神世界里的Bible。

片中提到的日本靠经济拉拢周边小国(拉票形式),站在小国的立场来看,究竟是不让更多人饿死更加重要呢还是不支持日本的计划更加有意义呢?世界中,只有人类社会有如此的问题存在。因为有善恶观 的代价就是矛盾,这里并非智慧。

人类恐慌灭亡,也为了生存而有内战。其实动物的生存要求在人类眼里很低而已,人和其他生物其实都是一样...对于舒适的需要,其实只是不一样的形态延伸。鸟类会挑选闪闪发亮的玻璃碎片送给配偶,也同样会捡人类的毛线作为自己窝的材料。这些Discovery里都有所提到。人建造汽车只是为了不走路,同样延伸出这么多的社会形态和战争都是为了生存。消耗尽所有该有的资源,是占有欲的衍生。只是人类作为最愚蠢也是最聪明的生物而言,上帝只给了人类短浅的眼光和高超的智商。

而我可能已经有点接纳外国的思维,觉得空谈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有一个高质量的思想后,无须其他的延伸,直接是现实的策划和自身的毅力。好比国外政谈中很多观点和意见,最后颠覆和改善社会的却还是社会中的一小部分团体。

可是人的内心始终有着一盏灯。当在黑暗中遇到另一盏灯的时候,便会汇聚。正如镜头最后推移到东京广场上Ric拿着电视站着的镜头,一个人来了,两个人来了...在穿梭的人群中,总有那么一部分的光照着人们前进。即使是微弱的,却足够带出人们走向光明...
发表于 2010-3-25 16: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eila.Blair 于 2010-3-25 15:31 发表
人类的进步不是仅仅单纯建立在精神上。如同追求无产阶级时期的失败一样,客观的事实规律并不能因为思想上的理论而打破,需要通过现实去构建 ...

我觉得你表达的这个观点有些模糊。
下面的文字要偏题一下了


一旦有人类有了“进步”诉求,其核心表述便包含要去得到些什么

我浅薄地解释下我想表达的:
引用佛经表述则是一旦动了欲念(诉求),必定要遭受业报和果报的轮回;
引用庄子的哲学思想,对于个体来说,不要“以物易性”,要更注重人本身,更关注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如果我们不坚守住本性的东西,抵制社会化对个体生命的践踏,那么就很难看清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些虚伪现象。庄子似乎总是试图表述生活真正的意义不是要得到什么,而是要守住什么。

翻开历史书我们可以发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所有的错误都能分析出根源,但解决的办法却往往不是铲除根源。我们“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思想或精神本身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它们是时间线上的宏观,可以逾越各种历史环境的限制;而历史环境充其量不过是时间线上很不起眼的一点微观,或许它与思想或精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毕竟属于时间线上两个不同的层面。

要去得到些什么,就注定要去消灭些什么,那么进步到底是消灭了什么呢?我们如何决定消灭什么呢?
难道不是我们的精神和思想(包括价值观)来决定的吗?
一旦找到某个异化的原点,我们才会拉帮、结伙、组团、集群、革命、建国、发展……
这个过程在历史书里面再熟悉不过了。

假如没有精神认识上的飞跃,人类始终只是在重复一个模式化的过程,将时间线拉长一些来看,这样的过程只是牺牲的人数不同,夺权方式不同,统治方法不同,兴亡的时间不同而已。

远古神化时期 约10000年前-4000年前
伏羲 约8000年前
女娲 约6000年前
燧人 约5500年前
有巢 约5300年前
神农 约5000年前
夸父 约4800年前
蚩尤 约4500年前

五帝时期 约4300年前-4000年前
黄帝 约4300年前
颛顼 约4200年前
帝喾 约4150年前
唐尧 约4060年前
虞舜 约4000年前

奴隶制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5世纪
夏 约公元前2000年(前21世纪)
商 公元前1562-前1066
周 公元前1066-前770(周实际已灭亡)
春秋(先后霸主:齐,宋,楚,晋,秦。春秋五霸)公元前770
战国(齐,楚,偃,韩,赵,魏,秦)公元前476

原始理想化封建制度时期 约公元前5世纪-公元6世纪
秦 公元前221-前206
西楚 公元前206-前202
汉 公元前202-公元8年
新(王莽)公元8-23
后汉 公元25-183(后汉实际已灭亡)
三国(魏,蜀,吴)公元220-263(三足鼎立已破)
晋 公元265-316(晋沦为地方政权)
五胡十六国 公元304年-439年
成汉 公元304-347
汉赵 公元304-329
东晋 公元317-420
后赵 公元319-351
前凉 公元320-376
前燕 公元337-370
冉魏 公元350-352
前秦 公元351-394
后燕 公元384-407
西燕 公元384-394
后秦 公元384-431
西秦 公元385-431
后凉 公元386-403
南凉 公元397-414
北凉 公元397-439
南燕 公元398-410
西凉 公元400-421
西蜀 公元405-413
夏 公元407-431
北燕 公元407-439
南北朝 公元439年-公元581年
北魏 公元386-534
东魏 公元534-550
西魏 公元535-551(实际西魏已亡)
北齐 公元550-576
北周 公元557-581
宋 公元420-472(宋实际已亡)
齐 公元479-498(陈实际已亡)
梁 公元502-550(梁实际已亡)
陈 公元557-582(陈实际已亡)

封建制度巅峰时期 约公元6世纪-公元10世纪
隋 公元581-617(隋实际已亡)
唐 公元618-907
五代十国 公元907年-979年
后梁 公元907-923
后唐 公元923-936
后晋 公元936-946
后汉 公元947-979
后周 公元951-960
(十国:歧,南楚,吴越,前蜀,南吴,桀燕,南汉,南平,闽,后蜀,南唐)

封建制度成熟时期 公元11世纪-公元14世纪
宋(辽)公元960-1127(宋沦为地方政权,辽 公元916-1125)
金(西夏)公元1115-1234(西夏 公元1032-1227)
元 公元1206-1370

封建制度完善时期 公元14世纪-公元18世纪
明(鲜卑,瓦剌,鞑靼)公元1368-1644(明沦为地方政权,先辈瓦剌既蒙古 公元1206-1630)
顺 公元1644-1645
清 公元1644-1912

封建制度崩溃时期 公元18世纪-公元20世纪
义和团(拳)约公元1887-公元1900年农历5月
民国(伪)公元1911年10月10日-公元1928年
袁世凯称帝 公元1915年-公元1916年
军阀混战 公元1916年-公元1928年
张勋复辟 公元1917年7月1日-7月12日

共和制度成型时期 公元20世纪初-公元20世纪末
民国(真)公元1928年-公元1949年(民国沦为地方政权)
日本(侵)公元1931年-公元1944年(实际大部分日占区已经收回)
解放战争 公元1947年-公元1951年(全国性全面解放)

理想共和制崩溃时期,理性共和制完善时期 公元20世纪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始于 公元1949年



我固执地认为,不论何时,人类若有“进步”可以言说,一定是和精神领域和思想领域(包含科学)直接相关的。
因为它们不至于脆弱到,一颗原子弹就可以结束一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4-11-21 20:10 , Processed in 0.04505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