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查看: 795|回复: 4

【如何辨别太阳镜是否有防紫外线功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4 17: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只顾选择太阳镜的款式,而忽略了颜色、镜片度数、防紫外线指数等内在因素,非但起不到太阳镜应有的作用,重则还会产生头晕、眼睛酸胀等不适应症状,有时还会产生反应迟钝、辨色错觉、走路视物不平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等,看来,选购太阳镜还真不能马虎了事。
UV指数:滤除紫外线   
眼睛在接受紫外线6—8小时后,双眼同时出现异物刺痛感并逐渐加重产生剧痛、畏光、流泪,眼睛痉挛,结膜充血,都是眼睛被晒伤的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角膜上皮大片剥脱、视力减退等症状。
太阳镜之所以能够阻挡紫外线,是因为镜片上加了一层特殊的涂膜,在阻挡、吸收紫外线的同时,也阻挡了一部分可见光,使镜片的透光度有所下降。所以优质太阳镜阻挡紫外线的能力强,透光度下降又不多,且涂膜有一定的硬度不易磨损。
辨别一副太阳镜是否有防紫外线的功能,可以在一些产品的标签或镜片上看到诸如“防紫外”、 “UV400”等明显标识。“UV指数”也就是滤除紫外线的效果,这是购买太阳镜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波长在286nm-400nm的光线被称为紫外线,一 般来说100%的UV指数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太阳镜的UV指数在96%—98%之间。
Tips:标注为“UV400”的太阳镜可以达到防御90%以上紫外线的水平,其镜片经过特殊加工处理,能阻挡波长小于400nm的紫外线。佩戴隐形眼镜者可以选择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隐形眼镜,能滤除90%的紫外线,再戴上墨镜,安全级别就更高了。
颜色:中等深度为佳     
镜片的颜色应使周围环境的颜色不失 真。没有佩戴太阳镜前,先观察红、绿、黄等颜色的物体,然后戴上太阳镜,观察同样的物体,两次观察的颜色不能偏色,否则会降低识别交通信号灯的能力。据专 家介绍,不同颜色的镜片有不同的功能,一般以中等深度为好,以灰色、茶色、绿色为佳。并且,镜片颜色选择应以视物颜色不失真、物体边缘清晰、能有效识别不 同颜色信号灯为原则。
Tips:
茶色———吸收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功能最好,使眼睛不易疲劳。
灰色系———可完全吸收红外线,以及绝大部分的紫外线,并且不会改变景物原来的颜色。
绿色系———吸收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功能也不错,但有时景物的颜色在经过绿色镜片后会被改变。
浅颜色———骑车或驾车者不能选择颜色太浅的镜片,因为戴颜色浅的镜片,会使眼前景象的对比  度降低,不能有效地识别信号。
琥珀色———运动时可选择琥珀色的镜片,可有效地增加对比度并吸收蓝光,增加运动中的舒适度。
镜片:检查屈光度
人在阳光下通常要靠调节瞳孔大小来 调节光通量,当光线强度超过人眼调节能力时,就会对人眼造成伤害。太阳镜能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以减轻眼睛疲劳或由强光刺激造成的伤害。而佩戴劣质眼镜, 眼睛犹如在暗室中看物,瞳孔会变大,残余的紫外线反而会大量射入眼睛内,使眼睛受伤害。
此外,镜片表面不光滑规则,看到外界物体会产生变形扭曲,使眼球酸胀,继而出现恶心、食欲下降、 健忘、失眠等视力疲劳症状。另外,在阴天和室内等没有必要戴太阳镜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戴,会加重眼睛调节的负担,引起眼肌紧张和疲劳,使视力减退,严 重时会出现头晕眼花、不能久视等症状。
Tips:正规的太阳镜属于平光镜系列,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平光 镜的屈光度允差为±0.08D,并且没有影响视力的光学疵病。屈光度一旦超标,就会使眼睛感到疲劳,伤害视力,甚至被“培养”成近视眼或远视眼患者。辨别 镜片质量优劣有一个简便的鉴别方法:将太阳镜置于眼前来回晃动,看物体是否和镜片一起动。如果一起动,说明镜片有屈光度,会对眼睛不利。并且镜片表面要光 滑、无波纹、无瑕疵、无气泡、无磨痕。
发表于 2009-7-25 17: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是近视眼,基本就等于和太阳镜无缘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5: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楼 cjunlee 的帖子

好像有种夹在眼镜框上的太阳镜片,适合带眼镜的。
发表于 2009-7-29 2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额,没戴过太阳镜
发表于 2009-10-2 20: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任天真 于 2009-7-25 17:25 发表
因为是近视眼,基本就等于和太阳镜无缘了。


眼镜店有那种带有度数的太阳镜片,可以像做一般眼镜那样去定制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4-11-24 15:41 , Processed in 0.06504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