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 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会员
搜索
查看: 1868|回复: 6

[观点] 生命,如“器”之填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 16: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作者:高名潞   转自:中评网



|

首先,这批作品都是在庆年的母亲去世之后所做的。母亲的去世,肯定留给他深深的哀伤。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感受并没有被局限在私密性的情感层次,相反,个人感受反而刺激他思考一个更为广义的人性问题,以及当下全球物质社会所面临的人性问题。这些思考呈现在庆年作品中的不是无边界的泛泛讨论。相反,它集中关注在生命实体和灵魂的关系之上。未亡的生命体征呈现出灵魂“死亡”的表像,这使他领悟到老子的“皮囊”概念本质。在唐庆年看来,人的身体在意识终止(处於植物人状态)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皮囊而已。


从这个概念出发,庆年创造了他的人的“皮囊”符号。无论是他的绘画还是由实物构成的作品中,几乎都有一个站立的人形。同时,既然是皮囊,它就是空的,可以填充任何物质。于是,我们看到,这些人形要么由某些物质,比如蔬菜、药片、塑胶袋甚至优惠券(Coupon)填充组成,有时人形是空的,由电脑光碟、甚至中国传统梅兰竹菊的笔触包围。于是人形与围绕着它的环境发生了虚实关系。唐庆年正是从这个角度对今天的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隐喻。比如:

◎ 填满药片的“身体”被放在具有音乐和鲜花的“环境”之中,

显然是在强调“心性”胜于“药性”;

◎     一把剪刀试图把填满优惠券同时也被优惠券包围的“人”

从这个商业海洋中“拯救”出来;




◎     超市塑胶袋填充的“人”被信用卡所包围;

   
◎     身体和环境充满了矿泉水,这种“满”本身说明了

这种绿色食品存在的荒诞性和虚偽性;

◎     由钱币组成的“身体”和身外如凋谢花瓣的铅笔屑背景之间的对比,

不言而喻地批评了当今金钱至上的社会。

◎     很多“身体”的脚部都加上了条纹码,以示这些“身体”

都不过是工业社会的產品而已,丧失了本来的人性本质。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老子的“皮囊”是一个比喻性概念,它实际上指的是宇宙天地。有“天地之间其尤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道德经》),以宏观而言,皮囊和龠(古代乐器)可视为天地之间的一种关系,微观而言,可视作万物之间的关系。但是,虚和实、动和静的关系是基本原理,它们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古人自汉代就曾争论过“形灭神灭”还是“形灭神不灭”的问题。然而,若用西方二元论的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便无法解释形神问题。


其实中国古人所谈的形神问题并不是类似“灵魂附体”还是“灵魂出窍”的单纯身体或意识自身的问题,而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形还是神都不是孤立的物理或者纯粹精神的,它们不仅同人的身体和灵魂有关,也与情境有关。换句话说,人永远是情境中的人。所以,形永远是情境中的形,神也永远是情境中的神。没有脱离具体情境的形和神。因此,形和神的关係就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关係。


这就是我近来常说的整一性的方法论和“人、物、场”统一的艺术批评(以及艺术创作)的理论,包括我近来讨论的“意派”理论也是类似的尝试。显然,东方古典哲学以及西方后现代哲学都是这种方法论的武器库的组成部分。


让我感到兴奋的是,庆年在他的艺术笔记中也提出了类似的愿望:有没有可能在二十一世纪的新艺术中找到一种可以统合各种宝贵遗产的可能性?而且他在自己的艺术中进行了方向正确的尝试。


庆年在中央工艺美院曾参与组织新潮群体活动,并把这种锐气带进了编辑工作。庆年负责编辑的1985年第7期《美术》,集中在介绍了“1985国际青年年美术展览”,这一期《美术》可被视为 ’85运动所吹响的号角之一。此后,庆年在编辑之余,也频频发表文章介绍新潮艺术家的作品,并且作為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的筹备委员会成员参与了该展的筹备和展览期间的一些组织工作。1991年受亚太博物馆之邀赴美国洛杉磯举办《不与塞尚玩牌》的中国前卫艺术展览,此后旅居美国十七年。今年归国,将2006年以来所创作的作品结集出版并在德山艺术空间举办展览。庆年在洛杉磯多年从事设计,忽然转向艺术创作,开始让我略感惊奇,因為,在我的印象中,他似乎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编辑和批评家。但是,看了他的作品以及他的笔记后,深感他的转向是有感而发的。


庆年虽身处国外多年,却仍然忧国忧民地关照终极的人文价值。


他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物质产品空前丰富、商业操作不择手段的时代:一个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一个以媚俗、浅薄、轻佻、浮躁、急功近利为文化时尚的时代。我们用什么填充灵魂?” 是的,我和庆年一样焦虑,但是,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为理想而做,人性总会回归。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如果我们仍然引用老子的话说,那就是“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16: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如“器”之填充

作者:唐庆年  转自:中评网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老子》  十一章








2005年5月10日,母亲节,我接到我弟弟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我妈在家摔倒了,脑部淤血,做了手术住在医院,仍未脱离危险。我从地球的另一面赶回北京,也没有导致奇迹的发生,她没有从深度昏迷中醒过来。大夫告诉我,手术虽然成功,但她的心脏不好,只能靠注射“多巴胺”提高血压,维持心跳,而这必然影响肾脏的功能,脑内的积水难以迅速吸收和排泄。她也没有自主呼吸,呼吸是靠呼吸机进行的。总之,目前看到的生命现象,完全是靠药物和机械维持的,大脑已经死亡!



我和我弟弟在病房里又守候了好几天,母亲安详地睡着,她不再睁开眼睛,不再发出朗朗的笑声,不再对她厌恶的事或人投以鄙夷的目光,不再和我一起喝酒,也不再一边抽烟一边看着电视连续剧打发她早已厌倦了的岁月。她的生命只是由呼吸机控制的均匀平稳的呼吸,是那一滴滴输入她体内的化学药剂,是那接着导尿管的每几个小时就会充满的塑料袋,是屏幕上走动的波纹和不时变化一下的数字。所有这一切现代科技赐予我们的东西都在向我们演示着她的生命,而她自己只是沉沉地睡着。



生命,这就是生命?

她的一个眼圈开始发黑,后来两个都发黑了,那是皮下瘀血,一天天地扩散着。她年轻时是美女,一辈子从不愿意邋邋遢遢地出门,这时她要是醒过来,她不会愿意看到自己这副模样;她要是醒过来,她一定会愤怒地责骂我们为什么还让她如此没有尊严地活着。呼吸机还在工作,心脏还在跳动,血液还在循环,然而多巴胺的作用却使血液淤积在最细微的那些毛细血管里,一天天的毁坏着母亲的容颜。

生命,难道这就是生命?

这,就是我创作这批画的原始冲动。







我母亲的病房里躺着四位患者,邻床是一位醒着却十分胡涂的老汉,另外两位是植物人。不吃不喝,他们的生命靠什么维持?药剂。看上去清澈透明,却有着复杂的化学成分的液体,一滴一滴通过细小的管子,注入到他们的静脉血管里,维持着他们的生命。这些液体流经他们的身体,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最后变成尿液从导尿管排出体外。人体就是装载和过滤这些液体的“皮囊”(佛教用语)。

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人本是一个空洞的器皿,不断地填充和消耗使之成为生命。填充停止,便意味着生命停止。

人用什么填充生命?

医院的病患是用药物,那些名称难懂成分复杂的化学制剂来填充他们的生命。而我们,所谓正常人是用食物,那些经过基因改造化学催生包装运输市场操作等一系列复杂的生产加工程序的人工制成品来填充我们的生命。二者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人的生命除了是占据一个空间物体外,也是一个在时间中占据一个段落的现象。人用什么填充生命的时间段落?于是,对生命的质询便从生理层面扩展到了精神层面,灵魂层面。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物质产品空前丰富、商业炒作不择手段的时代;一个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一个以媚俗、浅薄、轻佻、浮躁、急功近利为文化时尚的时代。

我们用什么填充灵魂?







异彩纷呈的现代艺术从塞尚算起,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艺术这块“豆腐”,已经被人切了上百刀,今天的艺术家再也找不到可以下刀的缝隙了。可是,如果把这块豆腐放到数千年历史的艺术长廊中来看,我们便不难发现,二十世纪切豆腐的人大体都是按照同一个方向运刀,这个方向就是形式。和此前的艺术家相比,从未有人像二十世纪的艺术家那样疯狂地探索新的形式语言,以至于为创造新奇的形式绞尽脑汁。但是,以整个艺术史而论,这绝不是唯一的方向。



那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艺术家,有没有可能改变运刀方向,对这块豆腐横切一刀?

有人称二十世纪的艺术是分析的艺术,传统中的每一种形式元素,都被极致化地发展强化成一种流派或某个艺术家的个人标记。那么,到了二十一世纪,有没有可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宝贵遗产加以统合?







我最初的草稿是写实的,但真实的场景完全不能表达我的想法。生命是具体的,但也必须是抽象的,概括的,概念的,有可能扩展的。所以,我需要一个符号,这个创作思路得自于中国文人画传统的启示。



中国画论中有“书画同源”四字,字面意思是书法与绘画具有相同的起源。事实上,这四个字在中国画论中,绝不仅仅是发生学的一个观点,它可以说是兼具“理”、“法”两个层次的核心观念之一。



若干世纪以来的每一代画家都被告诫要苦练书法,把书法作为必修的基本功,其理论依据就是这四个字。

我们进一步观察,中国画的基本训练方式,也是和书法一样的,那就是临摹。而临摹的内容,也有相当一部分和书法是相似的,那就是一些基本程序。山水树石、梅兰竹菊、翎毛花卉,乃至构图布局,初学者必先学而悉知,然后再去变化出新。恰如学习书法,颜柳欧褚,苏黄米蔡,先主摹一家两家,然后自成一体。绘画六法之中的“传移摹写”应当就是指这个。



再进一步,中国画家还必须创造自己的程序。八大画荷、齐白石画虾,潘天寿画秃鹰,都是程序化的范例。客观物象经过程序化处理,成为像文字一样简单数笔即可成形的符号,从而使“写意”成为可能。这不正是中国艺术传统迥异于西方传统的地方吗?



“书法”在中国传统艺术的领域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这些文字元号的书写中,表现了作者的人格,修养、品味和功力,有着不仅旁人难以企及有时自己竟不可复得的气韵与境界。在这个层面上,中国绘画传统,特别是文人画传统,也是和书法一致的。真实细致地描绘具体物象的特征,不是最重要的,以简洁的笔法“写”出程序化的某类物象的符号,而在其中表现作者的精神高致,才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至境。正是有“符号”这个关节点,书画才不仅“同源”,而且“同归”。



我借用了中国画的一个核心观念。在一个程序化的物象符号里承载丰厚的精神内涵,这是我长期浸淫中国艺术的心得,在我看来也是那种肤浅地拼凑一些中国元素的做法所无法匹敌的。







中国艺术传统的托物言志、借物喻理的“物”,也就是那些被符号化的物象原形,主要是自然之物。大至山、水,有“仁”、“智”之分;中至梅兰竹菊,有“君子”之比:小至八哥水鸟、蔬果鱼蟹,也都可能有“观念”的托付。



这一传统又给了我们另一个重要启示,它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有很大的扩展空间,我们不必拘于自然之物,世间万物皆有可能派上用场。所谓“综合材料(mixed media)”,常常就是指被当作画材的现成物品。现成之物在艺术作品中的使用,绝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花样翻新”,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现成物在不同的组合中所呈现的观念承载力,恰如词汇在语句中的意义。他们被搁置在原来的使用功能之外,而成为有某些意义的词语,呈现在作品的组合中。之所以采用现成之物,就是希望观者从对画作的技法性关注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其观念意味以及“语意构成”的趣味。同时,现成物品对观众而言又有可能具有释义的多重性和模糊性,从而也扩展了艺术的审美乐趣。



我作品里的具象之物,无论是直接采集的,还是模拟复制的,抑或是以绘画的手法(写实的或写意的)描绘的,这些东西和象征生命的符号一起,构筑着作品的意义指向,而这些物品“性状”的挑选有时也有“修辞”式的考究,但和技法或技法性“风格”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个象征生命容器的符号,就是老子所说的“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器皿的“无”和填充的“有”之间,在器皿和背景之间,在似有非有和似无非无之间,构成了一个大的创作空间。如果说我二〇〇六和二〇〇七年的作品(曾在美国展出)侧重于生命的填充的话,这次展出的新作则侧重于生命之“器”的 “埏埴”,所以取名为“皮囊”。一里一外,一“利”一“用”,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对生命的填充揭示着生命的空虚,而对空虚的揭示又旨在追寻生命的意义。

形象与意味、想象与逻辑、材料与方法、选择与舍弃,思考与创作的乐趣填充着我的生命。

希望我的作品也能把这些乐趣带给在它们面前驻足的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新会员

×
发表于 2008-9-5 17: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创意,也很有内涵。
老子的道德经没有看过。

呵呵,但今天下午课听政治老师说到 道德经。
但是随后,他说了一句“人生的探究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我看着他,看着下面睡觉的学生。
学生为了不听哲学睡觉。老师为了“马克思”而教唯物主义哲学。
可惜,他的学生中坐着一个唯心主义的孩子。

我一直很想弄清楚事物的本源。
可是往往很多东西都是跳出一个圈子来看是静止的。
再跳进去就不一样了。就是动态的了。
我们无法分离现实和梦想的纠葛,
也无法分离皮囊和人性的纠葛。
没有皮囊,思想也就随之颠覆。

很多时候我都很矛盾。
上次看到一句话“方得以立足,圆得以张形”
其实就是,你要先立足于这个社会,才能张显你的“内形”
但是后来又听到一句。
“当你决定在做一些你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
回头,你却发现你的人生已在现实里滚磨了一半了。”

不说了。还是自己思考把。
生活会教给我很多。
虽然很痛苦,但痛苦的本身便是积极。
 楼主| 发表于 2008-9-5 23: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探究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们的需要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人类的探究,其实不过是想了解更多,得到更多。这种出于生命的进化本能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了探究,人不会是高级动物。我们又怎能利于探究出来的东西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呢?天文学,物理学,医学,文学…… 哪个门类的学问和成就不是探究出来的呢?如果仅是针对哲学而言的话,人类的文明又从何而来?艺术又从何而来……

你们老师过于主观了。假如在座的学生有未来的牛顿或者爱因斯坦,那么他的罪过大了。
现在明白为什么诸如此类的名人都不是好学生的原因了。

生命在于各自执着不断地探索。在有限的生命光景里,与生俱来的探索本能给予我们希望和光明。就像每一个科学发明和每一部文学著作的诞生,造福人类,泽被后世。探索既是寻找出路,也是寻找答案。还要谁来赋予它意义。

发表于 2008-9-6 11: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TonyLau 的帖子

呵呵。好吧。其实老师也可能是被逼的。
政治课么。考试通过就可以了。至于你在下面做功课什么的,不管的。
再说高三了。老师也不会想让你去“探究人生意义”
况且他教的是马克思理论,也可以称作哲学。
唯物和唯心本来就是不同出发点。
这也是社会整体的趋势罢了。

而我们的存在在某一种意义上来说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主流。
在现实里,这里是一处在现实中疲惫了,过来休息,清理自己的地方。
社会要求的是科技。经济。
而作为个人的我们而言则是自我探究。
就比如电影。
商业片和文艺片。
其实没有商业片来保证电影市场的经济稳定。
没有商业片来保证良好的经营次序。
想必文艺片也不能立足。
毕竟,大众之需是根本。

但是如果大众能把这些思考作为自己的兴趣。(当然有些东西无法勉强)
那么那个时候,就如同身体如灵魂的融合一般,
即使从“身体”之需来出发作为利益需求,
那么“灵魂”也必然成为主流。

这里的存在很温暖。
其实我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而我现在学的又对我来说为了什么?
可能就如同众多学子所“追求”的那样:社会地位,钱。
但我只求能满足自己的所需,满足父母的赡养,满足自我灵魂的需求。

这里需要推广,我也相信会成功的。
当《苏菲的世界》在日本销量第一的时候,在欧美销量第一的时候。
我希望,它也能在中国销量第一。
可能那个时候,不仅仅在于人的精神在提高,社会整体的风气也会提高。
可能那个时候,中国才是真正的进步。
发表于 2008-9-6 12: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onyLau 于 2008-9-5 23:19 发表
就像每一个科学发明和每一部文学著作的诞生,造福人类,泽被后世。探索既是寻找出路,也是寻找答案。还要谁来赋予它意义。


你这段话,特别是这句突然让我想起另一句话来: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

意义这东西,确实是最没必要赋予,也无法赋予的,即使强行赋予了,也不过是某些人的个人游戏而已。
就如同本文的观点一样:生命,如“器”之填充。我们需要用来填充生命的那些器,就是我们自己所认可的意义,而追寻和探索这些意义的过程,也恰恰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所在。
这些意义究竟为何,清者自清,明者自明。无需多说也不必强求。就像sweetmap中曾提到的一样:我们所说的所做的,总会在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某一刻发生它的作用。

生活也好,生命也好,既是相对的,同时又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绝对。我一直对哲学很有些兴趣,原因也在于此,我们的生活中都需要哲学的智慧,这样也许会更有趣些。

生命是个漫长而短暂的过程,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简单而且快乐
发表于 2009-12-9 17: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BBMBBS

GMT+8, 2024-12-4 01:09 , Processed in 0.21507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