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洛克时期开始于1600年,1750年巴赫之死可以看作是这一时期的结束。这是音乐史上
的第一个伟大时期。巴洛克一词本义是指一种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
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
克是欧洲伟大艺术风格之一。这时期的音乐家,如早期的蒙特威尔第、吕利、普赛尔、
拉摩和维瓦尔第等大师已快被许多人遗忘,但晚期的音乐大师,巴赫、亨德尔作为历史
上的第一代最伟大的作曲家,则得到大家的重视,毫无疑问,他们的音乐是人类音乐的
永恒经典。
巴洛克时期主要介绍这么三位人物: 维瓦尔蒂,亨德尔,巴赫 . 然后再介绍一些其他该时期的著名作品,例如维塔里的恰空,塔蒂尼的魔鬼的颤音等。
一.先说一说Vivaldi
维瓦尔蒂并非巴洛克的开山鼻祖,也不是当时最响当当的人物,但他创作的小提琴协奏
曲《四季》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号召力。作为巴洛克晚期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三位作曲家之
一,维瓦尔蒂是最早出身的,所以我们整个系列文章为大家全面介绍的第一位作曲家便
是这个意大利人。凑巧的是,意大利是巴洛克音乐发源、成长的所在,而维瓦尔蒂所作
的《四季》也被公认为古典音乐领域最容易入门的巴洛克作品。它被录制过上百次,从
而成为世界上录音次数最多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那么维瓦尔蒂何以有如此的魅力?《
四季》为什么得到这样的推崇?让我们慢慢说来。
安东尼奥.维瓦尔蒂(Anton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出生于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
一个音乐世家中,父亲是教堂的小提琴乐手,所以维瓦尔蒂从小就在父亲的引领下学习
音乐。当时音乐与宗教有很密切的联系,而年轻的维瓦尔蒂则同时接受了音乐教育和宗
教教育,这令他受益匪浅。从十五岁开始,维瓦尔蒂开始向教堂的神父们学习,接受宗
教方面的训练,十年以后接受圣职,还曾被委任为神父(由于他长有红色的胡须,所以
很多人称他为"红发神父")。在教堂供职的日子里,维瓦尔蒂对音乐的热爱却始终没有
减退,不久之后因为经济上的原因,维瓦尔蒂最终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维瓦尔蒂始终在威尼斯当地的一家慈善机构"仁爱音乐院"
中任职,而他的职务集乐团指挥、作曲、音乐教师以及总乐长于一身。作曲家也乐此不
疲,因为这样既能够为自己带来较为丰厚的收入,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时人们对
音乐的需求循环往复,维瓦尔蒂则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这种需求,费尽心力不断创作。
他要为一年中每个即将到来的节日、纪念日写作新的歌剧、神剧、协奏曲。另外一个重
要的任务则是教授被音乐院收留的那些孤儿音乐知识、教她们演奏乐器。由于这些慈善
机构只接收私生或者遭遗弃的女孩儿,所以音乐院乐团都由女子组成。维瓦尔蒂当时创
作的许多作品也正是由这样一支"全女子管弦乐团"来演奏的,女孩子们优雅而漂亮,演
奏场面极其动人,被一些观赏过演出的人形容为"好似一群歌唱的天使"。除了担任这份
令作曲家自己感到比较满意的职务外,据说维瓦尔蒂还在威尼斯本地一家歌剧院做过经
理,也曾在一位伯爵的府中供职,但最终还是没能离开仁爱音乐院。期间他多次前往意
大利各地甚至邻近的国家旅行、表演。1741年夏天,维瓦尔蒂在维也纳去世,客死他乡
。
维瓦尔蒂在作曲方面所涉猎的音乐形式繁多,但人们公认他为巴洛克协奏曲领域的
王者之一,维瓦尔蒂诸多创作中流传至今的重要作品也以这类协奏曲居多。据统计,他
一生总共写作了400多首协奏曲,其中包括独奏协奏曲和管弦乐协奏曲(两者的区别在于
前者为突出独立的乐器而作,后者则是专为管弦乐团或合奏团谱写的)。这些作品充分
体现出维瓦尔蒂的音乐天赋,从中我们可以听到鲜活的旋律、热情的节奏、华丽的音色
以及令人感到意外的音乐主题和对比变化,可以说这些协奏曲充分体现出了巴洛克音乐
的特色。另外他还将巴洛克协奏曲三个乐章的组成定型为"快-慢-快"的变化方式,成为
了同类作品中的典范(当然也有例外,维瓦尔蒂自己的创作中就有两乐章或四乐章的协
奏曲)。在其众多作品里,有三组协奏曲(每组十二首)最为人们所熟悉-----《和谐的
灵感 Op.3》、《异乎寻常 Op.4》以及《和声与创意的实验 Op.8》。
著名作品介绍
1.必听曲目
<四季>
Vivaldi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了,<四季>其实是分别命名为<春>,
<夏>,<秋>,<冬>的四首协奏曲,它们出自曲集《和声与创意的实验 Op.8》(Op.8代表
这是作者第八部出版的乐谱,Op是Opus的缩写)的前四首协奏曲,而Op8共有12首协奏曲.
理解四季比理解其他音乐其实要简单得多。维瓦尔第除了写过四季的音乐外,还写过四
季的"前言"。那是一些十四行诗,专门用来解释每一个乐章都表示了什么。有了这样的
"官方"理解,倒也省了大家费心。
春:
1。春天来到了乡间,鸟儿欢乐歌唱,清风吹拂,溪流静静的细语。忽然来了一场春
雨,鸟儿又叫了起来。
2。开满花的草地上牧羊人在小憩,树叶沙沙作响,牧羊人的狗在叫。
3。牧羊人和少女在风笛声中起舞。
夏:
1。赤日炎炎,听到杜鹃,鸽子和金翅雀的叫声。柔和的微风忽然变得阴冷,牧羊人
焦急起来。
2。苍蝇和其他小虫困扰着牧羊人,更使他不安的是雷声和闪电。
3。凶猛的雷雨撕碎了天空。
秋:
1。农民们饮酒来庆贺丰收,多喝了几杯,昏昏睡去。
2。狂欢的人们陶醉在睡梦里。
3。猎人们在号角声中出发了,猎物受尽追逐压迫,最后受伤而死。
冬:
1。人们在冻人的雪地里发抖,一边跺着脚,牙齿在割面的冷风中打架。
2。火炉旁温暖安逸,外面仍然雨水如注。
3。滑冰的人尝试着在冰上行走,开始小心翼翼,后来就放大了胆子直到趴下为止。
他们一遍又一遍的尝试,很快就滑得自如了,一直到冰面破个窟窿。北风的呼啸象一场
合唱。这就是冬天,也有着令人欢乐的一面。
录音版本推荐
为什么要提到版本推荐?可能有人觉得这不是新手入门应该提及的内容.而我在这里
也不是要让新手马上能分辨出谁的演奏好谁的演奏不好,而是要让大家重视演奏者在音乐
中的作用.目前国内的古典音像市场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就是不注明演奏者的信息,或者
只注明独奏是谁(例如什么吕思清独奏,却一点也不说合作者的名字).所以在本系列文章
里,我会提供最受好评,或者说最符合作品原意的录音版本供大家下载欣赏,并提供演奏者
或者演奏团体的简要介绍.
演奏水准的辩识,通常以"版本"论。音乐曲目+演出者+唱片品牌+录音年月,这四项
就构成了所谓的"版本"概念,并都在CD的封面和封底被标明了。本系列文章推荐的各个
音乐版本,大家都可以放心认为是这些曲子的最好几种唱片之一
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的四季录音是由I Musici乐团演奏的. 1952年,12个年轻而又
前途光明的意大利音乐家聚在一起,他们主要来自罗马而且大多数取得了意大利国立圣
塞西利亚学院的硕士学位,萌发了创立一个独特的室内乐团的想法。这个乐团将包括6名
小提琴手,2名中提琴手,2名大提琴手,1名低音提琴手和1名大键琴手,创立的初衷是
复兴弦乐曲库,特别是意大利艺术史上18世纪作曲家的作品。他们精心挑选了一个简单
而又好听的名字"I MUSICI"(意大利语,意为"音乐家")。深思熟虑之后他们还决定这
个乐团将没有指挥,以变在排练和音乐会上这12名成员和朋友可以建立一种完全平等的
关系,在乐谱的技术处理和诠释方法上达成一致,最终建立一种超越传统却出人意料和
谐的程序。极具纪念意义的是,1952年4月当他们在意大利广播电台排练时,指挥家阿图
罗·托斯卡尼尼听了他们的演奏之后对记者和音乐界的名人进行了一次热情的赞美,并
且在他自己的画像上签上了"全世界最好的室内乐团",送给了这个新乐团.
补:什么是协奏曲?
协奏曲就是一种音乐体裁,就好像文学中的诗歌,散文,小说一样.但它的具体形式并不是
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略有改变.目前我们正介绍到巴洛克时期,所以就先告诉大
家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是怎么样的,等我介绍到其他时期的时候,也会介绍其他时期的协
奏曲的形式是怎么样的,好让大家对音乐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协奏曲---Concerto,原意是竞赛。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协奏曲多指有乐器伴奏的合唱曲,
以别于无伴奏合唱。十七世纪后半叶起,指由几件或一件独奏乐器,与一小型弦乐队互
相竞赛的器乐套曲。用几件乐器者称"大协奏曲"。意大利作曲家托莱里和科莱里是大协
奏曲的创始者。亨德尔和巴赫都作有大协奏曲。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是大协奏
曲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由一件乐器(有时还带有伴奏)与乐队竞奏的古协奏曲,叫
做"独奏协奏曲",如维瓦尔第的协奏曲。
这下大家清楚了吧?不要听到一群乐器在合奏就认为是交响曲了喔~~(顺带说一句,交响曲
这体裁是古典主义时期才确立的,巴洛克时代并无这一体裁,虽然有部分曲子名字是叫Si
nfonia交响曲) ,不然会被内行人笑话的~~
2.可选择聆听曲目介绍
咳咳,按照以前高中教科书的说法,这个栏目是准备给"听有余力"的朋友们的~~这类
曲子相比必听曲目,知名度略差,但就不代表是作曲家不好的作品,而且更多的时候能反映
作家的另一面.
1) 协奏曲集<和谐的灵感>Op.3.
和<创意与和声的实验>Op.8类似,也是协奏曲,但有所不同的是这些协奏曲的领奏都
是小提琴,1,2 or 4,当然还有一首加入了一把cello.所有的作平都围绕了"和谐"这个
中心,
工整明净,无论快慢乐章都显得整齐优雅。作品的情绪有如童话的色彩,无论是愉悦兴
奋还是孩子气的忧郁,包括一点点的调皮,都让人觉得清新透明,无可挑剔的完美。音
色没有一点杂质,很多时候听得让人心生怜惜,生怕碰坏了这些玲珑的和声。
推荐版本:I MUSICI乐团
2) 宗教合唱音乐 <荣耀经>(<Gloria>)
Vivaldi的声乐作品到廿世纪才广为人知,其教会音乐也是在1920年代后半才被发现
约六十首,Gloria正是其中的一首曲子,1939年在Siena举行的Vivaldi Festival中,G
loria 与 Stabat Mater, Credo 等乐曲一起被复苏首演,引起众人瞩目,许多音乐学
学者认为有些曲子甚至可以媲美Bach的宗教曲.而Vivaldi 共有两首 D大调 Gloria 传世
, 以 RV.589 较有名.
这部Gloria,开头的弦乐齐奏便现出标准的维瓦尔第式大跳,而后面接踵而来合
唱和女声二重唱,倾吐出婉转的气息,充溢着洋洋洒洒的温柔悲悯。当然,这类作品大
多也是这种气质,可是其中的神来之笔却是承天意所禀,有宿命的意味。其中的女高音
咏叹调,歌词甚简旋律自然难以描绘,象是指向月亮的修长手指,被月光照得通体透明
。然后气氛接着被合唱点燃,依然是恳求怜悯和宽恕的神态,然而那歌声轻盈自若,象
是同那渴望一同飞升。据说巴赫的B小调弥撒即受这部作品影响
推荐版本:Riccardo Muti指挥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Chorus乐团
Teresa Berganza,次女高音
Lucia Valentini Terrani,女低音 |
|